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伟大发展成就表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着力点。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新的重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和拓展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不会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逐步发展完善的,除了全面深化改革,别无他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深刻剖析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发展中与发展后遇到的问题交织叠加,错综复杂,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安定,甚至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只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将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将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才能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开垦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深入系统推进、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为此,我们必须增强战略思维,树立底线意识。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一个根本问题,关涉到党的前途命运,关涉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要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始终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政治方向正确,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乘风破浪、开拓前进,“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这个根本方向,必定是死路一条。改什么,怎么改,必须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深入、系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前进必须注重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整体谋划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的进程中,实现改革举措系统集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最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只有在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需加大力度致力于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评价主体和目标主体,全面深化改革是否成功,最终的评判标准是人民是否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全面深化改革要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目标上深入推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脉相承,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指向一以贯之,并作出了全面部署。此外,为了加强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员会),负责改革总体设计,坚定不移地将改革推向深入。2019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截至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委员会)已经累计召开51次会议,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就全面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遵循改革规律和特点,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当前我国已经走过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在社会主义实践的后半程需要将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全面深化改革以来,我们党取得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更为清晰的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中也着重强调:“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前期重点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重点在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巩固和深化这些年来我们在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为主轴,不断完善国家治理急需的、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体系,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让人民切实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作者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文化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赋予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使命,为此需要激扬与建构起新的文化精神。

坚定“四个自信”,敢于伟大斗争。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正在由大向强的中国在文化形态上也正在经历着伟大的变革与转型。这种变革与转型归根结底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制度决定与推动的,本质走向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强国相匹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最鲜明地体现在这一时代人民普遍的共同的理想追求之中,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最鲜明的特征应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追求,并自觉地内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进言之,“四个自信”构成了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的根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而这座精神大厦的四根“擎天支柱”就是“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尤为重要,它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是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是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的根本标识。

坚定“四个自信”要敢于进行伟大斗争,激扬斗争精神。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为此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而坚定“四个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是我们保持战略定力与政治定力、进行伟大斗争在思想信念上的“定海神针”。同时,“四个自信”的确立也必然是一个充满文化激荡与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过程。斗争精神是建构新时代文化精神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在思想文化领域发扬斗争精神就是要坚决抵制削弱、歪曲与否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与思潮。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昭示世人,我们要建设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坚定的文化自信本质上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从而切实树立与彰显“强起来”的中国应有的自信自强、包容开放、理性平和的文化心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育核心价值。“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明确回答的基本问题。如果说文化自信解决了“我是谁”的问题,那么“依靠谁、为了谁”则要明确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动力、目的与价值导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人民的文化,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与价值导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化生产的主体,让人民当检验文化发展成效的裁判,使人民在文化上拥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为此,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同步发展。其中,最为基本的是要着力发展好以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新时代科技文化,为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科学精神;着力发展好作为新时代号角的社会主义文艺,使文艺生产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着力发展好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文化文艺工作在新时代的培根铸魂作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凝聚人民的价值共识。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是维系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的基础工程抓实抓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通过强化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切实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建设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充分发挥各种文化形式与载体的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好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作用。文以载道方能以文化人。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决反对脱离人民、做“市场的奴隶”以及娱乐化三种倾向,以体现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精品佳作承载、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人们灵魂深处的价值认同。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激发创新创造。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民族的复兴归根结底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复兴。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基因,文化复兴不可能脱离这些文化基因而另辟蹊径地发展,这是一个文化立场问题。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淬炼中,逐渐形成了以“天人协调”“贵和执中”“刚健有为”和“崇德利用”为主体要素的文化体系,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这一最根本的精神,这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和根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就是要在新时代文化发展中守住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并始终延续中华文化的根脉。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度融合,又在与世界其他类型文化进行交流互鉴的基础上,不断融合新的文化元素来丰富自身文化的独特内涵并逐步实现文化发展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的当代延续与新飞跃。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关键在于文化的创新创造。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华文化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往往在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以异乎寻常的创新创造进程发时代之声、立精神之旗、解现实之困。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古”和“今”、“中”和“外”、“守”和“变”的辩证关系,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此,既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历史走向和文化精髓,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又要按照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拓展和完善,使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更加体现时代性。要在融汇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有别于西方现代性的中国新型的现代性,使五千年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凤凰涅槃中创造新的辉煌,实现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新的文化使命,也是新时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实践路向。

(作者为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贫困问题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中国道路是否具有世界普遍性价值与意义,能否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既希望加快发展”与“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之间的矛盾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中国减贫方案能否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借鉴。

中国在一个原先经济文化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推动减贫工作,其历史起点与现实挑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中国减贫方案在国际社会上备受关注。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一马平川,勇者都是在披荆斩棘中通向未来。当前决胜脱贫攻坚不仅面临着原先预想到的老问题、难问题,而且也遇到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新情况、新问题。问题和困难从来都是客观存在的,从来都不会因为人们的畏惧而丝毫有所改变,问题不能成为阻碍前进的借口,也不能成为畏手畏脚的理由,回避问题、掩盖问题、无视问题的做法于实践是极其有害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种契机,在问题中包含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要高度重视现实存在的系列困难挑战,从问题中寻找办法。

精准分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难与挑战。一是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目前尚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尽管上述任务体量较小,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老难题”,是全部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最难攻的硬山头。尽管“三保障”得到基本解决,但稳定住、巩固好仍面临很大挑战。二是巩固贫困成果的难度很大。一些脱贫地区因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就业不稳定、政策收入占比高等因素的影响,使脱贫人口中存在返贫的风险,贫困线边缘地区人口存在进一步致贫风险。三是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加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面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脱贫成绩的显著提升,一些地方和干部中出现了松口气、歇歇脚的精神懈怠,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和精力分散等问题也开始抬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屡有发生,“表格脱贫”“数字脱贫”等“虚假脱贫”现象仍有发生,“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的机械主义工作方式直接导致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四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挑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贫困家庭外出务工受阻、收入减少,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面临“物不能尽其流”的困难,扶贫项目开工不足、计划受阻,扶贫工作队因疫情难以进村导致帮扶工作受到影响。

