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砖文汇编成书:明城墙砖来自哪? 并非仅是南京造 烧制地有5个省
书的第一部分内容,阐明了明城墙城砖的来处。明初,为了建造明城墙,朱元璋先后征调全国各地工匠、人夫和罪犯百万余人,到南京建造城池。巨量的城墙砖除了一部分在南京城附近就地烧制外,主要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今天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据统计,参与制作的达到了37个府、162个县级单位,其中江苏有5府,湖北7府,江西达到15府等。
那么,这些城砖又是如何千里迢迢来到南京的呢?据介绍,明代南方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城墙砖的烧制地区均在长江流域,有舟楫往来之便,故所烧大批城墙砖便自各地区经长江源源不断地运至南京城。城墙砖每块平均重量约20公斤,当时记载,“每漕舫搭四十块,民舟半之”。成千上万的城墙砖,一般的平底船每次能装40块,普通的民船只能装20块,可见运输所需的船数和船工数量多么庞大。
南京城墙前后建造了20多年,每年数百万城墙砖的运输,的确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程。
烧制的过程怎样? 用料考究,“炼泥”阶段驱牛反复踩
为保证品质,城墙砖的烧制不仅有十分严格的操作规范,还需很高的制作、烧造技术。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就记载了造砖的工艺。
烧砖的第一步要选好的土。书中写道,烧砖土质的选择十分考究,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将土堆至场地中央,经日晒雨淋,使其颗粒分解而无硬块。然后过大小筛各一遍,经泥地过滤为泥浆,池满后,待其自然沉淀。
第二步称为“炼泥”。从滤地中取出泥,驱逐牛反复践踏,或者由人用脚在泥中踩踏,使其稠而均匀。
第三步为制坯。从炼好的泥中取出一块约60公斤重的泥料填满木框,平面之后去框,将砖坯风干。砖坯需棱角分明,六面平正,最后一步才是入窑烧制。
城墙砖因燃料不同、泥土材质不同,烧制结果多呈现青黑色和灰白色,南京城墙砖就以青黑色居多。
砖质量如何保障? 制砖实名制,最多记载11级人名
书中有关南京墙砖铭文内容的描述,则让后人见到了一块城墙砖烧制背后的严谨。城墙砖被分为纪年砖、寺庙砖、吉语砖、简化字砖等十五大类城砖铭文,内容近2万余文字、84幅图片。
寺庙砖是指当时除了军队和工部烧制砖外,一些寺庙也参与了烧制,如雨花台附近的天界寺、建初寺(大报恩寺)等。
纪年砖主要记载城墙砖烧制的年号、年代等,南京城墙已收到的明代纪年砖有洪武元年、洪武四年、洪武五年、洪武六年和洪武十年。
在书体砖中,研究者们发现,南京城墙砖文中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五书俱全,还有一些过渡字体。同时,城墙砖中已经出现了不少的简化字。原本简化字被普遍认知为民国时期才有的,哪知在600多年前的墙砖上,就出现了简化字。城墙砖上体现的有“刘”“万”“庐”“实”“窑”等16个字,涉及了人名、地名、官职等方面。
有意思的是一个名为“各级责任人砖”的类别,它是指记载了烧制一块城墙砖的责任人名字的墙砖。原来,为了防止粗制滥造、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城墙砖的品质,明朝政府建立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生产责任制。砖文中既有州县各级提调官的本职和姓名,也有农村各级基层组织人员和具体烧造人的姓名,责任人最多的达到11级。这不仅在中国建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城垣营造历史上也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