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丁督护歌》中如画卷般勾勒出盛唐时期丹阳大运河漕运的发达和商贸繁荣景象。浩浩荡荡的大运河自京口奔涌而来,进入丹阳城后折出东南流向苏杭。丹阳,是江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是江苏运河沿线最早置县设驿的古邑之一。云阳作为古城所在地,依河而建、曲水绕城,滋养了勤劳朴实的云阳人民;因河而兴,善水育人,孕育了丰厚勃兴的云阳人文。
1000多年前,云阳商贸的繁荣景象,曾让李白发出咏叹,1000多年后,云阳以宜居宜业为魂,以科技创新为翼,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去年9月,云阳正式获批准为省级高新区,综合实力列省级高新区第6位,在全省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上升5位,获评“丹阳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优胜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亿元,同比增长8.5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1.6亿元,同比增长14.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亿元,同比增长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74亿元,工业应税销售63.36亿元,综合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
1000年的漫漫光景,将云阳打磨成了历久弥新、人文荟萃的文化重镇。西晋玉乳泉、南朝石刻、明万善塔等名胜古迹,散布在城市各处;封缸酒、正则绣、啷当调(丹剧)等非遗项目,流传在城门内外;开泰桥、总前委旧址、海会寺等历史记忆,坐落在城墙四周,大运河将它们一一串起。
古往今来,大运河在丹阳城区三易河道、曲折反复,近代以来又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改造,为云阳留下了丰富厚重但割裂破碎的运河资源。以河上代表建筑——桥来说,云阳城区河道上现今仍矗立着从宋至清的12座古桥,这些古桥形式各异、样式古朴,具有深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但又保存不一、四散各地,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传统方式开发成本极大。云阳运河的文旅融合潜力巨大但难度更大,必须立足实际、独辟蹊径,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创新结合;也必须面向全民、久久为功,实现历史传统与城市生活的深度融合,才能源头活水、生生不息。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云阳按照丹阳市委、市政府“紧凑开发、精明增长、一举多得”的要求,将“全域旅游”理念贯彻始终,按照净化、绿化、文化、商业化四个步骤,兼顾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便,推动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能够自然地穿越在传统及现实之间,让运河文化真正活起来。目前来看,云阳运河的文旅融合取得了两方面阶段性成果:
一是经营城市水系生态,打造独具苏南水韵的运河景观。云阳立足水岸同治,紧扣“截、治、清、修”四个环节,统筹推进水体综合治理,不断增强改善水质。目前城区工业污染源完全关停,生活和其他废水基本实现雨污分流,运河水体能见度确保达到0.4米以上,流动水体彻底消灭劣五类,为近水亲水夯实牢固基础。云阳推出河道治理升级版本,围绕古今大运河,宏观打造“大景观”,微观密植“小盆景”,分层次补景造景。大处不遗余力,在苏南运河两侧全力打造运河风光带。当前二期工程接近完工,初步形成了集中展示丹阳特色文化,集运动休闲、生态观光为一体的城市运河公园。小处精心雕琢,在古运河两侧努力培植绿色驿站、生态长廊。目前在政府、社区和居民共同努力下,河道内鱼虾嬉戏生动有趣;河道边芦苇、菖蒲、美人蕉等十步一植、自成一景;河道上杨柳步道贯通全城、清晨傍晚散步者络绎不绝;河道外枕水小区拆掉隔水围墙,修建嬉水湾区,渐成乐水风尚。
另一个是厚植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传承地方文脉的运河街区。形成地方特色文化是商业化的要求,二者相互贯通、相互影响。云阳通过整合城区运河沿线资源,着重打造西门大街和南门大街两大“古运河文化街区”,把更多文化资源汇聚到街区,用文化增加旅游附加值,推动外来旅游与本地生活一道特色化、品质化。西门大街是古运河的进城入口,古建筑较为集中。结合老西门历史,云阳复建了望湖楼(云阳楼)、米市码头,修缮了三思桥、宝成桥、林家大院、古城墙,适当增补亭台、照壁、栈道,基本恢复江南老街风貌,再现因码头而兴的繁华街区。这里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成了城区文化活动的集中地,今年先后承办了灯谜节、文化庙会等大型活动,在全市产生较大影响。南门大街位于古运河环城水系与重要支流简渎河交汇处,濒临市内商业区,沿街分布漕运遗址、开泰桥、朱宅、牛场等重要建筑,旧时一直是丹阳重要商业街区。根据这一传统定位,在不影响原有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丹阳规划将部分建筑改造成小型博物馆、展览馆,修缮复原沿街古老店面,招募封缸酒、乱针绣、刻瓷、剪纸等传统技艺传承者在此开设工作室,引入丹阳各乡镇特色小吃,鼓励大学生、社会资本在此尝试新型业态,使之成为外来游客到访丹阳就近体验丹阳传统艺术和民间风俗活动的城市街区,也将是今后云阳街道进一步探索“商业消费+文旅特色”融合的重要平台。
在不久的将来,运河文化必将成为“云阳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将为经济和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崭新的活力和强大的凝聚力。
本版撰稿:
曹金辉 田 挺
本版摄影:
朱 敏 眭海滨 张梅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