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科教文体 > 正文

0

特级教师点评江苏政、地、化、生四门选测科目考卷

来源:交汇点   作者:王拓   2017-06-09 23:10:00

  交汇点讯 6月9日下午,2107江苏高考最后四门选测科目考试落下帷幕。今年的考题和以往相比有什么新亮点?交汇点第一时间连线江苏省政治特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杨维风,江苏省地理特级教师、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蒋小润,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南京市金陵中学江敏,以及江苏省生物特级教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岑芳,分别对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的试题进行了解读。

  杨维风:政治试卷充满时代气息,体现江苏特色

  杨维风表示,今年江苏的政治试卷立足社会生活,充满时代气息,力求在基于现实生活的新情境中考查考生的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除时政题外,试卷还涉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政府“放管服”改革、量子通信卫星发射、美国退出TPP、英国启动“脱欧”程序等国内外重大时事,风筝艺术、花山岩画、尚圆思维等源自现实生活的丰富题材,以及某企业债转股、某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等具体事例,并以此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我国社会现状、时事政策的了解和思考,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关注和审视。此外,试卷还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第35题的“说明减税可以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理由。”第36题的“为促进国际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各成员国应有怎样的作为?”第37题的“‘共享’会给社区带来哪些改变?”“谈谈社区‘共治’需要各方作出哪些努力”等问题,都需要考生根据题目的情境和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答,而不是简单搬用书本知识。

  在杨维风看来,试卷凸现价值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体现独特的学科特点。第13题和15题的“公民的权利”、第17题的“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第18题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23题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第33题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第37题的“社区共治”,以及第19题、第20题、第22题所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加强了对考生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凸显育人导向。

  蒋小润:地理试题素材“接地气”,设问巧妙

  蒋小润表示,地理试卷的第一大特点就是结构合理。“首先表现在内容比例合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比例大体相当,人文地理比例略高。这个比例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也与中学教学内容比例相符。其次表现在试卷有一定的难度。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适当的难度有利于选拔人才,但地理是按比例划分等级,考生是能坦然面对的。再次表现在试卷很好地诠释了地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对中学地理教学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蒋小润说,今年的地理试题情境涉及的内容,均为大家熟知、社会关注的现象与事件,如微信红包、交通方式变化、人口老龄化、雄安新区、粮食供需空间差异等。这样的情境很“接地气”,考生易于接受。而不落俗套的设问,需要考生答题时审视生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联系,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这样可以测试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整合、应用、表达水平和价值观的达成度,也就是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和素养。

  其二,试题素材的呈现形式也为考生熟悉。图表为载体是地理学科特点之一,今年的地理试题大量使用了地理图表,包括区域地图、等高线图、等压线图、地形地质剖面图和多种形式的统计图,这些地理图表都是平时复习的重点,也是地理学科能力考查的重点。

  其三,考查的就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和能力。试题的情境源于生活,考查的内容所涉及的地球运动、地质地貌、天气与气候、人口城市和产业活动等,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干。这也要求学生能审视现象背后的地理原理。如试题中通过“微信红包”考查的是区域特点,通过“绿色出行”考查了对城市的影响。

  蒋小润还提到,试题题目的设问,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思想和价值观。例如粮食供需差异空间分析,引导考生从不同的空间尺度审视一个地理现象;深圳、浦东、雄安新区的区位分析、山东半岛城市可持续发展让考生感受因地制宜的学科思想和人地和谐的价值观。

  江敏:化学试卷内容基础而不失新颖

  “今年高考化学试卷的显著特点是题型稳定、内容基础而不失新颖,关注学科思维同时又密切结合社会实际。”江敏指出,整个化学试卷在题型设置上,延续往年的一贯做法: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等三个部分,题量总数为21题,并且在各模块中考查的内容与能力要求等方面,也与往年保持基本一致。试题在编排方面,依以上三个模块,鲜明地呈现出从对化学知识点的全面而基础的考查逐渐过渡到知识的综合与运用、学科方法的应用和思维能力要求从单一走向多元、试题难度也逐渐增大。这样一种“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的变化趋势,有利于学生在完成试卷时,平静心绪、渐入佳境。

