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亏损难为继 港城农工商神秘闭店北京华联悄然甩货
中国江苏网4月13日讯 曾经火爆一时的大型超市业态如今面临着新一轮洗牌。继4月10日农工商超市停业后,位于市区巨龙路的北京华联超市也在悄然甩货。
农工商神秘关停
北京华联悄然甩货
“上面说退卡时间另行通知,谁知道是什么时候,我们还有八九十元钱在红利卡里呢。”昨日上午,市民吕先生和妻子看着超市大门上贴出的通知又是惆怅,又是担忧。
4月10日,一张黄色通知单终结了农工商超市海连西路店13年的经营历程。“太突然了,我一早上班就见超市大门紧锁,工作人员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承租超市一楼的中国移动农工商店工作人员告诉笔者。透过紧锁的玻璃窗,笔者看到店内货架依旧摆放整齐,超市购物车也整齐地排在一侧,只是绿色货架上的菜品都不翼而飞了。
出现新情况的还有位于巨龙路的北京华联超市,笔者前往现场看到超市内的儿童食品、奶制品柜台空空,装货的空箱子和杂物散落一地。由于货架商品大量八折清仓,部分婴幼儿奶粉甚至只要六折,引来不少市民前来扫货。就连一楼的出租柜台也相继张贴出“甩货”红榜,低价处理商品。
长期亏损难为继
电商冲击实体商超
“4月20日早上8时至下午5时30分,持有农工商超市福卡、便利通卡、红利卡的消费者可以到农工商超市门口办理退卡业务,且仅限退卡内资金。”从事超市运营的负责人何经理近期的主要工作,就是不厌其烦地向持卡市民解释退卡事宜。
说起超市停业原因,何经理情绪沉重。“超市长期处于连续亏损状态是超市关停的根本原因。”他说,虽然农工商超市进入连云港13年,但是因为水土不服,超市业绩持续低迷,加之近年来电商大幅度冲击和人力成本增加,让超市这一业态生存艰难。
“来超市购物的消费者中八成以上是老年人。”何经理说,从他们调查的本超市销售情况来看,前来购物的大多以肉蛋蔬菜等为主,大部分日用品因为消费者网购习惯而销路惨淡。除此之外,超市要为每位工作人员购买五险一金,而这一笔日益增加的保障费用,对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的农工商超市来说,可谓是难言之重。
北京华联遭遇的窘境也与农工商超市类似。“每天的营业金额才两三万元,维持这么大的超市,确实不容易。”销售人员如是说。
超市进入洗牌期
调整只为断尾求生
事实上,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市出现大型超市开始,港城超市业发展就如同潮起潮落。大润发、农工商、沃尔玛、家乐福、北京华联、乐天玛特等大型连锁超市品牌先后入驻,将这一业态推向了高潮。
但是这一繁荣,在进入2010年后,发生了微妙变化。2011年新一佳超市悄然退出市场,引发市民的讨论;2013年,开业仅2年的沃尔玛超市仓促落下帷幕;2015年,在新一佳超市原址上成立的永辉超市和曾经豪言壮志的家乐福超市也相继黯然落幕。2017年,农工商超市告别港城商业舞台,北京华联也在惨淡维持。
市民廖先生对农工商超市的停业十分不解,他告诉笔者,自己是一点点看着超市锁紧经营业态,从最初的三层楼,压缩到两层,再一点点压缩到只剩下一楼的部分。“为什么农工商超市开在赣榆、灌南的店都十分红火,但开在海州区的店却十年没有起色;同样在海州,大润发和家得福生意火爆,它却没开起来?”廖先生说。
“超市业频繁盘整并非连云港特色,而是行业进入转型期的必然选择,收缩营业规模,向新业态进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笔者调查了解到,仅在2016年,农工商超市就陆续关闭了徐州、嘉兴、宁波、淮安、南昌等多地分店,北京华联也关停了成都、沈阳、惠州等多地分店,至于沃尔玛超市更在全球范围内关停了30%的分店。
适应港城民情才能赢得商机
“任何商业业态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如今超市就面临着尴尬处境。”业内人士告诉笔者,昔日称霸的标准超市在面对市民差异化的生活需求,短板逐渐明显。“市民消费效率在提高,消费目的性更强。”业内人士表示,论就近消费,大超市不如社区便利店或者中小规模的社区便利超市;论商品的档次和专业性,传统超市的“大众风”就决定了这些超市内销售的品牌难以与高端、精英联系在一起;论商品的齐全,价格的优惠,标准超市相较于网络电商差距较大,大型超市需要面对高昂的房租、人力成本,即使有跨地区采购的优势,其物流成本也难以避免,相对于产地直销的个人网店,价格优惠确实难以做到。
事实上,连云港市商业潜力巨大。自从苏宁广场、万达广场先后开业后,港城的消费品市场就是一片繁荣。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33亿元,同比增长12.4%,比全国、全省10.5%高1.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三。其中,规模在限额以上的大中规模商贸企业,全年实现零售总额423.8亿元,增速预计实现18.2%,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以本土超市家得福为例,2016年该超市逆势实现零售额11.01亿元,同比增幅19.34%。抓住市民的就近消费潜力,将目标定位至社区中型规模超市,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以及建立大规模原产地采购物流体系是其发展的关键。苏果超市也在通过苏果便利,让业态不断延伸至千家万户。
“如今的超市业有两大趋势,一种是做足便民性,通过24小时的社区便利店实现便利消费,发展物流配送终端。另一种就是做高大上,走高端精品路线,引进大批国外进口产品,做出档次和品质。”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实践证明,找对了路子,适应了民情,连云港商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