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南京以开放心态引全球伙伴
2018-10-16 09:36: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张希  
1
听新闻

  没有一个产业是可以“闭门孤立”的,智能制造更是如此,只有敞开大门才会跑得更快。如果说,世界就像“地球村”,那么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举行的这三天,南京便是“地球村”里的璀璨一点。博世、库卡、西门子、菲尼克斯……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嘉宾、近2000家企业造访南京,海外嘉宾们有的传递前沿科技、有的寻求合作,中外携手谋求的是技术的共赢、产业的合作、标准的统一。而南京作为活动的承载地,直接从中获益——按下“制造业再出发”的按钮。

  今年80岁的中科院院士赵淳生,研究了20多年超声电机,其研发成果服务于嫦娥三号、四号、五号等“大国重器”上。他在江宁智能产业地标论坛上提醒南京,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地标不能忽视“国际合作”。在他看来,这场智能制造大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一方面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的好产品、好经验;另一方面,把中国的标准输出去,努力打通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间的壁垒。

  赵院士关心的“标准”问题,在另一场论坛上得到了IEEE标准协会首席执行官康斯坦迪诺的“遥相呼应”,他给出了打通壁垒的“手段”——不仅要打通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智能系统的互联互通。一场大会,将中外沟通距离缩短到一座南京城。

  在企业嘉宾眼中,智能制造大会是南京展开国际合作的“催化剂”。从第一届智能制造大会开始,德国菲尼克斯公司总裁顾建党就是大会的嘉宾。他努力为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之间的“桥梁”添砖加瓦。这三年间,菲尼克斯和同济大学共建了工业4.0智能制造实验室,发起了智能制造联盟,在宁打造了江苏经信智能制造研究院。

  致力于德国和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嫁接的,还有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Lemgo工业自动化应用中心智能工厂国际业务发展总监霍尔格博士在今年的“赋能升级,智造未来”主题对话中,展示了近期在中国合作的一系列成功案例:传统车间升级为柔性制造生产线,帮助企业从单纯再卖产品,升级为卖服务。

  弗劳恩霍夫协会率先向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概念。第一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它与南京共建的中德智能制造研究机构亮相。如今,其和南瑞集团等南京企业展开的智能制造合作已逐步走向深入,一批传统制造企业在德国经验的推动下转型升级。

  一场高端国际化大活动更是城市宣传推介的舞台,200位前来参加智能制造大会的海外嘉宾每一个都是“自媒体”,一场场权威发布,让嘉宾了解南京。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组委会联合发布了《2017—2018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指出,以南京为代表的江苏相关城市,近年来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形成“全面出击、多点开花”的格局,取得良好成效。大会举行的江苏工业互联网平台评选中,擎天、朗坤、南钢、苏宁等多家南京企业上榜。这些权威发布,把南京智能制造实力透过大会“秀”往海外。而在一场大会配套展会上,南京的机器人、自动化设备集体接受“检阅”,给海外嘉宾留下深刻印象。

  当前,南京正在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以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加快打造一批“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智能制造是其中重要的发展方向。南京以智能制造大会为“会客厅”,引全球伙伴,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加速在国际合作的道路上奔跑。

  本报记者 张希

标签:智能;制造;智能制造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