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江苏力学大会2021暨江苏省力学学会60周年活动在宁举行
2021-12-07 15:32: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12月5日,“江苏力学大会2021暨江苏省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在河海大学科学会堂举办,“‘双碳’背景下协‘力’绿色发展高端论坛”同期举行。多位院士专家、力学科技工作者和师生代表9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活动。

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代表江苏省兄弟学会致辞,挂靠单位河海大学副校长李俊杰致辞,上海市力学学会理事长郭兴明代表长三角力学共同体致辞。江苏省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以“六十载团结奋进 新时代再谱新篇”为题作主旨报告。

据介绍,历经一甲子岁月,江苏省力学学会已发展成为拥有5000余名会员、9个专业委员会、8个工作委员会的5A级中国社会组织,是江苏省“综合示范学会”。60年来,一代代江苏力学人在服务国家相关行业和江苏省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唐洪武表示,学会将以这60年为一个里程碑,持续不懈地努力。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将发挥基础学科研究的特有作用,组织科技力量,在服务江苏重大科技发展战略上体现担当;在服务科技人才培养上,将在科技成果展示、人才举荐、科技奖励上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同时,从三个方面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一是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搭建科研成果的转化平台;二是完善科研成果和产业的精准对接机制;三是提升服务跨产业、跨企业的良性互动的能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大会主论坛聚焦“双碳”,对此,唐洪武表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任务艰巨的世纪大考,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锐意创新。江苏力学学会要强化使命担当,勇敢肩负起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未来,力学学会将进一步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科技攻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从事“碳中和”相关研究的科技人才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平台;努力打造“碳中和”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孵化器;加强与海内外专家学者在“双碳”领域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助推江苏生态文明建设。

高端论坛上,缪昌文院士、涂善东院士、崔俊芝院士、郭万林院士、王泉院士、杨永斌院士等8位专家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缪昌文院士在报告中剖析了全球及中国建筑行业碳排放现状与趋势、建筑全过程的能耗与碳排放,介绍了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前沿,推介了最新的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关键技术,为应对建筑行业碳减排和碳中和的挑战提供借鉴。

涂善东院士分析了典型行业碳中和的策略、预期目标与技术路线,包括火电、核电、氢能、风电、太阳能的未来及其对结构完整性的关键挑战,对碳中和目标下的结构完整性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材料、设计、运维、测试等。

郭万林院士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典型问题,分析所涉及到的一些交叉学科前沿动态,并介绍今年 6 月成立运行的南航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拟开展的研究方向:服务航空航天科技发展需求,开展航空航天数字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面向人类可持续发展挑战,开展水伏科学与技术研究;以及相关的先进材料科学与器件技术研究。

王泉院士从全球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两个现状,阐述了绿色能源发展的必要性,介绍了现阶段在俘获海洋能、风能、高层建筑能量等绿色能源中所遇到的挑战。同时,就如何克服这些挑战从能量转换机制上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智能材料更广泛高效应用到人类日常生活等领域开辟了新的方向。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力学学会主办,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苏州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文 蔡姝雯 图 叶志达

标签:力学;江苏省;院士
责编:王逸男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