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商产业在宿迁蓬勃发展。目前,全市拥有淘宝镇31个、淘宝村114个;每秒钟有13.6件快递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累计近6000名低收入农户成为网店“店主”,4.5万低收入人口直接参与网络经济。2020年,全市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突破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466元……
这一串串数据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支部+电商”。宿迁抢抓“互联网+”时代机遇,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着力提升组织力,实施“支部+电商”工程,奏响党建引领强村富民“协奏曲”。
组织牵建“e舞台”
顺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全市各级党组织想在前、干在前,引领带动电商发展,制定“支部+电商”党建富民“1+5”系列文件,形成“支部+电商”+合作点、“支部+电商”+合作社、“支部+电商”+行业协会、“支部+电商”+产业链等多种发展模式。建成农村电商合作点1037个,带动49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电子商务,一个个“京东推广员”、“村淘”、“苏宁合伙人”架起了“网货下乡”与“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桥梁。
书记领谱“强村曲”
头雁领航,雁自成行。在宿迁的村书记队伍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不懂电商、脸上无光,不抓电商、说话不响。宿迁坚持将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电商经济的重中之重,市县乡三级联动,常态开展村书记集中轮训,引入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课程,书记带头学网、用网、推广网,带领群众从不懂网、不信网、不会用网,到懂网、信网、善用网,带动一大批低收入农户成为农民“创客”。开展“支书领头调结构”行动,通过互联网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产业布局,借助电商销售农副产品,不仅使农村经济“活”起来、产业结构“优”起来,更让基层组织“强”起来、低收入群众借助电商“富”起来。
党群合唱“富民歌”
电商发展初期,对大部分群众来讲,网上购物、销售都是一件“稀罕事”。为了普及网络、推广电商,宿迁为每个村选配1名专职副书记,组织133名青年创客成立志愿服务联盟,定期到各村集中开展电商推广、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民从“地里刨食”到“网上淘宝”,让“稀罕事”变成“平常事”。制定红色电商三年培养计划,每年举办2期“支部+电商”示范培训班,将电商户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电商户,将党员电商户培养成“红色电商达人”。全市10万多家网店中,约五分之一由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开办,过去的贫困户成了电商户,打工者成了创业者,老百姓个个有事做,人人有钱赚。
(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