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连云港 > 关注连云港 > 正文

0

东海小镇街头榕树下有个警方“发布厅”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5-31 15:25:00

  中国江苏网5月31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微晶)在桃林镇,只要提到“榕树下的发布厅”,这里的老百姓无不举手称赞。据了解,这是东海县公安局桃林派出所的新举措,该所此举就是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综治工作,派出所全体民警和相关工作人员从办公室走上街头,将曾经老百姓聚集讨论家长里短的“金三角”变成了警方的“发布厅”,帮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宣传法律法规,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最终走进老百姓的心头。

  “市井文化”巧利用 曾经的“金三角”成了“发布厅”

  桃林镇不仅地理位置特殊,这里的一个产业也很特别,就是二手车的旧货交易,如今,这种产业已经成了规模并获得政府支持,过去,这里充斥着各种“黑车交易”,每一个桃林人以及在桃林曾经从事过二手车交易的人几乎都知道桃林镇上有个“金三角”。

  在民警的带领下,笔者见到了“金三角”的真面目,这里位于桃林镇的中心位置,是一个三岔路口,是来往交易市场的必经之路,“这个地方在镇中心,人流密集,又是一个三角地带,过去那些黑车交易的人私底下都会选择这个地方进行谈价,所以,慢慢的金三角的名字就叫开了。”当地居民介绍,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现场有两棵大榕树,榕树下,金三角,现在每天依然有很多当地居民会聚集在这个地方下棋、喝茶,谈论家事、国事、天下事,每天村里、镇里发生的各种新鲜事都会在这里向全镇扩散。

  “我知道这个地方后,就一直在想,怎么能借助这个地方的影响跟我们公安工作结合起来”宋福渠说,经过苦思冥想,最终想到在“金三角”设点,通过安排专门人员在现场搭帐篷、与群众进行零距离接触,一方面对外宣传公安综治工作、各种便民服务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在跟群众的交流中获取各种有用的信息,“我们每天都能发出去各种宣传材料几十份,到镇上逢集的时候就更多了,一天几百份不成问题,现在这里成了我们警方对外宣传的一个‘发布厅’了。”

  宋福渠说,通过巧妙地利用这种“市井文化”,通过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不仅拉近了民警与百姓的距离,也很好地解决了过去警民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过去,我们的一些便民服务老百姓不知道,他们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办,去哪里办,现在,通过这种方式,很多老百姓对我们的服务都有了重新的认识,比如现场我们还增加了一个护照办理的咨询,老百姓知道办护照不用再往几十公里外的县城跑了。”

  “洋气文化”成亮点 服务十多个外籍国家人员获点赞

  虽然只是苏北的一个小镇,但是桃林镇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却发展已久并且非常出名,自上世纪80开始,桃林的废旧钢材回收业开始萌芽,至90年代蓬勃发展,桃林人在全国各大大中城市设点收购二手车及其配件,然后发到桃林旧货市场,再向全国,以及外国销售。

  现如今,桃林已经成为苏北鲁南最大的二手车配件交易市场。这里汇聚商户400余家,从业人员近万人,与国内600多家报废汽车拆解厂建立合作关系,每年在桃林拆解的车辆近90万辆,来桃林的外国人基本上都是从事废旧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桃林吸引了包括巴基斯坦、尼日利亚、苏丹、埃及、阿富汗、刚果(金)等十个国家的外国人在这里“淘金”,仅去年至今,就有近70名外籍人在桃林经商。

  “怎么服务好这些外国人,是需要我们重视的,也是我们综治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016年6月,从警5年多的乔东洋被调到桃林派出所任民警,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学习,他已经能够熟练的与外国人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了,现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有多位在桃林生活的“洋朋友”。有了困难的这些外国人就会向乔东洋发出求助。

  今年1月14日中午,乔东洋接到了一位巴基斯坦人KAMRAN KHAN的求助电话,对方因为生意与当地人发生纠纷,但是一直说不出自己的位置,乔东洋就加对方为微信好友,指导他发定位,很快,乔东洋便找到了这位外国人,并帮助他将纠纷解决,对方事后还专门给他送锦旗并进行点赞。

  去年9月2日下午,乔东洋突然接到了来自巴基斯坦商人ARAIN SAEED ASHFAQUE的求助电话,原来对方外出忘记带护照了,当时正值“G20峰会”安保期间,这位外籍商人被认为有“恐怖嫌疑”,乔东洋接到电话后立即联系检查民警,并帮助对方核实了合法身份。

  乔东洋已经记不清获得多少外籍人的点赞了,但他牢记自己代表的是中国警察,除了服务好这些外国人,更重要的是守护好自己国家的安全,今年3月,两名尼日尼亚人因为护照早已过期,在中国非法居留,偷偷藏着桃林一居民家中,被乔东洋及时发现,后被遣送回国。

