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 悦
8月29日,东京残奥会进入第5个比赛日,中国残奥代表团再掀夺冠热潮,45枚金牌中,有13枚由江苏籍选手贡献。事实上,中国已连续4届蝉联残奥会金牌榜以及奖牌榜榜首。荣耀背后,是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各级各类扶残助残保障举措的不断升级。学习、生活、训练都有坚强保障作后盾,为更多残障人士实现人生梦想扫除了障碍。
“也许我们不一样,但我们都一样”
夺金,破纪录!8月29日,在东京残奥会田径女子铁饼F64级比赛中,被称为“铁姑娘”的无锡籍选手姚娟以44米73的佳绩夺冠,并打破自己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创造的世界纪录。残奥“五冠王”夺冠后感慨地说:“也许我们不一样,但我们都一样!”六战残奥,五次登上最高领奖台——这个残障姑娘的励志故事,是构建“平等、参与、共享”文明社会的最好注脚,也是一个国家对特殊群体保障不断升级的最好体现。
2008年,正在南京师范大学读书的姚娟迎来人生高光时刻。在北京“鸟巢”夺冠,三度刷新世界纪录。这几年,她在自己继续训练的同时,还承担新队员的启蒙训练任务。在投掷队,她既是教练员,又是生活委员,细心照看全盲队员的生活。姚娟说,作为一个肢体残障者,她是不幸的;但作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她又是十分幸运的——20多年来,她得到各级组织和部门的无数关怀和培养,走上竞技体育道路、接受高等教育,有了稳定工作,获得了党和政府给予的诸多荣誉和奖励。
东京残奥会,江苏28名选手的精神风貌是全省479万残疾人的一个缩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本届东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张海迪在出征前说,中国残疾人运动员表现越来越好,除了运动员们奋勇争先外,最重要的是中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在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体育为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创造了舞台,残奥运动员的精神也将激励更多残疾人创造美好生活。”
生活有保障,筑梦无障碍
奖牌是荣耀,更是残疾人不向命运屈服喊出的生命强音!29日,徐州小将闫硕在男子乒乓球TT7级单打决赛中不负众望,勇夺金牌,这位单腿拄拐打乒乓的乐观小伙夺得自己的残奥首金。闫硕6岁那年因一次车祸失去右腿。飞来横祸,让父母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现实。
风能吹起一张白纸,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年少的闫硕没有坐在家里哭泣,而是勇敢地走出家门,拿起拐杖,学着走、跑、跳,小小年纪的他甚至学会了单腿骑车。2016年,首次攒齐残奥会参赛积分和排名的闫硕进入中国残奥军团,并在里约残奥会上获得男子TT7级单打铜牌。
乒乓球为闫硕打开一扇门。省残联在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的支持下,为其提供了函授高等教育,提高他的文化和理论素质。省和南京市残联积极推荐,闫硕进入南京市栖霞区残联就业服务所工作,生活又多了一道保障。从学拄拐、学骑车、学打球中,闫硕明白一个道理:精神不倒,便有奇迹。
因为体育运动改变命运的,还有来自徐州的周影。29日,她夺得乒乓球女单C4级金牌。运动助力周影在读书、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刷新自己的人生纪录。如今,她不仅是中国乒乓球队队员,还是河北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江苏常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
小时候的周影品学兼优,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轮椅上运动训练,她不怕吃苦、毫不娇气。让周影没想到的是,自己在赛场上的表现,深深吸引了远在大连的一位健全小伙的注意。小伙子全家都是乒乓球运动爱好者,自家还开办了一个乒乓球训练室。
“千里姻缘乒乓牵”,周影在收获金牌的同时,还收获了美满的家庭。伦敦残奥会后,周影怀孕生子,晋级为幸福的妈妈。省残联积极为她奔走,向各市宣传介绍周影的事迹,在苏州和常熟残联的共同帮助下,周影找到了工作单位。东京赛场夺冠后,周影激动地说:“内心最感谢的是党和国家,是养育自己的江苏这方热土!”
扩大服务覆盖面,让运动成为“日常”
江苏残疾人运动员向领奖台的每一次冲击、取得的每一块奖牌,都是全省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各种残疾人保障措施到位的最好体现。当前,越来越多的关注点投向残奥会,积极的舆论效应也在不断推动残疾人保障“升温”。
2020年,《江苏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实施办法》正式颁布,有力地保障了残疾人的康复权益。当前,全省市县一级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建设已基本完成,“残疾人之家”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无障碍环境持续优化。残疾人康复、教育、托养、文化体育等基本服务逐步普及,残疾儿童免费康复训练、残疾学生免费教育等政策有效落实,全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达97%。
实践证明,长期坚持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残疾人提高身体机能,还能帮助残疾人重拾信心和勇气,拓宽生活和交流圈,减轻家庭负担,提升生活质量。也只有让体育运动和康复训练成为残疾人的“日常”,才有可能看到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走上世界领奖台。省残联理事长万力介绍,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点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去年全省改造提升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点221个,惠及残疾人群体6万多人,直接为2.23万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依托该平台还打造了康复体育社区示范点2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