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纪委“123”工作法严查群众身边“微”腐败
中国江苏网8月3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王琰)今年以来,灌云县纪委全面聚焦主业主责,坚持“一个原则”,突出“两个重点”,强化“三项措施”,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微”腐败敢查真办,以纪律审查的明显成效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坚持“一个原则”。即坚持把快查快办的原则贯穿于纪律审查全过程。一是主动发现线索。今年以来,灌云县纪委以“一村五问”(即问党务、问村务、问财务、问扶贫、问信访)为侧重点,积极探索实践村居异地交叉巡查工作,截至目前,已发现各类问题28个,其中有价值问题线索9个。二是坚持快查快办。严格执行问题线索月报制度,凡是涉及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统一由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按照快受理、快登记、快呈报、快调查、快处理、快结案的“六快”原则,及时明确办理部门、责任人员、办理时限,适时进行跟踪督办,确保在规定时间内结案。三是审理提前介入。由调查组提出建议,报请县纪委主要领导同意后,审理人员提前介入,迅速吃透案情,协助调查组及时补充完善证据。
突出“两个重点”。一是重点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围绕发生在群众身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四风”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改一起,做到不推拖、不留情、不手软。今年以来,共处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2起,给予党政纪处分2人。二是重点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紧盯基层干部在土地征收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扶贫救济、低保资金管理使用、城市拆迁改造等方面问题,开展线索排查和督查督办。截至目前,灌云县纪委已分三批挂牌督办群众身边腐败问题59起,立案查处2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9人,诫勉谈话17人,批评教育2人。
强化“三项措施”。一是点名道姓通报。县纪委采取专题集中通报、个案典型通报等相结合的方式,先后点名道姓通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2起、8人。切实让党员干部受警醒、知敬畏、明底线,进一步筑牢了防腐据变的思想防线。二是从严从重问责。坚持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对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突出、顶风违纪的,坚持“一案双查”,不仅追究违纪人员直接责任,还追究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有关领导责任。目前已对8名领导干部进行追责。三是强化工作保障。结合纪检体制改革,探索推行“派驻+巡察”管理模式,拟对县内48个部门单位纪检监察工作进行综合派驻,对公、检、法3个政法系统单位纪检监察工作进行单独派驻,同时拟设立5个县委巡察组,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在全县实现纪检监察监督“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