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口岸用“互联网+标本”提升外来有害生物标本管理水平
中国江苏网6月28日连云港讯 (通讯员 潘杰 付茂强 朱其太)随着“连云港国检局植检实验室”微信公众号的开通,以及外来有害生物数字化标本陆续被制作收录,标志着连云港口岸外来有害生物标本管理水平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连云港口岸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境口岸,每年从进境农产品中截获的有害生物种类和批次数量巨大。据统计,2016年连云港口岸截获外来有害生物达580种、24719种次,且呈现不断增长趋势。由于外来有害生物标本是自然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口岸检疫、实验室检疫鉴定及疫情防控的宝贵材料,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一直高度重视有害生物标本的制作和管理工作。
今年以来,该局植检实验室不断提升标本制作技术,多措并举使连云港口岸外来有害生物标本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实现了“互联网+标本”的提档升级。一是创建了“连云港国检局植检实验室”微信公众号,通过建立数据库实现对各类标本的管理、图像的保存,可达到快速检索、查询等功能。目前,该公众号收录的标本还在不断完善,预计年底将正式对外发布相关信息,为大众提供公益服务;二是制作数字化标本,通过微信“扫一扫”识别相关标本。把有害生物的分类地位、危害症状、生活史及鉴定特征等相关信息存储在微信二维码中,只需简单“扫一扫”,用户便能获得相关信息;三是加强培训,提高标本的制作和保管技能。对于一些库存的标本由于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常常引起标本的发霉、虫蛀、损害等。实验室通过培训,不定期对标本进行检查,消除各种隐患,对标本进行防虫、防霉、防潮等处理,合理控制标本室的通风和光照,从而尽量延长标本的保管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