从困难挑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必须要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的各项部署。一是攻坚克难完成最后的硬任务。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突出问题、狠抓薄弱环节,以抓铁有痕的顽强毅力啃下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的硬骨头,切实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贫困反弹,强化社保兜底以实现对特殊贫困人口的应保尽保。二是拓展巩固脱贫成果的多元举措。动态跟踪近期已脱贫人口的情况防止返贫,提前预防边缘风险人口致贫,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和产业扶贫力度,加大异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三是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的稳定。对于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能脱贫之后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进而导致政策“急刹车”的现象和返贫现象发生,为此必须要加强动态监测和制定提前预防机制。四是严考核大普查。为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必须强化监督指导,构建常态化机制,对脱贫攻坚成效展开全面检查,坚决做到“真脱贫”“脱真贫”,以建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脱贫成绩。五是有效衔接全民脱贫与乡村振兴。脱贫并不是最后的终点,脱贫之后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要干、更远的道路要走,要积极转换工作思路,将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之后的工作通盘考虑、统筹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六是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统筹考虑疫情防控和决胜脱贫攻坚战。疫情严重地区坚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同时创新脱贫攻坚方式;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地区要集中精力推进脱贫攻坚,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切实解决贫困地区产品滞销问题、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和扶贫项目开工复工,做好受疫情影响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工作。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最吃劲的紧要关头,越是紧急关头,越是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是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鼎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伟业,为人类脱贫事业贡献中国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基地副主任)

当前,南通面临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特别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站到了“GDP万亿俱乐部”的门槛,一批百亿级重特大项目纷纷看好南通。省委要求南通加快苏通跨江融合,争当沿海崛起的龙头先锋,打造江苏发展新的增长极。为此,我们提出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思路。苏通跨江融合,南通首先要跨越思想上的“长江天堑”,工作理念上对标苏南,精神状态上比肩苏南。苏州“三大法宝”(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是砥砺初心使命的精神富矿、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动力、激励担当作为的标杆典范。我们把学习苏州“三大法宝”作为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再出发,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再深化,引导党员干部回答好新时代南通“发展四问”——面对新机遇、过万亿、大项目、争先锋,我们准备好了没有?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开展专题学习研讨,领悟苏州“三大法宝”蕴含的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上世纪90年代初,在各方面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张家港敢于提出“三超一争”目标,创造出多个全国第一,充分展现了张家港干部群众负重拼搏、自加压力的精气神。我们将进一步激扬士气,强化干事担当的鲜明导向,大力培养和使用具有忠诚品质、拼抢血性、坚韧意志和团队精神的“狼性”干部,为事业拼搏,为梦想前行,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的精彩华章。

聚焦打造未来发展新引擎,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建设“大通州湾”。早在1984年,昆山就敢为天下先,创造性地自费开辟工业小区,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建成国家级开发区,撬动了工业经济快速崛起,完成了“农转工”的历史性跨越。站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布局的新风口,南通争当江苏沿海崛起的龙头,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必须实施撬动性工程。我们将以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建设写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规划纲要为契机,以国际一流水平规划建设通州湾,打造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江苏新出海口、南通发展新引擎。以“大通州湾”思维推进全市域沿海开发、江海联动发展,构建市级统筹、各板块共同发力的格局。以“起步即冲刺”的战斗姿态,推进吕四港起步港区、通州湾主体港区的港口、码头、航道、铁路集疏运体系工程,探索建立与苏州港协同共建模式,确保一年建设、两年开港、三年成规模。注重港产协同发展,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千亿级高端绿色临港产业基地。

聚焦建强产业发展主阵地,深入推进开发园区体制机制重构。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评中连续多年高居榜首,得益于规划引领、机制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社会治理等方面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南通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但是亩均产出和亩均税收仅有苏州的1/2,贡献份额仅占全市的1/3。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以去“行政化”改革为突破,系统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重构,以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主体,整合周边园区,实行区镇分设,聚焦产业发展,强化主责主业,激发动力活力,把园区打造成为经济发展主阵地。充分发挥园区招商引资主力军作用,围绕每个园区确定的1-2个主导产业,建立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招商队伍,深耕2-3个主攻区域,全力招引“头部”企业、行业“领头羊”、细分领域“隐形冠军”、高科技“独角兽”,促进产业垂直整合。紧扣国家战略落地和地标产业培育,积极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六个一”产业培育机制,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谋求产业发展突破。对标“用户思维、客户体验”,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深化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门受理”,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聚焦筑牢经济增长“压舱石”,以更大格局、更优服务、更快节奏突破重大项目。大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是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苏州正是以巨大的开放定力和非凡的开明气度集聚了一大批高质量项目,支撑了持续性高质量发展。南通在手的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超过20个,今年36个项目入围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我们将对标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要求,聚焦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扎实开展“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制定实施重特大高端制造业项目奖励办法,激励各板块奋力拼抢20亿、50亿、100亿项目;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推进重大项目机制,推行重大项目“一项一策”精准服务,系统破解资源供给、政策配套、服务保障等难题,算大账、看长远,加快推动一批百亿级重特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确保中天钢铁、正威新材料等项目年内开工,推动桐昆聚酯一体化、招商局豪华邮轮、华峰超纤、恒科新材料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争中航轻合金、金光纸业等项目建成投产。

