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身在武汉的郭先生拨通了南京雨花功德园的视频电话。方寸大小的镜头中,工作人员代替他为爷爷上香、献花,并摆上老人生前最爱吃的水果和蛋糕……远在千里之外的郭先生噙着泪花看完了祭扫直播。
人生不断前行,也总在不断告别。这个特殊的清明,越来越多的人像郭先生这样,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缅怀先人,祭奠逝者,在线寄哀思。数字化时代,不仅改变了我们对于自身和人际关系的许多传统认知,也让生者与逝者的“连接”方式日趋多样化。
风俗因“疫”而变,新观念正养成
“疫情期间请尽量不到现场祭扫,选择网上或代为祭扫。现场祭扫需预约,不预约不入园。”清明前夕,南京市民老胡的手机上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在工厂上班的老胡年轻时出过工伤,这让他的左腿比右腿短了几厘米,走起路来有些跛。但70岁出头的他每年清明还是固执地要亲自跑一趟墓地,去祭拜他昔日的工友老李。当年要不是老李紧急按下了刹车,别说腿,人都可能保不住了。老李在世时,他们在一个铝饭盒里吃饭,比亲兄弟还亲,前些年,老李生了一场病,人很快就走了。从那以后,每年清明,老胡都要去墓地陪老兄弟说说话,给他烧点纸。
老李的墓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一带的山上,原本下了地铁站转一趟班车可直达,疫情期间班车停了,老胡知道后止不住唉声叹气。女儿打开手机上的“宁思念”在线祭扫平台,给老胡普及“网上墓园”:先在路线图上选择公墓名称,然后填写故人的生殁葬阙,再确定网上墓地的风格、背景音乐以及是否对外公开……老胡一边感叹世界变化真快,一边对女儿说:“以后,我多到这里来跟他说说话吧!”
互联网的触角正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入三月扫墓高峰期以来,旧习俗因“疫”而变的态势,已然十分明显。全国多地推出网上祭扫、代为祭扫等服务,推广非现场的祭扫方式。南京市民政局会同南京市大数据管理局、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联合开发的“宁思念”网上祭扫平台3月19日正式上线,截至3月29日,就有19万市民通过“宁思念”在线祭扫,累计网站访问次数高达237万次。
只要心中有真情,无论何种祭奠方式,都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的慰藉。点开“宁思念”中的“在线绿色祭扫”,里面分为“公墓”“纪念堂”等子频道。点开“公墓”,一张“南京公墓地图”呈现在眼前。选择逝去故人所在的公墓,输入故人姓名进行搜索,就能够通过献花、点烛、寄语等形式实现在线祭扫。不仅如此,通过这个平台,家属还能为逝者创建永久的思念空间,并分享给其他亲友,不拘于清明节,任何时间都可以为逝者线上扫墓。
“若干年后,墓碑上只刻二维码,路过时拿出手机扫一扫,一生的故事就出来……”过去当段子,在今日成了现实。记者注意到,如今有不少家属制作刻有二维码的云墓碑,将现实和虚拟空间连接到了一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云祭扫”的方式,其背后是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日益更新,它们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成为人们祭奠、追思、缅怀的有效辅助手段。
“今年去不了墓地,就在手机上祭奠逝去的父母,给在天国的他们送去哀思。”3月31日,通过“苏州木渎山陵文化”微信公众号,苏州市民徐伟伟为安葬在木渎真山公墓的亲人进行了网上祭扫。苏州木渎山陵文化产业管委会副主任陈杰表示,该管委会下辖的26个墓区的27万多个穴位,都可以进行“云祭扫”。在搜索到逝者姓名后,手机屏幕会播放舒缓的音乐,跳出墓碑实景图片。
“5G云技术为广大市民打开一扇窗,网上云祭扫可以让身处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亲人,多点位实时看到祭扫现场。云技术的运用,也能有效避免人员聚集,阻止疫情传播。”南京雨花功德园办公室主任胡静说。
打开“时空信箱”,无接触心在咫尺
不能驻足逝者墓前,心的距离依然近在咫尺。“爸,来看看你”,简单的五个字,却让人内心翻涌。
汪春玲是南京一位退休老师。父亲去世二十多年来,几乎每一个清明节,她都会和十个弟弟妹妹从南京城的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为父亲扫墓。墓地偏远,骑自行车需两个小时,地铁开通以后,有的小家庭也买了私家车,花在路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汪家越来越兴旺的人丁却越来越难聚齐。“新潮”的儿子早就提议给外公在网上建一个纪念馆,这样祭扫就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了,但汪春玲认为,不能亲自到场就是不孝。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无接触”成了网络热词。它不仅带来新的商业模式,也改变了汪春玲的想法。宅在家里的这些日子,她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下午,将父亲的单人照、父母的结婚照、带上十一个子女的全家福,一张张上传到父亲的网上纪念馆。
