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称体重,吃馄饨,唱“夏九九” 江南人曾经这样过“夏至”
2019-06-21 07: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于锋  
1
听新闻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和“清明”“立夏”等节气相比,江苏各地“夏至”的民俗并不算多,但同样颇具特色,勾勒出一幅旧日夏初的生活图景。

  夏至到了,要称称体重。民国学者潘宗鼎在《金陵岁时记》中说,夏至这天“人家必权量老幼身体之轻重,以验发育”,南京人家不管老幼都要量一量体重,特别是孩子,家长通过体重看看他们的发育状况,为什么要选在夏至这天称体重呢?潘宗鼎猜测:“岂以夏日衣服单简,则权量较准欤?”也就是说,夏天炎热,大家衣服都穿得少,量到的体重是“净重”,较为准确。

  夏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以夏至这天的白昼时间为最长。夏至也标志着炎热的季节来到了。如同古人会在冬至开始唱《九九歌》,画《消寒图》一样,古人也为夏至以及其后的炎夏创作了《夏九九歌》,广为传唱。

  《夏九九歌》有多种版本,明代文人谢肇淛《五杂俎》中收录的“夏九九歌”较具代表性:“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水如沐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

  可以想象,在没有空调和电扇的古代,人们要度过炎热的夏天是多么不容易,尤其是三九、四九最是酷热难耐。难怪过去南京人将这近一百天的炎热日子称为“百日大难”。

  夏至这一天的食物以清泄暑热为主。《无锡风俗》载,无锡人夏至早晨要煮麦粥吃,中午包馄饨,取“混沌合和”之意。无锡民间有“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的民谚,强调夏至吃馄饨的重要性。在无锡一些乡间,人们夏至中午要吃麦饭。相近的夏至食俗在苏南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石三友《金陵野史》中说,过去南京人有夏至吃李子的习惯,李子适合发热者和口渴者食用,具生津止渴、清肝除热、利水的功效,很适合在夏天食用。

  苏州人的夏至禁忌颇多,记录苏州民俗的《清嘉录》(清代人顾禄撰)说,夏至日“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清代苏州还有个“了田过夏至”的习俗。《吴郡岁华纪丽》载:“农家垦田插莳始于芒种,毕于夏至,了田之时,必市鱼肉荤菜,以祀先过节,设酒肉相慰劳,以麦芽作饼,馈贻亲串,名了田过夏至。盖此时插种乍青,农人可得数日息也。”芒种节气后,农人们忙于插秧,到夏至基本忙完,因此可以短暂休息几天。人们买来鱼肉荤菜,祭祀祖先后,快快乐乐地过一个“夏至节”,亲友之间还要互相馈赠“麦芽饼”。

  每年夏至这一天,往往与农历五月二十比较接近。旧日南京、苏州等地将五月二十称为“分龙节”,农耕社会的人们尤其看重“分龙节”。《清嘉录》说,苏州人非常期盼分龙节的第二天下雨,并称其为“分龙雨”。人们认为,“分龙雨”预兆着这一年风调雨顺,秋天能获丰收,有苏州民谣“二十分龙廿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二十分龙廿一雨,水车搁拉弄堂里”为证。所谓“水车搁拉弄堂里”,是说雨水充足,根本不需要用水车给田里送水,就搁置在弄堂里了。 记者 于锋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