聚焦提升中心城市影响力,协同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片区建设。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始终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实现了“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的和谐共处。南通城市发展也到了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的关键阶段。我们将以重点片区建设为抓手,优化城市空间及功能布局,持续做大做强做美中心城市。以城市新中心的定位建设南通创新区,全面提升医疗、教育、商业等城市功能,突出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和企业总部中心。深化长江“共抓大保护”,放大滨江片区绿水青山生态优势,发掘滨江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城市客厅、国际街区。推动苏通园区和锡通园区一体化运作、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省跨江融合样板,支撑市区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用好世界三大家纺中心之一的品牌影响力,推进通州志浩、海门叠石桥家纺市场协同发展,规划建设城市新的功能片区。统筹实施濠河、高铁西站、任港湾等片区建设,把五龙汇片区打造成为城市副中心。

聚焦提高全面小康满意度,多措并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苏州之所以成为世界闻名的现代化城市,根本在于宜居宜业,便利度高,人情味浓。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将把老百姓的满意度作为最高标准,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开展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攻坚行动,确保各项指标如期达标,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实打实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让全面小康更具质感、更有温度。建设运行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整合提升网上政务、社会治安、数字城管、智慧交通、行政审批、统计数据、应急管理等模块功能,让数据“多跑路”,让生活更便利。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举一反三抓好国务院和省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深化平安法治南通建设,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作者为南通市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迫切需要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科学传播产品和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的变化,也对创新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政府、创新主体和传播媒体对科普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运行机制、资源配置、工作手段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优质科普资源开发、集成和供给不足,传播方式和传播能力有待提升,科学精神的思想引领需要加强。事实证明,如果不加强科普工作,不仅科技创新成果难以顺利实现社会价值,无法及时惠及民生,而且伪科学和谣言就会趁虚而入,误导公众、扰乱公共秩序。当前,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也为加强科普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面对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创新科学普及工作,加快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构建社会化科普工作新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科学普及放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将科学普及和公民科学素质指标列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考核体系。要进一步优化社会动员机制。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钟南山、李兰娟、陈薇等“网红”科学家受到追捧,起到了很好的科学传播效果。我们要发挥好“网红”科学家的示范作用,带动和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入到科普工作中来,更快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和服务。江苏的科研院所众多,但科普资源集成并向公众开放程度不够。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媒体、企业、社会组织所属科普资源,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公益性的科普服务。同时,倡导科学普及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理念,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合作、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普工作新格局。

适应公众需求精准科普。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把握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不同人群的科普需求和接受方式,组织科普活动、推广科普产品,使科普更具针对性,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例如,在中小学设立科学讲堂,鼓励科技工作者到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科学体验。要聚焦公众关注热点提供科普服务。如结合嫦娥五号发射、5G投入商用等前沿科技热点精准推送科普内容,可以极大地激发公众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贴近民生需求,积极开展低碳生活、环保节能、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疫情防控、应急避险等科普活动,特别是对重大自然灾害防治、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应急科普服务,能够引导公众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充分释放科普供给侧改革活力,加大科普与艺术、与媒体融合的力度,推出更多如《流浪地球》《熊猫传奇》等公众喜闻乐见、吸引力强、感染力强的优秀作品。要继续精心组织好科普日、科技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集中科普活动,把科普资源进一步向农村、西部和贫困地区倾斜,努力提供公平普惠、优质丰富的科普服务。

创新科学传播渠道和方式。从当前疫情防控的信息传播来看,互联网已全面融入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传播力、动员力和影响力。疫情动态信息、科学防控知识,从图文到音频、视频、动画,生动活泼地呈现,传播方式和路径向移动端和视频平台转移,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多元。创新科普工作,必须改变过去内容陈旧、手段单一的状况,强化“互联网+科普”理念,持续提升科普中国、科普研究、现代科技馆体系、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农村和基层科普活动五大领域信息化水平,形成科普资源汇聚和共享平台;必须顺应互联网发展视频化、社交化、游戏化的新态势,创新“手段”、提高“黏度”、聚集“粉丝”、吸引“眼球”,努力把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精神的引领渗透到微信、微博、影像、动画、视频、网游、网络社区中,拓展社会公众参与、互动、体验渠道,实现科普效果的最大化。

强化科学精神的思想引领。创新科学普及工作,要将促进公民掌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作为重要方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科学防控知识得到了广泛传播,但还有不少人被网上芜杂的信息所裹挟,有的甚至被网络谣言牵着鼻子走。因此,无论是报刊专栏、影视专题还是网络平台,在传播科学知识、辨伪辟谣的同时,应着力引导人们学会科学思维,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比较鉴别和综合分析辨明事实、分清真伪,提高独立思考、科学判断和运用科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强化科学精神的思想引领,才能涵养科学理性的社会心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完善科学普及的政策法规。加大科普经费有效投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普经费增长机制,支持科技馆免费开放和科技作品创作、科普产品开发,扩大优质科普资源源头供给。运用金融、税收杠杆,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科普产业、壮大科普企业。健全科普人才激励机制。在推动科普专业学科教育体系建设、培育科普专业人才的同时,推广北京市的做法,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畅通科普专业人才职业上升渠道。建议设立国家科学普及奖,列入与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同等级别的奖项。适时修订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已颁布施行18年,科普工作的内容、形式和目标、任务都有了新的变化,应根据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适时启动修订工作,从法律上保障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并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作者为省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扬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镇江市委的决策部署,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全市未出现一例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全面步入正常轨道。在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的同时,我们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锁定一个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实现新的发展。坚决扛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突出“全面性”,坚持“高水平”,确保全面小康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同时,把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的成果,与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十三五”规划设定的重要目标结合起来,系统谋划,统筹推进,重点攻坚,确保各项指标不含水分、实实在在。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编制好“十四五”发展规划,真正以科学规划引领实践、推动发展。