“爸爸您在天堂还好吗,小女儿我想您!”汪冬玲第一个上来留言,她是家里的老幺,与父亲相处的时间最短。她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家教极严,对十一个孩子都悉心培养,尤其是品行,打不得半点折扣,但夏天会为她扇风驱蚊直到她入睡。
汪春玲没想到,给父亲打造的这个网上纪念馆,成了家族微信群之外家庭成员沟通交流的另外一个场所,第三代、第四代也常来看望爷爷、太爷爷。
“云扫墓”没有稀薄情感,反而让真挚更久远。“139×××××112一分钟前给×××敬献了远方的思念。”子女追忆父母、学生怀念老师、普通人致敬名人……打开各类网上纪念平台,首页实时滚动的来访者最新拜访足迹,记录了这里不停涌动的情感。
“她是车祸走的,很突然,过去老是抱怨我没空陪她,在这里,我可以给她点喜欢吃的菜、帮她换衣服、陪她锻炼、带她旅游……”三年前,“80后”李伟遭遇了丧妻之痛,无意中来到这里,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他可以用虚拟形式为妻子献花、进香、点烛,“供品”的选择也相当丰富,连“火锅”“宠物狗”都有。少了传统墓地的严肃,多了几缕触手可及的烟火气,让生与死的距离并不那么遥远。
失去幼子的夏女士,则在网上纪念馆盖了近万层的“高楼”。憨憨是孩子的小名,四岁时在小区玩耍不幸被车撞身亡,悲伤来得猝不及防,夏女士内心的伤口花了十年的时间才慢慢开始愈合。痛苦、无助、绝望甚至自残的日子,是这个小小的“天使纪念馆”,给她的生活投射了一道光。她拼命地写,拼命地记,用文字和儿子说话。记录的时间长了,来的陌生人也多了,有人默默地献上一束“花”,点上一炷“香”;再后来,有人尝试着跟她说上两句。
“儿子,吃饭咯!”“告诉你一件事,今天妈妈在小区又碰见了一只雪白的流浪猫,就是你最喜欢的那种样子,我给它喂了粮和水,它一直冲我喵喵叫……”打开她最近的记录,平和、平常了许多。陌生人在这里的倾诉、交谈,也逐渐帮助夏女士打开了紧闭的心门。
微笑,或许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怀念。新社交时代,迭代的网络扫墓形式,满足了更多人的情感需求,让他们相互拥抱,彼此温暖。
互联网时代,我们该如何纪念
实地祭扫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传统,这一份沉甸甸的“在场”,自有其庄严的仪式感。而在互联网极为发达的当下,怎样为逝者献上一份思念心意,则有了更多的展开可能性。随时随地的“在线”,让追思现场有了更丰富的形态,也让理解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有了更当下、更深远的时代表达。
公司职员张腾飞30岁时死于一次车祸,但他依然“活”在大学同学的微信群里。“我们忘不了他,每年他生日那天,我们都会@他,给他送上祝福,谁有开心的事情也会在群里‘告诉’他。”同学群群主刘鹏说,好兄弟张腾飞好像从来没有远去,他的离去,让大家更加珍惜生命,感恩生活。
留下《滚蛋吧!肿瘤君》的女漫画家熊顿已故去了七年多时间,但她的微博“熊顿XD”下每天依然有大量的粉丝留念,“今天是愚人节呀熊,我又来看你啦,你在那边还好吗?”
“每次不开心就来看看你,被你的快乐和坚强所感染。”……这是一个社交平台上众人共同的“树洞”,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生活中走累了,也会来这里歇歇脚,蓄满能量继续前行。
“祭奠和缅怀逝者,不必太过拘泥于形式,当然也不仅仅限于清明这一天。”在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负责人季中扬看来,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民俗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很多变化,燃放鞭炮、烧纸钱的习惯日益被更绿色更环保的方式取代。同样的,我们对逝者的纪念和祭扫,也出现了现实和虚拟两种方式。
“现场祭扫有亲身体验感,但网络祭扫能用在线感言、纪念性文字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表达对亲人的追思,这是现实祭扫不具备的特点。”
不管是虚拟的还是现实的祭扫,其精神内核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对逝者的真诚祭奠和心怀感恩。
清明扫墓纪念逝去的亲人和先人,是一种社会化的仪式,核心不在于固定的时间空间,而在于凝聚情感。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陆远博士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云端祭扫”其实是一种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纪念方式,不仅可以克服时间空间上的不便,还可以通过更加多元、更为环保的方式表达思念。
“‘云端祭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从有互联网开始,各种形式的‘网上纪念馆’就为我们寄托哀思、表达情感提供了便捷的方式。”陆远认为,只要凝聚情感的社会功能不变,具体的形式是可以“世易时移”的。
“她一直在我心里,每天我都会到我给她建的网上纪念馆看看她,和她聊聊天,说说刚发生的事儿。”对于依然沉浸在对爱妻思念中的李伟来说,和一年中其他364天相比,清明节并没有什么特别。不惧时空,网络这个“树洞”,让他和逝去的妻子有了心灵相通的可能。记者 于锋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