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连云港 > 关注连云港 > 正文

0

过节时短暂相聚 港城部分老人患上节后“空虚综合征”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10-10 09:54:00

  中国江苏网10月10日讯 今年中秋节恰逢国庆节,趁着8天长假,许多在外地工作的游子们纷纷回家探望父母,但假期结束后,子女们又纷纷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前几天还儿孙满堂的家里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笔者了解到,连云港市区不少空巢老年人最近郁郁寡欢,患上了“节后空虚综合征”。相关人士对此表示,儿女们离家后应该时常给父母打电话,缓解老人的空虚情绪。

  空巢老人节后易“患病”

  “好不容易盼到节日一家团聚,但随着8天长假‘余额不足’,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昨日,家住海州区市东社区的叶芝兰老人告诉笔者,中秋节期间,在宁波工作的儿子一家三口回家探望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可节日过后,看到儿子一家回宁波了,自己的心仿佛也跟着孩子们走了,越想越难受。笔者了解到,这几日不堪忍受孤独的不止叶芝兰老人。家住连云区云山街道的刘世美老人,对于女儿的离家显得更加不能适应。这几天,刘世美老人因为对女儿和外孙女的不舍,整夜睡不好觉。“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她生活在南京,虽然离得不算远,但是平时工作太忙,外孙女又要读书,只有中秋和春节才能回来,每次相聚很短暂。”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庆、中秋假期过后不少空巢老年人心里空落落的,患上了“节后空虚综合征”。

  近半空巢老人感觉孤独

  “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不同于孤独生活本身,它是老年人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是与人交往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结果。” 据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医生介绍,相关调查显示,我市有40%以上的老人有孤独、压抑、心事无处诉说之感。如果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更易对自身的生存价值表示怀疑,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对于老年人的这种心态,有人称之为“节后空虚综合征”,亦称“老年空巢孤独征”。

  然而,“空巢”生活并不一定会让老人产生孤独感,有些老人交往的需要不是很强烈,不喜欢自己的生活受到干扰,他们虽然儿女离家,或是孤身一人。却没有孤独的痛苦。相反,有些老人交往的需要较强,所以,当面对空巢生活情境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体验到孤独感。其次大量的研究表明,气质类型上属于抑郁质与粘液质的老年人容易孤独。因为,粘液质的老年人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待人容易冷漠,内心不易外露;而抑郁质的老年人多愁善感,胆小孤僻。同时,自我认知的不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老人空虚孤单感强烈。孤独的老年人往往自我认识不足,容易过低地估计自我。他们常常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在与人交往时,总爱拿自己的短处去与他人的长处比较,认为自己的家庭出身、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工作单位都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便逐渐与人疏远了。

  子女平时应多问候父母

  节后的空巢家庭,老人可能会在孤独寂寞中度过每一天,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对此现象,市老龄办工作人员表示,子女在离开家后,应该尽量多打电话关心父母。让老人感到孩子们的关心,也能缓解部分空虚寂寞的情绪。另外,当老人感到孤独感强烈时,可以从认知、行为、生活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心理自救”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干扰。

  老年朋友应该认识到,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身边离开,成家立业,哺育自己的后代,应该是子女成熟的标志,所以老年人应该为子女的离巢而感到高兴。当自己感到孤独时,可以制订一个计划,给自己布置不同难度的与外界交往任务。开始时,交往任务可以简单一些,然后逐渐加强交往的难度。在与各种人的交往过程中,要尊重别人的特点与习惯,努力与人和睦相处。一方面要善于帮助他人,从中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真诚的友谊,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求助于人,通过别人的帮助,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

  此外,老人还应尽量扩大自己的兴趣范围,从看书、习字、画画、种花、饲养宠物等活动中获得乐趣。这些均有助于自己从孤独的小圈子里解脱出来,一旦全身心地投入这些活动,孤独感也就逐渐消失了。

标签:

责任编辑:韩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