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爱国情奋斗者|祖孙三代情注“两弹一星”
外公、妈妈和外孙女相继奉献马兰核试验基地和西昌发射中心
2019-10-20 10:01: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叶 真  
1
听新闻

  扫描二维码 看相关报道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9月2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七、四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

  此时,正在南京进行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设备出厂测试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气象水文室工作人员张滢,不断地通过电话,向同事们了解相关气象演变情况,密切关注发射窗口的天气形势。因为天气是影响任务节点变化的关键因素。

  航天梦也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中国梦。张滢一家就是其中一分子。她的外公、妈妈都先后在风华正茂的年龄投身于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此次来南京出差,张滢终于与家人团聚,也见到了5年未曾见面的外公。外公杨中轩送给张滢这样一句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现在,接力棒传到了你们这一代,希望你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外公杨中轩:国家有了原子弹氢弹,再苦也值得

  1966年,杨中轩前往新疆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工作。在新疆工作的近20年时间里,他经历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和5次原子弹起爆试验。

  1967年6月17日8时,伴随着一声惊天“雷鸣”,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在远处的山顶上,见到蘑菇云不断升腾的杨中轩和同事们激动至极。

  至今,这位古稀老人每每谈及当时的场景时都会热泪盈眶,仿佛又回到了50多年前那个火热的年代——那个时候,边疆的条件极为艰苦。没有冰箱,做低温实验时,人们只能在冬天的晚上把实验物品放在窗外,通过自然低温的方法来获取实验数据;收集到测量数据后,大家一边啃着咸菜伴着沙,一边画图测量,打着算盘计算实验数据;戈壁缺水,人们只能喝从地里打出来的盐碱水,苦涩之余,喝到嘴里一半都是沙子;冬天坐着无篷卡车去户外收集实验数据,抵达地点后腿冻得僵硬……如此艰苦的自然条件下,他们没有喊过苦,没有叫过累。“我们生怕落在别人后面,不加班加点都会自感觉悟不高、脸上无光,就连晚上睡觉,也要在被窝里盘算明天的研究工作如何开展。”杨中轩说,“只要我们国家有了原子弹和氢弹,再苦也值得!”

  在一次防空洞实验时,作为项目组组长的杨中轩带领着组员在爆炸之后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收集数据。虽然身上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被称为“猪鼻子”的防化面具,但多少都会受到核辐射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核辐射的危害,但我们必须要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祖国要强大,总要有人付出。”

  在中国第一代核工作人员中流传着一句俗语,“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杨中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妈妈杨金玲:使命融入血脉,军功章书写辉煌

  1971年,12岁的杨金玲跟着妈妈从老家来到马兰基地,和爸爸杨中轩一起生活。在部队大院长大的杨金玲深受父辈鼓舞,对绿色的军装很有感情,1981年,中专毕业后的杨金玲回到马兰基地。

  初心和使命融入血脉,杨金玲同样将青春写入了祖国的国防建设中。当时,杨金玲和同批前往的年轻人成为了马兰基地近10年来的第一批20多岁的年轻人。杨金玲主要负责运算工程和大型计算机的维护工作。“那个时候的计算机比房子还大,十分笨重。在当时已是稀罕物了,运算速度比前辈们打算盘计算不知快了多少倍。”

  因妈妈工作繁忙,1985年,出生仅3个月的张滢就被送进了幼儿园。幼儿园中的孩子太多,老师忙不过来。“一次我来喂奶的时候,见张滢吃着塑料纸朝我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金玲十分心疼。当时的马兰基地最常见的菜只有土豆、白菜、萝卜和罐头,为了让女儿健康成长,杨金玲养了几只鸡,让女儿有新鲜鸡蛋吃。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停止核试验。大部分工作者撤出马兰基地,杨金玲选择了留守。由于工作出色,她被两次授予三等功奖章。2003年,杨金玲转业来到南京,成为热河南路街道的一名工作人员。

  至今,在杨金玲家中最显眼的位置,依然摆放着蘑菇云雕塑等纪念品,为国奉献的信念流淌在家族的血脉中。

  外孙女张滢:愿做一滴水,投入祖国航天事业的大海

  小时候,张滢并不了解外公和妈妈,但是,他们从事的职业,他们“敢吃苦,不怕苦”的精神默默影响着张滢。“长大了,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报效祖国。”信念埋藏在年幼的张滢心中。

  2007年,张滢从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毕业,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

  2012年起,张滢开始负责航天气象情报保障工作。气象情报工作需要对气象装备、通信网络以及信息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张滢拿出了不怕吃苦的劲头。每天早晨4点,张滢就坐到书桌前,利用清晨的2个小时学习气象装备的相关知识。为了更好地掌握设备原理和性能,只要有设备维护抢修,她都会跑去现场。3年后,张滢从当初的“菜鸟”成长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第一名女性系统工程师和情报组组长。张滢注意到,气象信息工作对航天气象保障的作用日益重要。很快,学习气象预报被提上日程。除了自学气象预报本科教材外,张滢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读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系统从1990年至2015年出版的7卷气象文选,将40多年来的风雨雷电记录牢记在心。如果把张滢翻看的西昌10多年来天气图图纸垒起来,足有两人多高。“外公工作的时候,是打着算盘计算,妈妈工作的时候是大型计算机,现在,超算已经帮助我们处理数据了。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张滢说。

  2016年,张滢成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第一个跨气象装备和气象预报双料骨干,并在任务一线承担起系统工程师和预报员的双重责任。从那时起,张滢3年多没有休过一天假。2018年200多天都在发射场区,创造了连续在场区执行20发任务的纪录。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那么拼?我想,在我的人生中,外公和妈妈那种‘做惊天动地事,当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奋发向前,我愿意成为一颗小水滴,投入到祖国航天事业的大海中。”张滢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叶 真

  本报通讯员 王玉磊

  视频 王 瑾

标签:
责编:袁中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