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中国供销社博物馆在溧水开馆——这里,就是小时候的糖果味儿
2019-06-17 07:2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丁蔚文  
1
听新闻

  李爱珍和傅美英家住南京市溧水区金桥桃村,听说石山下中国供销社博物馆开馆,12日,两人相约来看供销社。

  “跟以前一样,到街上供销社扯花布,交的钱和发票在头顶的钢丝绳上飞来飞去。”傅美英说。李爱珍也感慨:“到了这里,真的好亲切啊!供销社就是小时候糖果的味道。”

  5月开馆的中国供销社博物馆,位于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溧水晶桥镇石山下村,是国内供销系统最大的博物馆。作为石山下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供销社博物馆展陈项目去年7月开工,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

  12日,30多位中央及省级媒体记者聚焦溧水中国供销社博物馆。供销社的味道,在每个人心中都不一样。有说是小人书的味道,有说是雪花膏、蛤蜊油的味道,也有说是打酱油的味道。

  溧水区供销社主任朱玟带记者参观上世纪70年代结婚最时髦的“三转一响带咔嚓”——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照相机,这些都是当年供销社经营的紧俏商品。那个年代,一辆凤凰自行车不亚于现在一辆奔驰;手表,是当时国家干部、军官和工人才有的高档货;在物质匮乏、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家里有一台缝纫机非常实用,听收音机是主要娱乐形式;“咔嚓”指海鸥牌照相机,是时尚男青年的标配。

  记者在供销社博物馆看到,背景墙上的票证琳琅满目,粮票、糖票、布票、豆制品票……光粮票就有各省地方粮票、全国粮票等。

  这些家家户户使用的票证,勾起人们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回忆。1955年我国发行第一张全国粮票,此后全国2000多个省、市、县发行地方粮票、油票及其它票证。一直到1993年票证年代结束,这些票证都必须在各地供销社兑付使用。

  搪瓷盆、温水瓶、梳子、香皂、布匹……供销社博物馆门市部老式柜台里的商品,散发着浓浓的怀旧气息。

  供销合作社是服务“三农”,连接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新中国成立后,供销合作系统得到全面建立和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后,供销合作社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并成立全国供销总社,供销社系统内部扭亏增效。

  供销社博物馆紧扣“为农服务、繁荣城乡”主题,还原溧水供销社当年的运行场景:收蘑菇、组织农技培训、过年过节请裁缝回家做新衣、孩子写作业。在这里,老人们找回记忆,年轻人了解当年父辈生活。

  原来,供销社人才济济:奥运世界冠军许海峰是1979年安徽和县新桥供销社职工,国旗设计者曾联松是上海市供销社日杂品公司副经理,世界物质遗产中国珠算传承人靖玉树在山东临沂供销学校工作。

  目前,溧水52个村每村建一个商业平台——为民服务中心,农民不出村,就可享受超市、邮局、银行信用社、电商等服务。省供销总社党委书记、主任诸记录告诉记者,随着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按国家供销总社要求,每个规模以上村都要建一个为民服务中心。

  中国供销社博物馆建设,政府投资3500万元,馆藏收集由溧水区供销社副主任毛以禄负责。

  毛以禄介绍,博物馆藏品“为人民服务”巨大匾额,是徐州市铜山柳新供销社负责人傅玉娥捐赠。柳新供销社之前亏损几百万,傅玉娥接手后,历经艰难扭亏为盈,实现资产增值。这家供销社至今没改制。

  供销社博物馆一楼设置“社员食堂”,溧水8个镇每家推一道名菜,还原溧水八大碗菜式:白马狮子头、东屏烧鱼、孔镇大肠、风敲肉……

  中国供销社博物馆还在不断完善,短板是省内藏品较多,但全国范围的收集不够,缺乏“镇馆之宝”。博物馆正通过各种渠道征集藏品。

  溧水“无中生有”建起中国供销社博物馆, 成了全国供销部门的一大亮点,博物馆刚开馆,就吸引不少游客、村民参观。诸记录表示,供销社博物馆生动反映供销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找到弘扬供销社精神和实现乡村振兴的结合点。

  记者 丁蔚文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