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完美献演江苏大剧院后再出发——话剧《张謇》:精打细磨冲刺艺术高峰
2018-10-17 07:1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毫无疑问,《张謇》是近年来我国话剧界难得的大制作、好作品!”10月12日晚,作为“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舞台剧目,话剧《张謇》完美献演江苏大剧院,在南京引发轰动,更获得国内话剧艺术界一致好评。13日,国家艺术基金在南京召开专家研讨会,邀请中国话剧协会主席蔺永钧等国内顶级专家和观众代表一起,为话剧《张謇》继续提升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作为江苏唯一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话剧《张謇》将精打细磨再出发,从“文化高原”攀向艺术高峰。

  穿越百年 张謇精神依然直击人心

  大红灯笼高高挂着,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的代表为了争送贺礼滑稽地打了起来……10月12日晚,江苏大剧院综艺厅座无虚席,话剧《张謇》以张謇70大寿开篇,一声惊雷就隐藏在这喜庆的气氛中。

  棉纱滞销、借贷无门,日本财阀又虎视眈眈……冲突骤起,剧情向前、向后分别展开,连缀起张謇一生多个重要的瞬间。在两次艰难选择的关口,该剧艺术地让老年张謇与中年张謇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张謇百折不回的家国情怀紧紧抓住了全场观众的心。

  “演得太好了,整部剧犹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从头到尾水乳交融、酣畅淋漓,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一气呵成,让我们既震撼又感动。”观众王建武感慨,“以前也听说过张謇,但没想到他所处的环境是那么艰难,开创的事业是那么伟大。我觉得张謇精神并不过时,他的家国情怀和创业实践,对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激励和启发意义。”

  学校、养老院、育婴堂、医院、博物苑、图书馆、更俗剧场……谢幕时,张謇生平和所办事业在大屏幕上缓缓列出、升起,令许多观众热泪盈眶。“话剧《张謇》非常精致,剧情、对白、舞美、服饰都很美,令人震撼,而更为打动我的,是张謇这个人,是他‘以一人救一国、以一人敌一国’的赤子之心。”观众邓惠斌说,“我好几个朋友看了这部剧之后,都想到南通看看,进一步走近张謇,触摸、了解这个伟大的人物。”

  “《张謇》打动了很多话剧界的专家,但能不能吸引住观众?”观看演出时,蔺永钧带着疑问,特意在剧场里走了一圈,发现观众中有老人也有孩子,大家都静静地观看,全场几乎没人离场,“这让我特别感动,也说明张謇的精神穿越百年,依然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越演越好 小调整带来艺术效果大提升

  今年6月,话剧《张謇》作为江苏唯一剧目入选第四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在北京国家话剧院连演三场,赢得首都观众一片叫好。此次献演江苏大剧院,与在北京的演出有何不同?

  “看完昨晚的演出,我满足了,真的满足了。”蔺永钧感慨,“在北京的那场演出已经比较完美,但对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的营造略显不足。昨晚的演出在不破坏大结构的前提下进行微调整,把人物置身于更加强烈、更加巨大的矛盾旋涡中,人物形象更加深刻、更加鲜明,大大提升了艺术效果。”

  每一处细微调整的背后,都是主创团队打造经典的匠心与决心。话剧《张謇》导演李明华透露,该剧仅“导演阐述”就写了一万多字,“修改手记”同样写了一万多字,修改后删掉了一些情节,增加了对时代背景的描述,更加凸显“要一个太平”的张謇在军阀混战年代所受的内心煎熬,全剧结构更紧凑,人物更有质地、更为丰满。

  “一点点删改对我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扮演张謇的一级演员康爱石说,“台词修改非常精细,一句一句捋过去,一会儿这里删掉几个字,一会儿那里增加几个字。这部戏我已经演了50多场,必须在短时间里背熟新台词,演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把旧台词给说出来。”

  精益求精的打磨,带来艺术效果的显著提升。“昨晚已经是我第三次看这部剧,依然特别兴奋。”表演艺术家、中央实验话剧院原副院长李法曾评价,剧本改得一次比一次好,特别大气、特别雅致,让人不知不觉沉浸在剧情里。“厚重、沉着、韵质、穿透”,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用这8个字评价话剧《张謇》,“它是能把我们的心打动的,这种打动不一定是热泪盈眶,也不必是痛不欲生,而是发自内心的震撼。”

  南京大学教授、亚洲影视与传媒中心主任周安华给话剧《张謇》感动得几次落泪,“它基本上调动了现在所能有的舞台技术,运用了大量电影化的手法,表现了悲剧时代张謇这样一位悲剧英雄,他那种宁折不弯的崇高品质非常珍贵!”