  其中,试卷考查的知识内容基础、全面而又不失新颖与创新。化学试卷保持了以往的命题风格,在化学基础知识的中融合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查、关注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尤其是将学科观念融合于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之中的命题方式较为新颖而别致。如选择题10在控制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与实验方案的评价、选择题14中的对称思维的应用等,都体现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在非选择题的16题中两次电解过程:一是电解Al2O3得到金属Al和O2是教材中的内容,落点非常基础,将此与电解Na2CO3溶液相联系,又变得十分有趣。后者在离子交换膜的帮助下,伴随着电解的发生,使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发生逆转,这不仅体现出新技术对传统的电解过程产生的影响,而且带给学生以学科概念上的拓展和观念上的突破,是考试对学习行为的引领。又如20题在对吸附剂吸附效果的探究与分析中,咋看不明就里,如果学生一旦突破了化学与物理学科之间的边界,将H3AsO4、H3AsO3以及吸附剂在不同pH范围存在形态相联系,从电荷的角度解释吸附剂吸附效率变化的原因,就变得非常简单,这体现出人们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真实的认识过程。

  在江敏看来,这份化学试卷,也给现在在校的高中学生以有益的启迪,这就是需要认真地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充分关注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关注学科方法的应用,矫正“刷题”的学习方法,用提高认知能力的方法,迎接未来的挑战。

  岑芳:生物试题亲和度高,注重知识运用和实验能力

  岑芳认为,今年高考生物江苏卷在侧重双基考查的同时体现层次与梯度;在实验考查方面,体现学科特点,结合实验教学实际;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较好地体现等级考试与高考选拔功能,引领教学导向。“试卷依据高考生物学科的考试要求,基于课程标准与教学实际,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突出核心重点,重视对课本重点内容的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均匀。如考查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原理与运用,遗传、变异、育种及概率计算、基因工程原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内环境与稳态、微生物实验等。这些内容是生物学科的核心主干内容,也是教学与复习的重点。”

  “探究生命现象和规律,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生物学科能力考查的要求,也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这也有助于实现高考选拔的功能。”岑芳说,这次试卷以能力立意,也有一定量的基础题,非选择题从基础入题,通过设置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由浅入深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的程度。试题让考生可以入手答题,又能针对考生的学习能力,有效区分,体现等级考试的特点。如第27题考查了如何运用3种育种方法培育早熟的柑橘新品种,第1问考查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比较基础,第2、3、4问逐步提高难度,考查遗传育种的方法与原理分析。

  在岑芳看来,实验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常规考点,今年继续注重对实验的考查,所占比例较高。尤其重视对必修、选修课本实验的考查,如单项选择题第1、2题在考查糖类、肽和蛋白质时都涉及鉴定实验,第4题考查了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几个实验,还有酵母菌的培养、腐乳制作、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探究实验,如萘乙酸(NAA)对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等也是基于教学。全卷实验题和实验背景题也较多,如第29题以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的系列研究为背景,提供了实验装置图、光合放氧曲线图,考生既要应用所学知识,又要能看懂实验装置与实验结果的表达方式,仔细审题,方可作答。试题体现了生物学是实验科学,需要理性思维的特点。

  此外,岑芳还特别强调,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能力的体现在于新情境下的知识迁移与应用。这次试卷素材新,角度新,问题设置基于所学原理,重在应用,体现学以致用,在应用中体现考生的生物学素养,如生命观、生活观、生态观与责任感,理性思维与探究能力。如第28题是一个全新的情景,通过2幅图,让考生分析回答关于1000m持续全速游泳对女子运动员不同生理期的雌二醇、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原因分析,第6小题,又通过一幅图从分子细胞学角度进行考查。全卷图、表丰富,题干素材新颖,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生需要认真审题、读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用规范专业的生物学术语,完整、准确、清晰地答题。审题不细、不会挖掘隐含的信息难以准确回答,这在体现区分度的同时考查了考生的学习素养。

  交汇点记者 王拓 华夏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