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乘坐‘未来号’!”顺着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一辆“萌萌哒”绿色小车缓缓开到记者面前停下,门自动打开,里面空无一人。上车后,沿着湖岸蜿蜒前行,车辆遇见拐角自动减速,遇行人会自动绕行通过。仅仅几分钟,就绕着“U”形湖泊转了一遍。
这个“U”形湖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南部,名叫悠湖。湖水清波荡漾,湖畔绿草如茵,三三两两的高楼错落矗立。湖泊所在的园区,核心区面积不过6.22平方公里,却有个“酷炫”的名字——未来科技城。4月19日,中宣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蹲点调研江宁采访组从踏进未来科技城的第一分钟起,城里的一草一木、一楼一企,都让采访团每一位成员强烈感到“未来”已来!
“这是我们第一代智能网联车,‘驾驶员’就是一个中控屏幕,由后台调度中心下发任务,根据需求自动控制时间,真正实现无人驾驶。”江苏智行未来汽车研究院研发中心主任杨木贵告诉记者,最近他们又开发出第二代“未来号”,方向盘、油门踏板这些传统汽车部件统统取消。由于车辆正在参展第十八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给采访团留下遗憾,也引发更多遐想。
来到江苏智行未来汽车研究院,记者发现更多即将或已经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黑科技”——一种新型 “智能公交站牌”,不但能显示公交车距离乘客几站几分钟,还能识别车上有多少乘客、剩多少余位,建议哪种换乘方式更优;针对共享单车乱停放的“城市顽疾”,通过现代通讯技术锁定车辆ID,一旦停放在非停车区,车辆报警的同时通报城管指挥中心,目前江宁万达已经投用这套系统……
“通过加装我们的系统设备,只需5万-10万元,就能将普通私家车升级成无人驾驶汽车。” 江苏智行未来汽车研究院董事长孙玉志说,受政策法规等限制,目前无人驾驶更多应用在大学城、机场码头、园区站场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景。当下,杭州、深圳等地都在建设无人驾驶应用示范区,未来的智慧交通不仅是一辆车一条路,而是多元场景的综合应用。着眼未来“风口”,这里的未来无人驾驶技术已趋成熟。
如果说无人驾驶技术将改变未来的出行生态,那么园区企业物联传感“智能小屋”诞生的未来网络科技,正深度改变每一个人的家居生活。
在“智能小屋”里,一款物联网智能门锁,可自动识别门外逗留时间较长的人,将实时图像传输到手机上,夺得中国企业的首个德国IF大奖;一个“梦想之花”花瓶,既是路由器又是智能音箱,更是一台多功能环境监测仪器,随着瓶身颜色变化,可测试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三室一厅的小屋没有任何电器遥控器,冰箱、电视、饮水机、窗帘……所有控制全部集成在一个APP上。
“专注‘最后100米’物联网解决方案,未来智慧生活是一个跨世纪的万亿级产业!”南京物联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朱俊岗说,他们在亚太地区首家加入ZIGBEE联盟董事会,与谷歌、亚马逊等国际巨头在内的全球16家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目前企业已拥有87项国家发明专利,在智能家居领域连续10年全国第一。服务网络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海外市场去年增长70%以上。
在未来科技城,“云计算”都已经OUT了!云家物联网研究院总经理李华生说,他们开发的“雾计算”“雨计算”技术,在一个家庭空间就完成数百个智能设备的终端控制计算,不用上“云”,充分保护业主隐私。而在“物联传感”企业负责人看来,随着5G、AI、VR的大规模应用,未来连APP都将成为历史。
记者注意到,在未来科技城里,绝大多数企业的内墙上都有一幅世界地图——他们的黑科技想改变的不仅是南京、中国,更是世界;未来科技城里的企业家、创客们口中频率最高的词,是趋势、未来。
“未来科技城虽小,却是江宁区创新发展的‘核心零部件’!”未来科技城招商局局长杨涛报出一组数字:截至目前,园区集聚3000多名高端人才、2.8万双创人口,孵化1400多家科技企业,其中79%集中在未来网络和智能制造领域……园区环境像硅谷、办公环境像谷歌,常住着很多世界500强的企业高管。
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常楠介绍说,江宁主打先进制造业的园区板块很多,8年前设立未来科技城,就是要改变“制造强、创新弱”的面貌,培育未来的支柱产业,着眼未来的创新发展。
正因于此,未来科技城才有了“形态小而美、功能聚而核”的定位,才有了拒绝生物医药大项目的“壮举”,才有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德国弗劳恩霍夫ILT、IPT研究所等著名机构的“扎堆”,才有了平均两天孵化出一家科技企业的“奇迹”!
悠湖之畔,一辆绿皮火车横卧未来科技城外。一节节车厢,既是人才公寓,又是众创空间、创业咖啡馆……车身上标注着行进方向:“悠谷—硅谷”。一位采访团成员感叹:在这里,我看到了江宁的未来!
记者 王世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