聚焦两条主线。一是聚焦产业强市、提升发展高度。努力以产业的“强”,促发展的“进”,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坚持做大总量与做优存量相结合,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有效投资,将产业家底夯得更加厚实;推动资源配置与亩均效益等指标深度挂钩,将“好”的导向刻画得更加清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致力打造产业高原,树立产业高峰,加快“转型出关”,将“进”的势头保持得更加长久。二是聚力实干兴市、提升发展热度。坚定信心抓发展,不为经济形势些许变化而摇摆,不为经济指标一时波动而纠结,放远眼光,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创新思路抓落实,健全完善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正确处理上令下行与创造性执行的关系,力求常规工作有突破、特色工作出亮点;敢闯敢试干事业,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推动发展为己任,珍惜干事创业舞台,焕发干事创业活力。

突出三大关键。一是稳增长。企业家是扬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将引导广大企业家大力弘扬新“四千四万”精神,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万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汇聚推动扬中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因企施策、分类指导复工复产和产能释放,竭尽所能帮助有困难的企业解决好员工返岗、防护物资短缺、物流运输、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等实际问题,鼓励企业开足马力抓紧生产,努力把耽搁了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全面深化暖企服务。围绕“在一线掌握实情、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补齐短板、在一线转变作风、在一线检验工作、在一线促进发展”的目标,落实市领导挂钩联系服务机制,深入开展暖企大走访,落细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20条政策意见,切实帮助企业共克时艰,稳定发展。全程加强安全监管。以省、镇江市安全生产督导为契机,对危化品、冶金、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全覆盖拉网式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贯穿企业发展始终。采取“四不两直”形式,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现场交办并下发《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确保安全隐患立行立改。

二是强投入。把重大项目招引和建设作为实施“产业强市、实干兴市”战略的切入口,坚持用项目的稳定性对冲疫情造成的不确定性,用狠抓项目的过硬成果稳住经济增长的基本面,稳住全局工作的基本盘。早谋划。抢抓疫情过后需求反弹的回补机遇、市场调整的拓展机遇、国家加大投资的政策机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遇,分析研判中央、省市释放出的积极“信号”,重点关注生物医药、5G网络、智能制造、无人工厂等新兴业态,结合扬中实际,找准契合点,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和贡献度。鼓励支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倒逼主导产业实现全周期、全流程的产业链“闭环”。早推进。发挥市领导挂钩联系服务机制作用,设立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对重点项目进行专人帮办、全程代办,推动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复工,尽快投产达效。早招引。进一步整合招商力量,放大“扬中人经济”推动效应,借力第十七届河豚文化节,综合运用派驻招商、专业招商、以商引商等模式,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不见面”招商活动,持续提升项目招引建设的成效。

三是优机制。优调度。充分运用大数据,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准确掌握经济运行态势,精准研判经济运行走势,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把握能力,更好地服务决策。优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多评合一”、并联审批、代办制等模式,提高审批效率。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同时,保持“亲清”政商关系,不触碰“红线”、不逾越“底线”。优考核。充分用好考核“指挥棒”,优化完善2020年度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实施办法等“1+3”考核细则,大幅增加项目招引建设、支持和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的考核分值。细化“三项机制”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全市上下营造比学赶超、争相出彩的浓厚氛围。

(作者为扬中市委书记)

突发性疫情带来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不仅冲击了公共卫生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带来不小的挑战。不管是对于企业还是国家经济发展,在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都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加大企业复产用工保障力度,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

管理者要深刻认识突发性疫情对当前管理工作的深刻影响,本着“共治、共生、共创、共赢”的理念,倡导弹性时间与远程办公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自我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网络在线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深化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创新。

倡导弹性时间与远程办公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在过去的管理模式下,员工以部门或团队的形式聚集在稳定的工作场所,接受企业的价值观认同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稳定的工作场所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集体培训的方式则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当然,这一模式也存在“刚性有余、灵活不足”等问题,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很难高效开展工作。

事实上,物理空间并非影响企业效率的唯一因素,灵活性、弹性制运行机制是企业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在家办公、异地办公、移动办公等远程办公模式。随着我国5G服务、云服务、物联网平台建设等领域的高速发展,远程办公正逐步成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基于信息平台的远程办公模式,突破了工作地点的限制,在获得批准的前提下员工能够自由地选择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

对于企业而言,推广远程办公能够节省物业成本和管理成本,有效提高办公资源的利用效率。在非常时期,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生产方式与行业特性,合理安排相应的工作方式,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激励与考核方式,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对于高科技企业,采取时间弹性工作制,让不同员工错时上班;搭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研发平台,让员工在模拟研发环境中工作。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入机器人生产线,对员工进行持续的技能培训,搭建员工创业平台。对于传统服务企业,搭建服务平台,转移消费场所,提供定制化服务。对于电商平台企业,搭建网络平台开展业务,全面推进远程办公,避免工作者的聚集。

倡导自我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先生在《21世纪管理挑战》一书中讲到,未来将涉及新信息革命和自我管理艺术的影响。具备自我管理艺术是必要的,因为未来的员工将在他们的组织中生存下来。对大多数人来说,“管理自己是人类事务中的一场革命。”

实际上,无论是处于什么阶段,自我管理都应当成为劳动者的普遍共识。居家防护时间的延长,并不意味着个体有借口或理由逃避工作、享受生活。对于时间的管理、工作的管理、目标的管理,都是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因此,企业管理者要遵循具体的、可度量的、可实现的、相关性、有时限的“SMART”(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原则,倡导员工自我管理与企业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真正实现“工作家庭生活的平衡”。

