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伟
2010年,海门圩角河远不似今日清澈。粮油店小老板张建伟跑步时经过,至今记得当年的触目惊心:水面上密密匝匝地挤满了垃圾,易拉罐、塑料袋、鼓着肚子的死猪和爬满了蛆虫的猫狗……黑色的河水有气无力地流淌着,散发着阵阵恶臭。
这还是海门人的母亲河吗?张建伟痛心地回忆起当年在海门农村插队时,渴了就从圩角河里掬一捧清水畅饮的情景。圩角河通江达海,但眼前的垃圾山显然无法依靠河流的自净功能来解决,村民的习惯养成和政府的监管到位亦非一日之功。有个念头如竹笋初生,再也压不下去:他要去圩角河上义务打捞垃圾。
这事儿太臭,太脏,不光彩。妻子不支持。花百十块钱请渔民做了张渔网后,张建伟想到了法子:“错峰出行”。早晨4点起床,赶在人们晨练之前把垃圾打捞上来;到了中午,原本湿漉漉的垃圾差不多干了,他再把它们运到垃圾中转站。这样干了一两个月,好事不胫而走,媒体要来报道。张建伟急了:千万别,不光荣。2011年,海门市文明办还是找到了张建伟:你凭一人之力能捞几年垃圾?把你的故事宣传出去,才能激励更多人做志愿者,教育大家不要丢垃圾。
环保不是捡捡垃圾,而是从观念、习惯上塑造人;捡不能解决问题,不丢下来才是。张建伟明白了这个理儿。2012年4月,海门市张建伟环保志愿者工作站挂牌成立,市里“四套班子”悉数到场。扛过大旗的一刻,张建伟才知道,市里之前也有环保志愿组织,但大都“没有实际活动”,不活动,怎么能叫志愿者?
张建伟不一样。两年内发动志愿者2000余人次,打捞出15万斤垃圾,彻底改变了圩角河的面貌;先后对城区3000多幢楼房全面清理小广告;连续5年组织志愿者到长江滩、海滩进行净滩活动;农村收获时节,每年组织志愿者深入农田,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深夜值守……“绿篱笆”越织越密,志愿者越来越多,环保旋风越刮越猛,张建伟领导的工作站于2014年升级为“协会”,成为海门市环保志愿行动的策源地和指挥部。2017年,张建伟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称号。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67岁的张建伟娴熟地在手机上打开“江海志愿”,该公众号提供志愿活动发布、需求征集、打卡签到等一系列服务,他把个人页面展示给记者:仅近两年来,张建伟领导的团队志愿服务时长已超过17万小时。
“我们的团队很给力。”张建伟难掩骄傲,“每次活动消息一发布,队员自觉报名接龙,不一会儿就报满了。他们中有教师、公务员,也有大学生甚至小学生。”志愿者还在不断涌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亲身经历明白,做环保是一种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为城市的一角擦去不和谐的污渍——这种成就感,可不是随便做什么工作都能带来的。
也有无奈。张建伟笑笑:“问老太太为什么偷挖竹笋,她说‘新鲜好吃呀’。可一斤竹笋即使买也不过几块钱。对这一块,农林局管不了,派出所也只能教育。我们没办法,拍个照,吓唬对方说下次再敢来,就把照片挂在网上。这招也管用。”
如今,张建伟带领志愿者和政府并肩作战,政府点单购买服务,他们精心“配菜”,端上了“扶贫向善我在行动”“永葆母亲河”等“硬菜佳肴”。从2012年起,作为南通市、海门市二级人大代表,张建伟每年向人大提4至5条有关生态保护的合理建议,都得到有效落实,其中一条,是有关沿江一带化工厂搬离和达标排放的建议。令他兴奋的是,提议刚获得回应后不久,习总书记就提出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治本良方,南通市一下子关停了五六百家化工厂。张建伟心里别提多熨帖了,仿佛看到了头顶越来越蓝的天。
又一个凌晨四点,闹钟刚响,张建伟早早起了床,这天他要带领60名大学生做环保。困意尚未完全消散,张建伟因风吹日晒而变得黝黑的面庞,泛着骄傲的光。离绿水青山的梦想,他感到又近了一点。记者 冯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