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12个脱贫攻坚重点县之一的灌南县委书记撰文谈“精准扶贫”感悟
中国江苏网10月27日连云港讯(记者 童金德)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2个脱贫攻坚重点县之一的灌南县,县域总面积1030平方公里,下辖11个乡镇、238个村(居),80万人口。“十三五”期间共有经济薄弱村68个,其中省定28个、市定12个、县定28个;全县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28020户,低收入人口74307人。今年以来,县委书记李振峰结合“双进双促”大走访活动,带着问题进村庄、入农户、走田间、蹲地头,和干部群众们一起研究探讨、寻求出路、解决困难,从中获得了一些感悟。昨日,李振峰以《用心用情用力精准扶贫 真帮真扶真干精准脱贫》为题,向中国江苏网发来自己的感悟文章。以下是全文:
△李振峰走访农户
一、结对帮扶需要真情地付出
周同是我在三口镇何庄村挂钩的一个低收入户,但先后几次走访,至今我都没有见过周同本人,家里只有他68岁的老父亲和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
第一次去是在今年三月,乍暖还寒,在周同家我见到了他的父亲,老人紧锁着眉头,告诉了我他家的情况。这本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勤劳的一家六口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怎料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老伴的生命,脑瘤又将儿子这个全家的主心骨打垮了,花费了巨额的医疗费用,儿媳也辞去了原来的工作,一边照顾儿子在外看病,一边做着零工维持生计,只剩老周一人在家照顾两个读小学的孙子,同时种植自家的2亩多地。
针对周同家的实际情况,我告诉在场的镇村干部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政策,在小孩上学、公益性岗位、土地流转、合作医疗及大病救助方面给予他家更多的扶持和帮助。同时,告诉老周,有什么困难就和镇里、村里说,也可以直接打电话告诉我。
9月初,我又来到了周同家,看见院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老周正准备出门干活,再次见到老周,脸上已没有了初见时的愁容,“儿子的病情稳定并好转了,大病救助政策还补助了一部分医疗费,家里的土地也流转出去了,村里还给我提供了公益性岗位,两个孩子的学杂费也被免除了,家里的生活又有了希望、有了盼头” ,老周笑着对我说。
看着老周的笑脸,我也感慨万分,帮扶是一项良心工程,需要我们真心真情真意地付出,努力做到把帮扶对象当作自己的亲人,把他们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政策的温暖、干部的用心、生活的美好。
今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精准可持续理念,针对低收入农户实施“一增二减三兜底”帮扶举措,精准光伏到户、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等增收项目,着力减轻上学、就医、“一事一议”费用等负担,对无劳动能力农户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确保1.1万低收入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县领导到企业现场视察
二、经济薄弱村脱贫选准产业、选好带头人
何庄村是我的挂钩帮扶村,耕地面积只有3200亩,有482户,2098位村民,其中,建档立卡低收入户78户、低收入人口201人,党员50名,外出务工人员400多人,粮食种植业为主导产业,是省级经济薄弱村。在2016年以前没有企业,更没有致富产业,每年的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
在与村里的农户交谈中,他们提到最多的名字就是周军,“周军确实是个很能干的好书记,自他当上村支书以来,一心想着改变村里的面貌,特别是这两年,村里的水泥路变宽了,环境变整洁了,村部和村民活动广场建好了,太阳能路灯也竖起来了,我现在到邻村去都觉得特别的骄傲。
“我们现在跟着村里种植优质稻米,粮食就卖给村里的烘干中心,收入可比以前增加了不少,还有的人在发展稻渔混养,赚的更多了……
2016年何庄村委换届,周军当选村支部书记。上任以后,面对村级增收任务重、低收入户生活没来源、日常事务繁杂等情况,他带领村两委班子立足实际、认真谋划、苦干实干,在省委驻灌帮扶工作队的扶持下,先后投入200多万元,成立了海虹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了谷物烘干中心,去年建成仅运行23天就创收32万余元,今年可实现净收益50万元;
还结合村里的实际,大力发展苗圃栽培、优质绿色大米种植及藕虾混养、螃蟹、鳜鱼等水产养殖项目,每年可创收10万元以上。就这样,一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因为选准了切合村情实际的产业,在一个敢想敢干的带头人领导下,走上了产业富民可持续增收的路子。
要想实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增收,必须依靠发展产业项目才能形成持久强劲的脱贫动力。
去年,灌南县重点实施了产业类、公共服务类、民生工程类、基础设施类4大类15分项59个到村帮扶项目,已全部实现收益达效,带动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
今年,我们正在围绕4大类项目实施89个到村帮扶项目,着力推动1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增收脱贫,真正让更多的经济薄弱村实现有主导产业、有增收项目、有经济来源,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其中有事做、就近就业有钱赚。
“几年村子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生活变好了,光有好政策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有会干的好干部。”
这也使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必须下决心真正解决涣散软弱党组织的带头人问题。
为此,今年8月我请组织部认真调研、拓宽思路,研究制定了《关于选优配强经济薄弱村和软弱涣散党组织书记的实施方案》,重点是拓宽选人视野、明确激励机制,注重从现职机关干部、退休及二线干部、本地且励志回乡的大学生、在外能人等群体中真正选拔一批经历丰富、威信高、处理复杂矛盾问题能力强、有思路、想干事、有担当奉献精神的人来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力争通过2—3年的时间彻底化解全县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切实改变经济薄弱村及软弱涣散村面貌。
△李振峰走访农户
三、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也是群众的迫切需求
大港村是我挂钩的另一个省定经济薄弱村。
第一次去给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村庄环境太差了,道路两旁随处都是倾倒的生活垃圾,老百姓房前院后杂物成堆,小水沟臭不可闻、杂草丛生……“这条臭水沟就在我家屋前(后),气味什么的就不说了,一到夏天,家中到处是蚊子、苍蝇。”附近的村民都苦不堪言,不停地向我抱怨着,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全面推进全县域美丽乡村建设的决心。
半年后,我再一次来到大港村,村委会周边的环境让我眼前一亮,杂乱的马路市场搬到了村里新建的小菜市场,道路两侧几乎看不到垃圾了,周边的小河边聚集着几个垂钓的人,路边可以看到很多倡导村民讲卫生、守公德、爱护环境的宣传标语、文化墙。
74岁的老支书陈德生:“李书记,今年以来,村里的环境好多了,我家门前的那条臭水沟也清淤过了,河边还种上了树,村里还让10多个贫困户担任保洁员,负责清扫村里的垃圾,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工资收入,而且老百姓也变得自觉了,垃圾很少有乱扔的了,都自觉倒在垃圾箱里。”
这仅仅是全县农村面貌改善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们强力推进全县域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实施村容村貌美化、道路改造、河流整治、绿化提升、文化挖掘、保洁体系完善提升等六大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全县建成150个重点村、20个精品村,一般村庄全部达到整洁村标准,推动农村环境实现大幅提升。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着力在风貌塑造上留住村庄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村庄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村庄的人,努力在让老百姓腰包越来越鼓的同时,真正把我们的农村打造成水绿生态、安居乐业的美丽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