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曲径通幽”具有浓郁人文精神 江浙沪专家探讨南方派作家电影
2018-03-20 07:2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 洁  
1
听新闻

  第一届南方派作家电影研讨会日前在苏州福纳影视基地举行,来自江浙沪的著名作家、业内专家、高校教授齐聚一堂,围绕南方派作家电影在未来中国电影格局中的地位、中国电影的地域文化特色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派电影如《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到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林家铺子》《早春二月》,再到新时期以来特别是最近这十几年来出现的像《红粉》《色戒》《风声》《万箭穿心》等电影,都具有鲜明的南方风格。

  在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苏童看来,南方派作家电影讲究“曲径通幽”,“中国北方文明关注的是旷野、土地、草原、荒漠、大江大路,而南方更讲究曲径通幽。”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汪天云则用“细腻温暖潮湿”来概括这一类电影的人文精神和文化风格。而在作家金宇澄眼中,“南方味道”除了题材和叙事外,还有细节的复杂度。

  事实上,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苏州福纳影视,曾和作家苏童、王朔、程永新、黄小初以及画家朱新建、阿海等共同发起“南方派”作家电视,先后拍摄了五六百集根据南方作家小说改编的作品,如《老岸》(原著范小青)、《离婚指南》(原著苏童)、《新乱世佳人》(原著黄蓓佳)等,先后二十多次荣获“飞天奖”“金鹰奖” “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等国家级、省级大奖。

  如何在电视剧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南方派作家电影,苏州福纳影视公司导演范小天有自己的思考:“随着观影需求的多元化,观众期待看到更多有思想、有表达、有内涵、有嚼头的电影。”他认为,作为创作者,在创作好看的故事的同时,必须打破创作与接受疏离的状态,搭住当下老百姓的脉,反映他们的生命和生存状态。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黄小初强调,这里的“南方”并不是一个地理名词,而是一种精神气质和审美概念。汪天云则建议从影视制作、教育、研究和产业四个方面构成南方电影的“四梁”,打通长江一线、华东一片,联合港澳台,慢慢立体化,体现“时间的重量,空间的情商”。会上,专家学者还对根据苏童小说改编的剧本《纸骑兵》进行了探讨。

  记者 陈 洁

标签:南方;作家电影;苏童;中国电影;电影;原著;地域文化;高校教授;苏州福纳;业内专家
责任编辑: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