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连云港 > 关注连云港 > 正文

0

东海石梁河镇“社区网格化”破解农村社会管理难题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5-15 08:59:00

  中国江苏网5月15日连云港讯(记者 童金德 通讯员 微晶) 由于农村乡镇地广人多,而基层派出所民警少、案子多,以至于出现 “坐堂等案”、“被动进村”的农村警务体制和管理模式。面对同样问题和窘境,东海县公安局石梁河派出所以深化农村警务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社区网格化进程,破解农村社会管理难题,此举既壮大了公安机关在基层的力量,又夯实了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受到了上级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三分”入户工作法 种好辖区“责任田

  面积有104平方公里的石梁河镇,位于东海、赣榆、山东临沭两省三县交界处,常住人口7.15万,社区地广人多。为提高入户效率,实现“每处走到、每到见人”的工作目标,石梁河派出所总结出“三分”入户工作法:分季节、分职业、分人群,种好辖区“责任田”。

  “我们根据村民的耕种、作息习惯,选择恰当的时间入户调查,对于有固定工作的,掌握其上下班规律后入户;对于没有固定工作的,则在摸清对方基本情况后择机入户;对于常住户口在社区但常住地不在的年轻人,利用替年轻人照看孩子的老人多了解子女近况;对于打工繁忙的外来人口,通过随迁而来照看孩子的父母、妻子了解情况。”石梁河派出所 介绍。目前,石梁河派出所辖区入户访查率已达 %,基本掌握了各个社区每户家庭的住址、车辆、房屋结构、人员关系等情况。

  此外,石梁河派出所要求民警入户走访从不空手而行。近日,几位年轻民警在网上印制了一批玻璃杯,上面留有社区民警的联系方式和警示语,每到一家,就送一个,这一个小细节,既彰显了社区民警对辖区群众的感情,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小水杯盘活了警民间的新鲜活力。

  石梁河派出所所长倪文刚认为,社区民警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做群众工作,学会与社区群众打交道、融感情,要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时时刻刻把群众装在心里,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

  搭建“连心桥” 缓和民警办案压力

  为尽快熟悉掌握社区实际情况,石梁河派出所要求民警巧用三招搭建“连心桥”,即一要亲民,串百家门;二要恤民,知百家情;三要帮民,办百家事。” “我们民警在所里除了值班外,其余时间都泡在警务室,沉入社区,力所能及的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所以群众们也乐于为他们提供破案的线索,无形之中缓和了民警平时的办案压力。” 石梁河所长 说。

  近年来,石梁河派出所坚持把群众的呼声、需要、利益、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善用三“关”升华警民“鱼水情”千方百计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

  针对当前农村特殊群体问题比较突出,辖区内青壮年夫妇多外出务工,家中留下老人照顾孩子的“空巢”之家,留守儿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石梁河派出所要求社区民警把辖区留守儿童情况详细记录在册,经常入户看望,有的民警甚至自掏腰包为孩子们购买文具、书籍。今年4月,石梁河中心警务室开设了爱心课堂,利用每周六上午的时间邀请中心小学老师和大学生村村官帮助辅导学习。在用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同时,石梁河派出所社区民警将辖区的空巢老人建立安心档案,并且建立每月走访制度,通过走访,收集老人的救助服务需求,利所能及的帮助老人解决实际困难。

  此外,结合辖区实际对贫困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去年7月底,家住王埠村的张某忠考上大学,但由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全家人在高兴的同时正为昂贵的学费发愁。石梁河派出所所长倪文刚马上让村干部开具了小张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并亲自找到了团县委“圆梦行动”负责人。团县委“圆梦行动”负责人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及时给予了调查核实,并在三天内联系到了一位愿意资助小张的爱心人士吴先生,捐助了5000元。在他的宣传发动下,村里乡亲和来自各方的爱心人士纷纷献爱心,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共收到助学捐款2万多元,圆了张某忠的大学梦。

  鸡毛蒜皮也是事纠纷及时调解“零”上访

  派出所工作要创新,社区民警也要创新。“社区民警面对的多数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可是我们所长常教育我们,你就把老百姓的小事、小案办好,才是一名合格的社区民警。”石梁河派出所民警张森说。

  调解纠纷也是社区警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缓解人民内部矛盾、减少犯罪和不安全因素、促进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事纠纷处置规范》、《常见民事纠纷案例与点评》等早已成为他的枕边书。

  长期的调解工作也让民警张森活用三法因情施策“调纠纷”:一是力争三个“主动”。即主动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掌握纠纷发生起因和过程;主动深入调查取证,弄清案件的事实真相;主动控制双方当事人的活动范围。二是符合“三合”原则。即合情、合理、合法原则。合情是调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重点,情字当先,以情化解双方的偏激情绪,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合理是依据,理是杆秤,是区分错与对的界限,在情字无效之时,理可以评判是非;合法是条件,任何纠纷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任何情和理都必须在合法的条件下进行。三是克服“三忌”。即忌偏袒,任何纠纷只要双方当事人都认为调解人是公正的,那么调解成功率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忌拖延,拖延的时间越长,不满情绪就越大,干预的人就越多,调解的阻力就越大;忌情绪不稳定,调解人自身情绪的不稳定会使当事人认为不公正,也易使调解人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今年以来,张森共受理调解各类纠纷80余起,经他调解的纠纷没有一起积压和上访,创造了零的纪录。

标签:

责任编辑: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