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傅抱石之女傅益瑶“日本祭”主题绘画展亮相东京 “中国笔墨给了我创作的底气”
2019-08-15 07:0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镰仓八幡宫流镝马》

  著名旅日画家、国画大师傅抱石之女傅益瑶的日本祭绘画作品大展在东京艺术剧场举行,现场共展出了傅益瑶三十年来创作的日本祭祀主题绘画近百幅作品,而这一系列作品经过了36道严格的评审程序,最终成功入选了东京奥运文化支援工程名单。

  一位中国艺术家为何能跻身举世瞩目的奥运文化工程?这些日本画作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中国文化密码?8月12日,身在日本的傅益瑶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分享了画作背后的故事。

  “日本祭”即日本各地每年特定日期举行的民间传统庆典活动,蕴含着丰厚深邃的文化内涵。此次展出的傅益瑶“日本祭”绘画充满了日本民俗气息,均以中国水墨艺术手法创作,展览作品不仅有《御柱祭》《西马音内盂兰盆舞》《阿波舞》等体现日本风俗的名作,还有最能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画长卷《端午颂》,受到日本各界的重视与好评。

  画展中最重要的作品是《诹访大社御柱祭》,描绘的是日本三大奇祭之一“御柱祭”的宏大场面。傅益瑶介绍说,御柱祭每隔6年举行一次,起因是著名的诹访神社要更换立柱,民众便上山伐木,砍下最伟岸的那棵树,再历经艰辛,从山上一路将巨木运到神社。画面中,当巨木从山上滚下,人们随着巨木奔跑着,呼喊着,那种源自生命力深处的呐喊响彻天地,也让每一位现场的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山崩地裂、声势浩大的气势。

  2009年,端午节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品名录,随后,傅益瑶应邀创作了《端午颂》。整幅画尺寸巨大,长14米,高1.8米,以传统山水人物长卷的形式,全景展现了端午节喜庆丰富的内容和活态传承的现状,在这幅画中,千人千面,神情各异,祭祀、赛龙舟、包粽子、点雄黄等诸多端午民俗也被一一地艺术呈现出来。傅益瑶介绍说:“端午节不只是中国的节庆活动,它在日本同样影响深远,与日本文化血脉相连,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端午节的历史背景更为熟悉,所以我能把背后深刻的东西展现出来。”

  为何会选择“日本祭”这个题材进行艺术创作?旅居日本三十多年的傅益瑶表示,日本一年四季都有着各种盛大的民间祭祀活动,那声势浩大、热闹非凡的场面让她深受感染和震撼。日本祭题材的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通常的日本绘画技法难以驾驭,“这种恢弘盛大的场面恰恰是中国水墨丹青所擅长的,是中国笔墨给了我创作的底气。”

  傅益瑶表示,“日本祭”虽是日本风土人情的表现,但因为日本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画作中饱含着众多的中国元素。展览中有一幅《祗园祭》,展现的是著名的京都祗园祭的场景,画面中,山车舞台上的戏文讲的是伯牙碎琴、三国这样的中国古代故事。而另一幅《轮岛重藏神社大祭》,画中那三丈高的牌楼上,都用汉字书法写着一些孔孟的贤文良句。

  作为画坛巨匠傅抱石的女儿,傅益瑶从小浸润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傅益瑶坦言,小时候的自己并不喜欢画画,但却喜爱观察父亲画画,“父亲每次作画之前,都有一个‘养’的过程,那便是会花很长的时间打腹稿,谋篇布局好了,再提笔作画。”在她的印象中,父亲总是抱着一壶酒,以一种微醺的状态进行创作,借着酒劲迸发出的巨大热情让笔力遒劲奔放,整个过程酣畅淋漓一气呵成。父亲作画的姿势和气魄,深深地镌刻在傅益瑶的脑海中,对她的艺术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次“日本祭”的创作中,如何能用中国水墨来展现恢弘壮阔的祭祀场面,又细腻准确地表现其中人物的神情和动作?傅益瑶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将中国画中传统的水墨技法和日本画技法糅合在一起,并超脱束缚挥洒创作。为了生动展现祭祀时热闹的场面,傅益瑶更是亲身加入祭祀的队伍当中,用心体会这些民间祭祀活动中的情绪和氛围,把当时最真切的感悟注入笔墨,她说,唯有如此,才能感同身受,产生佳作。

  记者 王 慧

标签:镰仓八幡宫流镝马;祭祀;创作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