具体来说,一是强化个人行动力。将劳动者自我管理的决心、恒心内化为企业实际工作的具体行动,妥善处理好目标制定与行动落实的关系,使员工真正做到心里“不彷徨”、思想“不懈怠”、行动“不拖延”。二是强化工作执行力。将目标制定和任务分解细化为员工的具体工作,妥善处理好个体工作与团队协作的关系,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三是强化激励感知力。将企业目标和阶段性考核转化为员工激励的有效手段,妥善处理好目标实现与过程激励的关系,使员工真正感知到“企业—团队—个人”的有机整体,切实提升员工的工作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倡导网络在线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的产业升级不断推进,对传统的用工方式、用工规模、用工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代表的一些技术含量低、劳动程度大的岗位正逐步被机器人取代,知识型员工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从另一个层面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 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先生同时指出,终身学习新技能和新职业将成为规则,这也将是社会变革的常态。

面对突发疫情,对于企业劳动者而言,要有危机意识,强化“网络学习”“终身学习”的长远思维。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依托各类学习平台,开展网络辅导、在线学习、虚拟仿真实践等活动,不断学习和充电,切实做到持续赋能、广泛赋能、全面赋能,为个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企业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全员学习场景和交流平台,加快建设共享化、网络式、互动性学习型组织,重塑再构企业学习团队,为企业后续高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此外,整个社会也要鼓励、支持、发展各类学习平台,加强正向引导和广泛宣传,不断营造“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总之,在复杂环境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工作场景、工作方式、工作要求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在空间维度上处理好“平台与合作”的关系,在时间维度上处理好“学习与成长”的关系,在管理维度上处理好“个人与企业”的关系,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企业生产工作的影响,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作者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疾控体系建设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疾病防控体系现代化建设,是提高疫情防控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突发重大疫情的重要保障。我省虽然基本建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疾病防控网络,但从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看,全省疾控体系建设还存在管理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资源分布不够均衡、人才短缺、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健康江苏建设为统领,坚持预防和应急相结合,积极推进疾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应对重大疫情的能力水平,筑牢防范突发重大疫情的“钢铁长城”。

变“被动”为“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疾控、支持疾控的良好氛围。要切实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载体,广泛宣传和普及疾病防控知识,推动疾控安全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夯实疾控应急管理的社会基础。坚持预防为主、分类管理,依法做好疫情预防、报告、预警和发布工作,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按照法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信息,消除社会疑虑,做好应对准备。要积极适应群众健康需求新变化,全面加强传统传染病防治、慢性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干预、健康管理等工作,加快实现疾控工作重心从防控急性传染病向防控急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和健康促进并重的转变。

变“零散”为“整体”,积极推进疾控资源优化整合。着力抓好疾病防控法治建设,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疾控工作始终,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各地实际,细化完善疾病防控相关制度,强化公共安全保障,规范处罚程序,尽快从制度体系层面筑起疾病防控“防火墙”。深化疾控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优化疾控资源要素配置,加快推进分级、分层、分流的疾控机制,真正形成医防结合、职能互补、上下联动的联防联控局面。重视补齐农村疾控卫生服务设施短板,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把加强农村疾控卫生与防疫基础设施、运营体系等方面的投资与管理纳入规划,加快建立健全乡村疾控卫生管理长效体制和疾控设施运营维护机制。完善落实疾控工作组织领导机制,明确相应职权范围和有关要求,强化疾控工作统筹协调,推动形成分工履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疾控工作局面。

变“从业”为“专业”,切实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要有效解决疾控机构岗位吸引力相对不足、基层疾控机构存在人员“招不进、留不住”以及年龄老化等问题,进一步研究制定引进疾控专业人才优惠政策,吸引事业心强、技术精湛、学历高的专业人员充实到疾控队伍,不断增强疾控机构“主力军”专业防控能力。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根据专业技术以及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形成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考核分配机制。采取挖潜创新、内部调剂、分步实施等措施,合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总量,足额配备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机构“前哨兵”监测报告能力。要以农村医学、全科医学为主要专业,以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一批能沉得下去、留得下来、有专业技能的乡村医生队伍,筑牢基层农村疾病防控的网底,不断增强基层疾控工作“守门人”的一线处置能力。

变“输血”为“造血”,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疾控事业资金投入,政府应全额或足额安排疾控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各类业务经费。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领域资金投入使用效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机制,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确保资金投入和使用更为科学、更加规范、更显效率。加快推进疾控信息化建设,要以需求为导向,坚持“一盘棋”思维,推进标准统一、接口开放、结构合理、互联互通的疾控系统大数据平台建设,促进各类疾病监测数据的连续、系统、规范收集。积极推进平战结合的防疫医院建设,以县(市、区)为单位,按人口比例和传染病隔离救治等要素,选择基本设施完备、相对独立、交通便捷的人防工程、体育场馆、宾馆学校、培训中心、厂区等生活设施完备、便于隔离、交通方便的场所,规划建设一批平战结合的防疫医院,做到有备无患、随征随用。建立完善疾控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分层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强化储备物资动态管理,健全物资储备和调用制度,鼓励建设智能物流设施,不断提高供应链智能化水平。充分保障防控物资的储备和梯次更换,规范指挥流程、职责分工、力量融合和动员补偿等工作,统一调拨和配送,确保疾控应急物资安全可控、供应充足。

(作者为省政协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与疫情防控统筹考虑,江苏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稳就业举措也有序推出。为实现稳就业的长效战略目标,需要进一步科学考量疫情对就业市场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前谋划、精准发力。

