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南京有支团队对云锦进行“灵魂拷问”
2020-07-27 09:3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南京云锦,被誉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它因美若云霞的形态得名“云锦”,因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技艺仍无法用机器替代的事实显示其奇绝,每日只能织锦3厘米的数字又增加了它的神秘性。

这是公众可在网上搜到的关于南京云锦的大体资料。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古代织锦工艺集大成者,的确担得起以上美誉。可是,似乎没有人多问一句: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机器织造如此昌明的今天,却无法替代云锦的手工织造技艺?为什么它一天只能织3厘米?在很多业内人士也对云锦的通用资料视为理所应当的时候,南京的一家博物馆团队,却开始了对这一世界级非遗的“灵魂拷问”。

商业转化受挫,“难道我们对云锦的研究还不深入?”

位于国创园内的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是一家非国有博物馆。对南京云锦进行刨根问底的,便是毕业于南大中文系的年轻馆长耿奇和她的工作团队。事情缘起于2018年他们和某著名国际美妆品牌的一次接洽。

“当时南京云锦即将迎来申遗成功十周年纪念,美妆品牌想结合这一时间节点把旗下的一款产品和云锦元素对接。”耿奇说,对南京云锦一直痴迷的自己却在这次合作中遭遇了沟通的障碍,对方的各种专业问题打了她和团队一个措手不及。

“不是仅仅和‘南京云锦’四个字合作,品牌的商业价值必须能嫁接南京云锦中最具有价值的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这一元素得形成IP的分量,代表鲜明的公众认知度,大众要能够理解这一元素IP背后的文化价值是什么……”

“回来以后一直在琢磨问题出在哪里。”耿奇说,她没想到南京云锦世界级非遗的分量却在商业转化时被“扼住了脖子”。可静下心来细想,她又觉得并非品牌方故意刁难:南京云锦的文化价值真正被清晰传达了吗?

她开始询问很多人:“你能清晰定义南京云锦吗?”给出的答案几乎是“织龙袍的”“皇家御用品”等不专业描述;“为什么它一天只能织3厘米?它到现在为止都不能被机器取代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再问下去,就几乎没有人答得上来了。

“至此,我意识到一个情况:南京云锦的公众传播、价值体现和商业价值转换还有很大空间挖掘。”做事喜欢寻根究底的耿奇开始酝酿一个系统研究云锦的项目:非遗必须走到大众中间去、实现活态保护才有生命力,并且,这一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当前,政府在云锦传承人保护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作为一家专业的丝绸博物馆,我们能不能来从学术的角度,从与公众分享的角度,从形成IP衍生等多个角度来深入地进行研究?

将织机的1900多个零件全部转化成VR虚拟呈现,用笨办法从头做起

一方面要彻底研究南京云锦的奥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数字化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多元化的展示形式,用大众能接受的方式推广云锦织造技艺的文化魅力。

要同时做这两方面,并不容易。

然而,从2018年立项到2019年,仅用一年时间,耿奇和她的6人团队聘请云锦专家、丝绸行业文保专家,与南京多所高校资源对接,已经拿出了三方面像样的研究成果:首个云锦知识图谱,云锦大花楼织机VR(数字化)演示,云锦色谱与纹样数据库,完成第一阶段研究目标。

什么是云锦知识图谱?它意味着将云锦的所有知识用标准化、信息化的方式梳理一遍,云锦色谱与纹样数据库则提炼出云锦的常用色谱,将云锦图案和纹样研究系统化。

科学研究没有捷径。为得到国际上认可的色谱数据库,团队首先分析明清文献中所有涉及云锦妆花技艺的记载,然后请苏州染色师傅和曾经负责云锦染色的老染工花一个月时间将所有记载用草木染实验,以检验记载的真实性。全部试完后,他们再寻求高校相关专业支持,对所有可染出的色彩进行光谱分析,将颜色和国际通用色值比对确定,最后再请南京十位云锦染色专家对比鉴定,才定下来可对外发布的南京云锦常用27色色谱。

大花楼织机VR演示的制作更为复杂。首先的任务是让南京邮电大学的VR研发团队理解整个织机的工作原理,再将所有零件和动作转换成编程语言,而仅云锦的大花楼织机就有1900多个零件。这本身就是一个考验耐心的“大工程”!幸好在此之前,耿奇团队已采访过多位南京云锦非遗传承人,拍摄下许多视频、音频,通过不断的磨合沟通,VR版的大花楼织机终于完美呈现在大家面前。

谜底揭开,一天只能织3厘米的确因为技艺复杂

过程虽复杂,收获却可慰人:云锦知识图谱发布,色彩和纹样图谱第一阶段研究已完成,云锦元素的IP也在基本成型。去年10月,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成功举办“南京云锦色彩暨数字化保护成果汇报展”,用VR演示请观众观看了大花楼织机的运作过程,原本高不可攀的南京云锦被现代科技解码,以亲民的方式走入了大众视线。

以云锦为媒,这中间人与人之间共情的小火花也在不断擦出。研究时,耿奇意外发现了上世纪50年代以著名画家陈之佛为名誉组长的“南京云锦保护小组”的研究成果。“小组成立后,陈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梳理云锦图案。”这种跨时空“神交”增强了团队的信心,借鉴前辈研究成果和思路的同时,他们也将陈老当时整理的许多云锦创作口诀再次梳理,这些口诀有很多在今天已经失传,内含云锦的配色规律、文案构图规律等,这次整理也在无形中促成了一次保护性抢救。

展出的过程中,耿奇有天收到了一位丝织厂退休纹样设计师送来的一本《南京云锦》,正是他们一直在寻找却不得的陈之佛关于云锦保护的著述。“看了你们这个展览,我觉得很感动,终于有人来做这件事了!”老人家动情地说,他因此决定将自己收藏的这本专著捐给博物馆,以使展览更加完整。

而更多看过展的普通观众和朋友们,则留下了“从来没有人把云锦说得这么清楚,让我看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感受。

欣慰之余,耿奇也终于揭开了南京云锦无法被机器取代的原因:“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的复杂程度和艺术效果之间有一个相当有难度的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人的智力、心力融合进去的系统工程,这一完整流程目前的确无法被机器取代。每天只能织3厘米,原因也是在这里。”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与南京云锦的深切“交手”,耿奇和团队更深刻理解了南京云锦背后的意义,并坚定了继续保护传承的信念:“有人说南京云锦的图案已经过时,有人说它服务的阶层早就消亡,因此否认它的价值,我认为这个观念是立不住的。”她说,正因为服务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云锦的图案和色彩均无禁忌,这才产生了这么多吉祥的纹样和绚烂色彩,“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最终都归结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云锦美丽的色彩、漂亮的成衣就是体现。这种追求不会受对象和时空的限制,再过许多年,它的价值依然在,这同时也是南京云锦能够走进大众生活、获得久远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耿奇告诉记者,他们对云锦第二、三阶段的研究已获得南京市文旅局支持,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南京云锦数字化保护探索与实践”也于6月份获颁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实践案例”,在同行中推广。

(记者 孔芳芳)

标签:研究;云锦;南京云锦
责编:戴雨扬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