  正是乔东洋和桃林派出所全体人员的一起努力,让这里复杂的环境得以很好控制,综治工作也并没有因为这多出来的外国人出现些许问题。

  “和谐文化”出成效 3年解决掉700多件百姓烦心事

  综治工作最终实现的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桃林派出所为了做好这些工作,除了全体干警在工作中辛勤付出外,两名专职调解员的工作也功不可没。

  桃林派出所有个纠纷调解室,这里有一位出名的“和事佬”马彪,自从2013年担任这个职务以来,3年多的时间内马彪协助派出所共调解了700多件案件,解决掉老百姓不少烦心事,被当地居民亲切的称呼为“古镇好人”。

  去年6月,桃林镇顶湖村、南芹村、后皇村、北芹村等14名女工在一家瓶盖厂辛苦工作四个月后,因工厂亏损,工资一直未发,后老板失踪,14名女工找过多个部门未果后带着最后希望找到马彪,马彪为此事跑了几个月,给当事老板打了打了20多遍电话,最终帮女工们成功讨回工资。

  62岁的马彪先后担任过桃林镇老酒厂厂长,桃林镇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桃林镇税务办公室主任以及农联公司的总经理,在不算太大的小镇上,他是个很有名气和威望的人,靠着自己的面子以及多年的生活阅历和智慧,他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掉一件又一件的纠纷,大到涉及工亡的几十万赔偿,小到一百五十元一棵小树的矛盾,马彪已经记不得多少愁着脸来,笑着离开他办公室的人了,经过他的努力,当事人基本都能有个满意的结果。

  “我做这份工作,就是为了化解矛盾,让每一个纠纷得到和平解决,让每一个求助我们的人都能有个满意的结果。”马彪说,调解工作讲究的就是“和”,当事双方和好、各种矛盾和解,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桃林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一个古镇,要搞好这里的综治工作,就必然要利用好这里的文化资源,做好了事半功倍。”宋福渠介绍,在桃林,还有很多企业也在为社会和谐稳定做着自己的贡献,比如当地著名的桃林的酒厂,每年都会印制企业文化和社区民警一起的挂历,然后向当地居民发放,既起到宣传桃林酒,也让民警通过这种宣传的方式进千家万户。宋福渠表示,下一步,他们还会继续研究桃林文化,结合地方特色,创新开展工作,希望在全体派出所人员的努力下,在全镇人民的一起齐心协力下,为桃林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安定的社会生活环境。

  “好汉文化”千古传 创立全县首家见义勇为工作站

  东海县桃林镇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的马陵山下,位于连云港东海县的西南角,与徐州的新沂、山东的郯城搭界。桃林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的古镇,历史上有“古盐道,蝉联内地,糟油坊,商贾云集”之称。

  桃林镇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商业环境,让这里始终不缺人流量,结果也导致这里的治安情况一直很复杂,但这里的百姓却非常淳朴,“从古至今,这里的老百姓都喜欢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一种梁山好汉的精神在这里的老百姓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桃林派出所所长宋福渠到桃林工作后,在与群众的交往中,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群众的侠情和与众不同。

  2012年8月17日下午,桃林镇桃北村三少年李凡、兰夏菲和韩金茹相约一起来到皇城水库边上玩耍。在一处被挖掘机取土后留下的沟塘边捉青蛙时,兰夏菲失足跌入沟中,并把相伴在一起的李凡也拽了下去。韩金茹临危未乱,大声呼救,离现场四五十米远的村民赵海峰听到有人呼救后,迅速跑向出事地点,没有想太多,直接跳入水中,先后将两名落水儿童救起,随后又对孩子展开急救,最终为医生的抢救赢得了时间。

  2016年10月26日,一场秋雨过后,桃西村农民吴振山路过西大河时,看到有个人在河里挣扎,就露个头在水面上。吴振山急忙跳进污浊的河水中,将一名82岁不小心落水的老太太救起。

  “像赵海峰、吴振山这样的‘好汉’在我们桃林有很多,不光有救人的,还有拾金不昧的,乐于助人的。”宋福渠介绍,为了表彰和鼓励这种“好汉精神”,2016年7月,桃林镇在全县率先成立了首家见义勇为工作站,对首批像赵海峰一样的典型进行了表彰,“通过弘扬这种正能量,能够带动我们全镇人一起向他们学习,让这种‘好汉’文化在我们桃林继续流传。”

关于版权: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或者提供合理报酬。
联系电话:025-84737000,联系邮箱:jubao@jschina.com.cn。

标签:东海;新鲜事;榕树下;发布厅

责任编辑: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