疫情防控期间的稳就业举措要和长效机制有效接续。破常出新要和既有政策紧密结合,一方面针对疫情造成的失岗人员,社会组织、政府购买提供应急公益岗位,为其再就业提供有效缓冲过渡,同时创新统筹配合的协调机制,各部委、各部门、各地区、各政策、各体系之间要形成联动联办机制,组成合力形成闭环稳就业。另一方面,要和减税降费等既有的政策安排联动推进,进一步优化政策规制,加大减税降费执行情况的督查,真正降低小微企业实际负担,促进小微企业迸发活力,进而带动就业。分类施策要和国家重大战略安排配合推进,对广大农民工群体,要把可以有效稳定农户就近就地就业的企业复工审批纳入优先级考虑,加大支持的倾斜力度;加强管用的就业创业转型引导,针对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做实“一户一策”,给予农业产业、养殖种植等方面技术的分类指导及供销渠道对接贯通,扶持其尽快就近就地自我创业;畅通渠道,建立链式共享用工模式,针对疫情期间电商平台、物流配送等领域用工扩容、部分复工企业用工短缺与部分人员失岗并存的情况,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分门别类细化对接;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便捷价优的信贷资金支持自主创业。

打赢疫情阻击战后稳就业的相关部署要预见性统筹安排。高位统筹布局,完善应急物资生产采购储备机制。中央和地方分层级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引导部分企业适时转型,根据原材料、劳动力等优势,分类分别在相应的地区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承担公共卫生等应急事件必需的物资研发生产。发挥科学的投资带动作用,一方面有条件的城市要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医疗卫生、体育健康、教育文化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既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有效应对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也可以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对农村而言,结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科学规划水电水利工程、村庄厕所革命、村组道路硬化、农田基础设施等,在受到疫情冲击、劳动力外出就业确有困难且存在基础设施完善刚需的地区,亟需考虑将一些能够有效尽快带动大量本地劳动力就业的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推进,以解决当地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境外劳动力市场,外资外贸、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要率先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拓展境外市场,带动劳动力境外就业。

稳就业的长效治理方略要系统性科学谋划。要广泛推动建立积极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实现高质量就业。整合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在疫情影响下,政府尽快出台制度规范,把自身主办职教、培训的部分经费转移给用人主体开展自主培训。把企业发生的职工培训教育经费支出,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对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给予更大力度费用减免、补贴。劳动力市场相关政策规范要适时调整优化,应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险服务等机制的灵活性规范,通过优化完善居家办公等灵活工作者的福利保障法规,以推动云办公、灵活就业的有序发展。稳就业要瞄准相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趋势,针对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情境下老人儿童照护从业人员不足与疫情影响下部分人员失岗失业并存的情况,加大从事老年和儿童照护领域的就业引导与培训,鼓励提升该领域从业人员综合待遇,支持企业发展托育养老产业,支持社区加大购买服务力度。以预见性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对以技术开发应用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升各类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向用人单位输出亟需的有用人才而不是输出就业压力,以人才结构优化支撑产业升级发展。尽快探索建立国有资本划转一定比例投资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制度体系,改变既往对农民工的粗放利用,改变农民工在相对低端产业领域的职业锁定,使更多农业转移人口由于受教育水平提高有能力高质量就业而扎根城市,助推城市发展。

(作者为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人类与病魔较量的总体战,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全民健康保卫战。这次疫情好比一根导火索,再次引燃了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高度关注和深度思考,再次昭示大健康产业是人类保底产业、永久风口产业、未来第一产业,必须抢抓机遇、抢占滩头、抢先发展。

着眼人口结构,抢建心理精神服务新品牌。当前,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向少子化、老龄化、城镇化方向发展,这种结构性改变意味着围绕中老年群体的医疗、养老、健身等与健康相关的消费行业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宽。尤其是,做好做实中老年人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新兴健康服务品牌正当其时且时不我待。要强化标准规范,本着严控条件、量化评判、贯穿全程的原则,认真研究制定出台中老年人心理精神服务行业标准,为服务品牌的创建提供有力的顶层技术支持。要强化帮扶促进,通过采取设立科研中心、加强专利保护、金融信贷支持等系列举措,激励和帮助从事中老年人心理精神消费的相关企业精益求精、做优做强、创新发展。

聚焦生活品质,抢抓消费安全源头新业态。近年来,在多方面因素的驱动下,饮用水净化、室内空气净化、食品安全生产及检测等系列健康产业迅速兴起。要针对当前大众消费升级的现实趋势,以“洁净”家电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突出加强技术创新改造,着力提升饮用水和室内空气净化设备产品质量。要通过移动电视、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开展消费引导,同时采取推动科普知识进社区等有效途径,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饮用水、室内空气安全的重要性认识。要着力加强全行业、全链条、全方位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检测,切实从源头着手,让广大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出健康。

突出攻关破难,抢刷医疗护理行业新高度。健康与医护密不可分,医疗护理一直都是大健康产业的重点与核心。要在坚持以公益性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深化医疗护理体制改革,从激励促进层面推动高水平高技术人才培养更加持续有力,从科技支持层面推动医疗护理设备更加走向数字化、智能化,从保障渠道层面推动药品、医疗器械及耗材的供给更加顺畅安全。要针对疫情显露的医护力量不足、技能落后、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薄弱的现实困难,采取扩大医护专业招生规模、依托民间资源建多建好护工队伍培养基地、提高医护人员福利待遇、加大基层卫生事业投入等措施,真正提高医疗护理机构的诊疗和服务水平。

注重支点撬动,抢构健康保险领域新体系。医疗险、重疾险等健康保险可以为患病期间的医疗费、康复费、收入损失费等买单,为患者及家庭遮风挡雨。在社保还未完全覆盖的情况下,商业健康保险已然成为必需的选择。要撬动产业发展面的支点,按照进一步健全保险种类、进一步促进民众参保、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的思路,着力推动商业健康保险经营主体多样化、保赔项目系统化、保障对象大众化。要撬动产业发展秩序的支点,采取强化从业企业和人员的资格资质认证、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违法违规乱象惩治等举措,持续提升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法治化、正规化。要撬动产业发展金融保障的支点,坚持以防范金融风险为首要前提,通过降低IPO发行门槛、扩大产业链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进一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商业健康保险业持续向好发展提供有力金融保障。

