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文化:正谊明道、精致秀美、兼容并蓄
江苏地域文化南秀北雄,中部兼容并蓄。“淮南江北海西头”,处于江苏中部的维扬文化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为中心,上溯到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高邮龙虬庄文化,覆盖江苏的新通扬运河以北、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大运河以东、串场河以西的区域。它的形成发展与大运河兴衰息息相关:扬州在春秋战国时期因运河而筑城;在隋唐时期因运河开凿而繁荣;在北宋时期因处漕运要冲、得盐渔之利,成为中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在清代,康熙和乾隆多次巡幸,扬州再臻鼎盛。维扬文化根植于运河,得益于盐渔,发展于融合,形成了正谊明道、精致秀美、兼容并蓄的主要特征。
正谊明道
汉武帝时期,江都相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意思是说“做人做事不要谋求一己的私利,不要贪图一时的近功,合乎正义的利,乃公众的利,是最远的利;合乎规律的功,乃天下之功,是最大的功”。这一“正谊明道”思想,两千多年来深深影响了维扬文化,直至20世纪初,扬州创办新式学堂时还以“仪董学堂”命名(扬州中学前身)。历史上扬州城虽几度毁灭,但守者忠贞不二,“吾扬历来有守帅而无降臣”。宋末李庭芝“奉诏守城,未闻有诏谕降也”,被扬州百姓誉为“双忠”修祠祀之。明末史可法抗清血染古城,“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维扬文化千年流淌,自首倡独尊儒术的董仲舒起,始终贯穿了一条“正谊明道”的主线,体现在维扬地区人民敬义重道的精神面貌上。
扬州城墙遗址精致秀美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维扬地区桥多水多、人文荟萃,给维扬文化烙上了精致秀美的鲜明符号。扬州园林,清人钱泳《履园丛话》评曰:“造屋之工,当以扬州为第一,如作文之有变换,无雷同,虽数间小筑,必使门窗轩豁,曲折得宜,此苏杭工匠断断不能也”。淮扬菜系,精细醇和,精益求精,比如干丝,要将1.5厘米厚的豆制干批成24片,进而切成丝,薄如纸,细如线,匀如发。扬派盆景,一寸三弯,“桩必古老,片必平整”,棕丝蟠扎,精扎细剪,单是棕法就有11种之多。扬州漆器,涂、髹、磨、绘、勾、填、雕、刻、镶、嵌十种工艺,工精艺巧、色彩雅致、气韵生动。雕版、剪纸、古琴、玉雕、木偶、毛笔、清曲、弹词、评话……扬州市有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人类非遗名录,19项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62项入选省级非遗目录。泰州市有7项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40项入选省级非遗目录。它们是一张张精致的维扬文化名片。
兼容并蓄
扬州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中国历史上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宋靖康之难造成的三次大移民,扬州都是必经之地或栖居之所。唐代,“经运河或驿道进入扬州经商的大食人、波斯人,就有7000多人”。清代,扬州盐商十之八九为徽商。扬州的许多会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有的习俗,却没有与本籍人对立现象,凸显了这座南北交汇城市的开放兼容。建筑上,京都红墙黄瓦、流光溢彩,苏州粉墙黛瓦、黑白分明,而扬州则是青砖青瓦、一任本色。工艺上,扬州漆器,精雕细绘而不纤弱, 端庄雄健而不粗放;扬州玉雕,小件玲珑秀丽,大件庄重浑厚。饮食上,北方人以面食为主,而扬州的包子却全国闻名;南方人以米饭为主,而“扬州炒饭”却成为一绝。历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即“扬州画派”)中有5人来自扬州地区之外。
维扬文化在历史上培养哺育了众多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们产生了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京剧大师梅兰芳以他的精彩表演实现了中国京剧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但扬州作为移民和消费城市,也一定程度上留下了耽于安逸的文化积淀。
文/徐耀新(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