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交警“老郁”倒计时的一线坚守
2019-06-19 16:1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19日连云港讯(史卫平 刘东)江苏连云港的海州洪门,老204国道与323省道呈“T”形交汇,往南穿过铁路桥下的涵洞,在四季农贸市场前一个分岔左旋,升上蔷薇河大桥。

  交警海州二大队洪门中队的执法服务站就设在这里。上午8点半,初夏的太阳已升得很高,正是交通早高峰,机动车和电动车混杂前行。郁其金穿行在车流中,身上新式交警执勤服的荧光绿格外醒目。

  两辆车发生了轻微碰擦,路面出现短暂的拥堵,“哔、哔、哔”一阵急促的哨声响起,“你们这样的轻微车损交通事故,可以现场拍个照片,通过交管12123网上报案、处理,能节省你们不少时间。” 郁其金指挥当事人快速撤离现场。他的脸上冒出细密的汗珠,阳光的反射形成亮晶晶的一片,两鬓花白的头发从大檐帽下钻出。

  事故当事人打趣道:“老师傅,看你的样子也快退休了吧,怎么还在一线呢,该歇歇了。”郁其金的笑容中略带失落:“是快退休喽,也就还有个把月,我现在是干一天少一天啊,当了一辈子警察了,真舍不得离开啊,多干一天也是好的。”

  “我老头子还是能做点事情的”

  到今年7月1日,二级警长郁其金就将满60周岁退休。在交警海州二大队洪门中队,大家通称他“老郁”。

  老郁曾是名军人,1995年转业到市公安局。干了20年的技侦后,成了一名老交警。从36年前挥着拳头面对党旗宣誓的那一刻起,“对党忠诚、服务人民”便成了他立下的誓言。

  去年3月,郁其金从高速三大队调到海州二大队。初次见面,他的花白头发,让人不由联想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而他的精气神给新同事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番自我介绍更是折服了大家,“请领导和各位同事放心,我老头子还是能做点事情的,岗位安排的时候不用考虑我的年龄,我愿意到一线去。”

  说到做到。

  在洪门中队的一年多时间里,郁其金战酷暑、斗严寒,整治交通违法、开展安全教育、摸排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疏导堵塞交通等等的工作中总是冲锋在前,月月民警综合绩效考核位列第一名。一线工作强度大,一般的年轻人都吃不消。郁其金老而弥坚的工作精神,给年轻的民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洪门中队班制是“三班两运转”,从上午8点半到第二天上午8点半,老郁要连续上满24小时,然后休息两天。“说是休两天,但下班后往往要拖上半天。比如前一晚查的超载车辆,第二天还要接着处理。”

  在老交警的口中,仍习惯称执法服务站为“卡口”。“卡口复杂,人、财、物都接触。特别是新204国道开通前,一天能有几千辆大货车经过卡口。如果思想觉悟有问题,就有可能出事。反之如果没有私心,工作就能干好。”郁其金说。

  北边不远的新204国道上,车辆时速达到60公里。每到夜晚,大货车呼啸而过,“查超载,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必须在车辆遇红灯停下时检查,同时执法装备要齐全。”

  冬日暖阳,夏日清泉

  今年1月份突如其来的大雪,让整个港城银装素裹,分外美丽,却苦了值守一线的交通警察。

  那天正好是郁其金值班,再过三个小时,他就可以下班回家了,但是凌晨5点多,他就在涵洞下指挥过往车辆通行,快速处置突发的交通事故,口中的哨子与嘴皮黏在了一起,发梢的汗珠也凝结成了冰晶,雪水浸透了棉皮鞋。

  上午8点40分,郁其金下班时间已过。大家都知道他腿部关节不好,劝他赶紧回家。“这个时候我哪能下班回家,路况这么复杂,事情这么多,人手本来就不够,休息的同志都回来加班了,我现在下班回家,心里不踏实。”