(作者单位:江苏省工商联)

己亥末、庚子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中国。面对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打响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并使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在这场战役中,有这么一群既是孩子也是战士的“90后”“00后”,他们同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优异的答卷,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谁能想到,这群曾被一些人贴上“非主流”“垮掉的一代”等负面标签的青年人,现在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并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堪当大任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逆行”中书写担当,在战“疫”中锤炼本领,在奋斗中坚定理想信念,让新时代青春之花在抗“疫”中绽放。

在“逆行”中书写担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100年前的“90后”“00后”,面对外敌入侵、国破家亡的严峻形势,那一代青年人的担当是寻找救国真理、拯救民族危亡,所以,毛泽东发出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言壮语,周恩来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强音,陈原道定了“身可杀,而爱国热血不可消;头可断,而救国苦衷不可灭”的坚定决心。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担当,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起点。当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依然“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面对的是来势凶猛的疫情。疫情既是命令,也是镜子。中国青年没有逃避,而是选择用“逆行”来书写担当。已经休假返乡的24岁武汉白衣战士甘如意,在没有公共交通的情况下,用了4天3夜,骑行300多公里,返回医院。在她看来,“医护人员就像士兵一样。病人来了,就要冲到一线。”数据统计,从除夕之夜开始,“逆行”湖北的“90后”“00后”医护人员高达12000名,接近全体援鄂医护人员的三分之一。武汉市中心医院护士长唐莎感慨地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披上战袍,他们是身着白衣的战士;卸下面罩,他们是父母眼中的孩子。

100年前,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中国青年面对国家危亡,义无反顾救国,书写了他们的担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人民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之时,同样在“逆行”中书写了担当。“我们不上,谁上”,高度概括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对担当的最好表达。不可否认,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一定还会遇到一系列重大风险、重大挑战和重大斗争,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仅会直面这些挑战,而且也一定能够战胜这些挑战。

在战“疫”中锤炼本领

战胜疫情,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青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疫情暴发初期,一条“你的专业可以为抗疫做什么”的提问登上了微博热搜。一位“90后”临床医学的研究生,大年初一当天回复消息到夜里2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病情,让大家减少恐慌。除了专业的医护人员,那些看似跟医学“无关”的行业,无论是城市规划、土木工程,还是英语、艺术、软件开发,都汇聚成了最强抗“疫”力量。用他们的话来说,“医生保护世界,但,我们可以保护他们!”面对疫情,面对未知,新时代青年视科学为利器,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掌握科学,在科学防控中检验所学、锤炼本领。懂科学、有本领、讲奉献,成为今天“90后”“00后”的鲜明特色。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要有干成事的真能耐。早在1939年,毛泽东同志曾严肃地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新时代,面对日益繁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强调“本领恐慌”在“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克服本领恐慌成为包括青年人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的一个必修课。如何把这个必修课修好?“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当年为克服可能出现的本领恐慌,毛泽东提出要在党内兴起“学习运动”。今天,面对更复杂的形势任务,对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来说,也同样唯有在学习和学会学习中提高能力、克服恐慌。

在奋斗中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仅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更是激励青年人奋斗的不竭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面对新情况,新时代青年视疫情为召唤、视医院为战场、视奉献为光荣,用热血和勇敢坚定理想信念、感念家国情怀。一封封请战书、一句句“让我上”、一声声“我能行”,再次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

“如果谈自私,我是有爱的人要守护。如果谈信仰,我是义无反顾的……”这是一封驰援武汉的“90后”辽宁护士曲慧留给母亲的家书。“家国重托,义不容辞,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4名福建“90后”护士蔡笔锋、吴伟强、吴丽榕、游岚岚临行前留下了最后寄语。五四青年的导师李大钊曾深情教导:“青年呵!你们临开始活动以前,应该定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对于青年个体来说,或许每个人成长的方向可能有所差异。但只有把这些不同的方向汇入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大潮中,才能迸发磅礴力量。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而言,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夯实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与人民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让理想信念在奋斗中升华,在进步中闪光!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江苏省“社科优青”项目研究成果。)

青年是抗疫之战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我们要讲好三堂思政课,帮助青年更好成长,尽快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上好“爱国课”,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爱国主义情怀是一种内化的动力,只有热爱祖国,才能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提升自我认同度,才能拥有健康成长的心理状态。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需要引导青年站在三个统一的角度加深对抗疫的认识。面临疫情的威胁,党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医疗队支援到医疗、生活物资调拨,各地全力支援湖北,展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所积累的雄厚实力,这些都是发生在当代青年身边的事实。要帮助青年多观察、多对比,纵观世界各国的疫情发展及应对办法,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的疫情抗击之战,深入思考“何以如此”,进而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帮助青年用看到的事实和学到的理论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正确答案,真正做到坚定“四个自信”,做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以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青年心中高高飘扬。

上好“成长课”,提升青年学习实践本领。独处的时候应该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精力,停课的情况下如何做到不断完善自我,这对于青年的学习能力是一次考验。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需要有随着时代变化不断自觉学习的能力,需要有在各种复杂环境下迅速适应的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保持在最佳状态。所以,这堂成长课要教育青年多读有字之书,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能力,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知能力。还要督促青年多读无字之书,注重锻炼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增长本领的能力;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注重培养自己的责任担当,积极投身到疫情抗击的志愿活动当中,发热发光,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一段珍贵的成长日记。