  “当张謇先生的生平和业绩一条一条展现出来时,我听到很多观众由衷发出赞叹之声,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他以一己之力创办了那么多的学校、企业,即便在百年后,我们仍在享受和沐浴着他的贡献。”山西省文化厅剧目创作室主任、一级编剧王辉第一次观看话剧《张謇》即被打动,“该剧不仅填补同类文艺作品的空白,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时代背景下,更是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希望这部作品不要被束之高阁,希望主创团队继续把这个好题材打磨成精品剧目。”

  精打细磨 从“文化高原”攀向艺术高峰

  话剧《张謇》自去年首演以来,已连续商演近60场,观众超过6万人,好评如潮,今年更作为江苏唯一入选的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滚动资助。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活动处处长姚志华介绍,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旨在推动优秀艺术作品攀登艺术高峰,自2016年启动以来,仅有6部话剧入围滚动资助项目,话剧《张謇》作为一部地方戏能够入围,十分难得。国家艺术基金对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实施“两改两演”:一改是根据专家研讨会内容,组织加工修改;一演是在此基础上安排首演,进行中期监督,并召开研讨会。二改是根据一演情况,结合专家意见、群众反馈,进一步打磨提升;二演是再次演出,接受社会监督、群众检验。

  “话剧界有句话,叫‘十年磨一戏’。”蔺永钧说,经典作品需要反复打磨。他建议,话剧《张謇》继续加强社会背景的设置,将张謇从个人恩怨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在国运凋敝、苍生危难的大背景下彰显他救国救民的书生意气和家国情怀。

  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王蕴明对此表示赞同,他希望《张謇》进一步强化张謇与社会的关系,反映他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心理特点和整体状态,全景式、立体式展现他的人生功业、情感轨迹。除了主角的台词外,其他演员的台词也需精细打磨。

  “很多观众对这段历史还不是很了解。”观众王建武建议,在剧中增加张謇与其他历史人物关系的介绍,并适当增加字幕,让更多观众能够较轻松地看懂话剧《张謇》。

  “我们会提供充足的‘粮草’,让话剧《张謇》走得更远。”江苏省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濮琦表示,省艺术基金将重点支持这部作品,希望5年、10年后话剧《张謇》依然在演、演成经典名剧。

  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浩介绍,话剧《张謇》一经问世,就得到专家和观众厚爱,正是在专家们的关心帮助下,《张謇》才越改越精、越演越好。他表示,南通将充分吸收专家们的真知灼见,继续精心打磨话剧《张謇》,力争使之成为代表江苏一流水准的精品剧目、文化名片,推动话剧《张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张謇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把脉引领

  姚志华(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活动处处长):

  国家艺术基金自2016年启动以来,仅有6部话剧入围滚动资助项目,话剧《张謇》作为一部地方戏能够入围,十分难得。资助话剧《张謇》,就是希望助力其冲刺高峰、成为优秀保留剧目。

  蔺永钧(中国话剧协会主席):

  这是一出在中国话剧舞台上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精致大气、意蕴深刻的大型话剧,全剧最成功之处就是集中笔墨、全力塑造了一个身怀救国梦、赤子心的大写的张謇。《张謇》可以跟《茶馆》一样,列入中国戏剧长廊、话剧长廊!

  汪守德(原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

  厚重、沉着、韵质、穿透。它是能把我们的心打动的,这种打动不一定是热泪盈眶,也不是痛不欲生,而是发自内心的震撼。

  王蕴明(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

  话剧《张謇》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大志、大气、大情的上乘之作,将中国传统美学写意融入到话剧艺术写实的艺术样态当中。昨晚的演出令我震撼,这是一部编、导、演、音、舞、美俱佳的优秀话剧,正从“高原”走向“高峰”。

  李法曾(表演艺术家、中央实验话剧院原副院长):

  昨晚已经是我第三次看这部剧,依然特别兴奋。剧情一次比一次好,特别大气、特别雅致,让人不知不觉沉浸其中、心随剧动。

  吴晓江(中国剧协导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在这么大的一个舞台上,面临那么多的干扰,还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非常不容易。南通艺术剧院作为一个地方剧院,能打造出这么一部精致大气的作品,令人刮目相看。

  高广健(国家大剧院一级舞美设计、舞美总监):

  我看过两遍话剧《张謇》,第一遍在国家话剧院剧场里看,昨天看到的灯光、多媒体以及舞台比上次还要好,舞台的设计非常讲究,一点也不将就,边边角角做得非常好,让我印象特别深。

  周安华(南京大学教授、亚洲影视与传媒中心主任):

  话剧《张謇》调动了现在所能有的舞台技术,运用了大量电影化的手法,表现了悲剧时代张謇这样一位悲剧英雄,他那种宁折不弯的崇高品质在这个时代的很多文艺作品中已经非常疏淡了,非常珍贵。

  李明华(《张謇》导演、江苏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主任):

  每一处细微调整的背后,都是主创团队打造经典的匠心与决心。修改手记写了一万多字,全力以赴使全剧结构更紧凑,人物更有质地、更加丰满。

  康爱石(《张謇》主演、第17届中国梅花奖得主):

  这部戏我已经演了近60场,一点点删改对我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但我有信心与团队一起精打细磨,不断提升。

  濮 琦(江苏省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省艺术基金将重点支持话剧《张謇》,让这部作品走得更远,希望5年、10年后话剧《张謇》依然在演,演成经典名剧。

  刘 浩(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南通将充分吸收专家们的真知灼见,继续精心打磨话剧《张謇》,力争使之成为代表江苏一流水准的精品剧目和文化名片,并推动话剧《张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张謇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邓惠斌(观众):

  话剧《张謇》非常精致,剧情、对白、舞美、服饰都很美,令人震撼,但更为打动我的,是张謇这个人。看了这部剧之后,我们都想到南通看看,进一步走近张謇,触摸、了解这个伟大的人物。

  本版撰稿:徐超 陈明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