  那天,他一直坚持到了中午11点多,回到宿舍脱下鞋子的时候,脚上的皮都被浸泡得脱落下来。骑上电动车回家的时候还和同事开玩笑说:“我老头子就不陪你们了,回家搂孙子喽。”那疲惫却坚强的身影,让人肃然起敬。

  交通早高峰从上午8点开始,9点结束。“大车从这一过,那灰就扬起来。”对于路面交警而言,下雨天空气相对要干净点,“但我们这路况特殊,一到下雨天,铁路涵洞积水,没到腿肚子。”郁其金说。

  去年夏天,一场大雨后,有个妇女骑电动车过涵洞,走到一半“熄火”,一条支撑腿踩进水中。郁其金连忙蹚水过去,帮她把车推上“岸”。

  “可能是踩到水里的原因,她不太高兴,对我抱怨,怎么一下雨这里就积水,你们这些交警在这干什么的?”郁其金回想起来,“她有情绪,我也能理解。虽然造成涵洞积水不是交警部门的责任。我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地帮这些群众一把。”

  在这里执勤,与少数群众的不理解相比,他更愿留下更多令人愉悦的记忆。同样是去年夏天,一名路过的妇女将一瓶水送到老郁手中,“大热天的,辛苦了,大爷你喝口水吧。”

  “交通指挥中心呼叫海州二大队洪门中队,岗埠农场一名儿童突然晕厥,浑身抽搐,正乘坐一辆黑色轿车沿323省道由西向东往第一人民医院方向行驶,需要警车开道。”“收到,已经在执法服务站门前准备完毕。”这又是一起群众求助警情,郁其金仅用了10分钟时间就将病人护送至了医院,为孩子争取到了宝贵的抢救时间。事后,群众带着锦旗和土特产找到郁其金表示感谢,他婉言谢绝了礼品,“人民警察为人民,天经地义,职责所在。”

  护送伤病号、帮助走失儿童和老人回家、抢救中暑群众等等这些事情,在洪门中队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郁其金一共参与了30多次,每每都让群众感受到警察就像冬日里的暖阳,夏日里的清泉。

  “服务群众热情,执法毫不留情。”洪门中队中队长丰淑宝说起老郁,“去年夏天,一辆三轮车拉了一车西瓜从农贸市场里出来,车主是夫妻俩,丈夫开车,女的坐在车斗里。老郁上去查纠时,女的从包里掏出一沓钱就往他手里塞,老郁说,你这是干什么?对这对夫妻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坐在车斗里的危险性。”

  “他经常对身边的同事说:群众的事情无小事,警察的威信就是要靠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即使平日的工作中不懂法的老百姓要是说点什么,咱们都要耐心的沟通,毕竟我们是为了群众管理交通,而不是为了交通管理群众。”

  这些荣誉,有老郁的一半

  在郁其金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洪门中队涌现出许多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整个中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同事的眼中,老郁亦师亦友,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做到“投入感情、投入时间、投入耐心”,以此帮助年轻民警迅速成长。

  2018年4月,丰淑宝从城区中队调到洪门中队任职,“城区小车(轿车)多,洪门是城乡结合部,大车(货车)多。初来乍到,在对大车违法的查处上感觉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老郁主动教我,怎么一眼判断是不是超载,怎么更快地识别大货车是不是套牌……”

  丰淑宝说,老郁主动发挥“领路人”角色,从业务开展、队伍管理、风险隐患等等方面,手把手教导,帮助自己迅速成长起来,能够独挡一面,“我能够相继获得港城先锋、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有老郁一半的功劳。”

  在洪门中队的岗位上,郁其金的工作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仍和其他年轻民警一样,坚持一个班制24小时的运转。

  5月23日,老郁本应是上午8点半下班,“早上我们分三个点疏导交通。最近海连西路铁道口修路,我带着一名辅警在那个点上待到了9点半,回去一看,老郁竟然还没走,说是队里人手紧,坚持要等我们回去才下班……”

  又多上了一个小时班的郁其金,准备回家,脱下身上的新式执勤服,摩挲了两下,“多好的衣服啊,真舍不得脱下啊。”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