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震撼首演!首部沉浸式光雕秀讲述中华门“前世今生”
2021-02-11 07:41: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光雕秀表演现场。

“600多年过去了,它经历辉煌,也经历了无数狂风暴雨、战火纷飞,这里的每一块城砖,都是一个热血灵魂,都蕴含一个传奇人生。”2月8日晚上7点,南京中华门首部沉浸式光雕秀《心印·中华门》在中华门瓮城震撼首演,上演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

用光影打造出震撼的超时空对话

晚上6点多,中华门瓮城北门下已经热闹起来。7点整,一道光影投射到古老的城墙上,墙体上瞬间“浮现”出两位白局艺人,一位着白衫拉胡琴,一位唱着南京的城门往事,充满韵味的白局唱腔传遍城墙内外,熟悉的南京味道立刻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赏。

随着白局表演从城墙上渐渐“退场”,原本紧闭的两扇红色城门缓缓打开,观众带着好奇走进瓮城内,一步步走进奇幻酷炫的光影世界。在随后的表演中,戏剧、锣鼓、舞蹈、琴、箫、阮、琵琶、马灯等多种非遗或民族文化元素轮番登场,将六朝古都文明护佑下的“精气神”逐一呈现出来。

记者了解到,作为2020年十一黄金周超高人气的《明月印·中华门》的续篇,《心印·中华门》继续以创新形式超时空对话历史与文化。据制作团队介绍,剧本是以中华门的历史为轴线,通过真人实景演绎、3D投影秀、光影互动等相融合,将其建筑价值、精神价值与文化价值传递给观众,再现中华门的前世今生。

“《心印·中华门》共包含3个篇章:《中华门之源》《中华门之尊》和《中华门之光》,共12个故事。剧中,现代文明化身“小元宝”,历史文明幻化为守城人、风者、雨者、文者和武者,以及历史人物朱元璋、沈万三和刘伯温,通过一言一语、一问一答、一演一唱一舞的形式,将中华门的建成、曲折、坚守、蜕变和活化重生娓娓道来。

现代科技讲述中华门“前世今生”

南京城墙始筑于公元1366年,动用了明朝百万人工,烧制城墙砖数达3.5亿块,历时28年建成,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是世界建城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华门瓮城是世界城垣建筑史上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故被称为“天下第一瓮城”。

在这场真人实景光雕秀首演现场,来自英国的Kris觉得很震撼,手机里拍了十几条视频,准备发给远在英国的家人看。在他看来,这样的表演很有趣很迷人,“当中华门城墙上出现白局表演的时候,感觉很惊艳,随后两扇城门缓缓打开,我很喜欢这个设计,很智慧,这场演出和中华门的建筑融合得非常好,每过一道门就是不同的故事,像看电影一样,挺特别”。

项目运营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次通过深挖南京中华门的历史文化,巧用光影科技将600余年的中华门“活化”于当下,用光影创意科技赋能,巧妙转化为夜游沉浸式体验空间,将会再次燃爆春节期间南京市民的夜生活。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中华门管理办主任任卓表示,加入高科技的光影设计后,能展现出更美的明城墙夜景,“我们现在希望将历史文物活化利用起来,更好地展现它们不同时间段的风采,所以这次特意做了晚间夜游项目,以更好地推广南京城墙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时代感”。

用电影思维讲述城墙故事和人生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刘洲铭,是本场演出的导演和编剧。“我想做文人导演,表达对文化的敬意,传递文化的力量。”当晚刘洲铭跟着观众人潮,一起观看了整场演出。

本场演出从构思到落地,酝酿了1年多的时间,几十位艺术家、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刘洲铭认为南京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明城墙不仅仅是南京的地标,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坐标,中华门瓮城的每块城砖都是文物,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我们运用了很多高科技,通过城墙这一最直观的载体,把城墙里的故事人生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表达出来”。

大约30分钟的演出里,现场观众移步换景,宛如置身露天3D影院。“我们运用了电影思维,表演转场,空间切换,让空间更加多元和丰富,让游客如同观看电影一般,沉浸式感受刀光剑影、恢宏壮丽的历史,走近祖祖辈辈守城人的内心,看到历史文明的璀璨星光”,刘洲铭说。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静 摄影报道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