上好“品德课”,锤炼青年坚韧不拔品格。当代青年都是90后、00后,成长环境安定,生活条件优越,相对缺少危机意识,缺少艰苦环境下对意志的磨练。抗疫之战是一场硬仗,其间有泪水,有感动,也有牺牲,更有坚定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是对当代青年的一次切身教育。要让青年明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波澜壮阔,但是没有任何一次挫折能够打垮我们,靠的就是战天斗地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格。今天,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不能少,坚韧的品格不能丢,青年要积极锤炼自己,在搏击风浪中成长。要让青年知道,不论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还是在个人成长的人生道路中,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都会不断遇到困难和挫折。疫情只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的一次艰难险阻,只是自己人生当中经历过的一次惊涛骇浪,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要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砥砺奋进,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在挫折中依然奋起,永远向前。

(作者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宣传部副部长)

疫情防控期间,关于公筷公勺、分餐制的倡议再次被提及。使用公筷公勺有多重要,如何来推广,引发讨论和关注。

让公勺公筷成为“新食尚”

连日来,为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扩散,北京、上海、成都、泰州等多地陆续向市民发出倡议,大力推广使用公勺公筷用餐,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响应。

小餐桌上有大健康,小习惯里有大文明。根据世卫组织统计,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在这次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案例中,多起病例就源于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公勺公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控制食量、避免浪费。可以说,公筷行动不仅是“舌尖上的防疫战”,更是“文明风尚的防疫战”。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形成使用公勺公筷的习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餐桌上尊老爱幼、关爱礼让等品质紧紧与筷子相连,“多个人多双筷子”的质朴语言,也映射出互助守望的情感。也正因为如此,在“非典”时期,不少地方推行过的公勺公筷等措施最终不了了之。传统的习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见外”“生分”的担心成为横亘在公勺公筷前面的一道难题。

共用的是餐筷,共通的是情感。其实,多出来的公勺公筷,没有改变其乐融融的合餐方式,改变的是对筷子的科学认识。当文明就餐的理念成为共识,每个人都认识到这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既是公德心的体现,也是公共卫生的责任,公勺公筷的倡议也就能很快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化为大家的实际行动,公勺公筷也就“不见外,只见爱”。

当然,习惯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这离不开餐饮行业周到的公勺公筷服务,也离不开管理上的创新和推动。但是,我们不妨从现在开始,坚持使用公勺公筷这个好习惯,长此以往,公勺公筷就会成为“新食尚”,应急好习惯就会成为生活好常态。

要成“标配” 得有“标准”

“公勺公筷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公勺公筷、分餐制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可以减少食物浪费,相比合餐制既健康卫生又文明有礼,但是真正推行起来却并不容易。

细究其中原因,一方面社会普遍没有形成使用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观念和习惯,消费者嫌麻烦不想用,用餐场所不主动提供,舆论氛围也不十分强制;另一方面,中国人拥有特殊的文化心理,有的觉得餐桌上杯来箸往才有人情味,有的担心使用公勺公筷或分餐制会让他人觉得自己不近人情、不通事理,有的干脆将公勺公筷、分餐制视为一种矫情……面对这种讲人情、顾面子的心态,公勺公筷、分餐制屡屡碰壁。

要想让公勺公筷、分餐制成就餐“标配”,还是得“标准”先行。首先要树立的是价值标准,通过名人示范、媒体宣传、政府倡议,让人们意识到公勺公筷、分餐制跟人情厚薄无关,跟歧视偏见无关,只是一种文明健康的平常做法,不断提高公众的知晓度、认同度、重视度。此外,要制定科学而严格的操作标准,餐饮行业自然首当其冲。这可以成都市青羊区宽窄巷子的一家餐饮店的做法为标准,这家店实行公勺公筷分餐制度已长达7年之久。其核心经验为两点,一是强化员工培训,将使用公勺公筷为大家分餐作为重要培训内容;二是提升服务质量,不仅为顾客提供公勺公筷,还由服务员使用公勺公筷为顾客进行分餐。相关市场监督部门也应制定相关的监督标准,督促餐饮行业公勺公筷分餐制度的落实。

公勺公筷倡议贵在每个人的参与,贵在标准适用。值得提醒的是,相关操作标准要简单易懂,切不可规定得太繁琐、太僵化,让人觉得“不太现实”乃至心生反感,当循序渐进、春风化雨地让使用公勺公筷蔚然成风。

巧用“暖力”改习俗

公筷虽好,可社会习俗的强大惯性不容忽视,推行相关举措必须慎之又慎,否则很可能会曲高和寡。我们不妨先把视角跳出公勺公筷,来看看社会在改变风俗习惯时,都有哪些形式,哪种形式又更为有效。

首先必须肯定的一点,就是习俗永远都在动态变化之中,不存在任何“绝不能改”的习俗。而习俗的改变,既有激进的、强制的方式,也有温和的、渐进的做法,其效果和社会影响也各不相同。强制易俗,即便出发点是好的,在具体执行中也可能产生争议甚至抵触。如赵武灵王为强化军力推行胡服骑射,开始就遭大臣们极力反对。

习惯的本体是行为,本质其实是思维方式,习惯的难改,说到底是惯性思维的强大力量。扭转这种惯性思维,第二种易俗方式就“登场”了。新文化运动提倡的各种新式生活习惯,就不是强制的。在这场易俗运动中,书籍、报刊成为了最有力的武器,文人、学者手中的一支笔胜过了士兵手中的一杆枪。通过舆论引领社会风向,在渐进式的转变中,社会风貌和人民精神为之一新。

到了现代,你我更是亲历了第三种生活习俗的转变——移动支付替代现金交易。它除了具有“风向引领”的特点,还伴随着支付优惠、使用便捷的优势,着实让人难以拒绝。细细想来,这种习惯的改变,契合了人对方便、迅速的要求,又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去支撑,正好符合国人对新支付方式的需要。

那么,回到公筷上来,疫情的教训带给社会新的卫生需要,要做的就是强化共识、提供便利,让更多人感到有“甜头”。还是那个熟悉的故事——北风吹不开行人的大衣,但阳光能。多用“暖力”,习俗的改变才会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