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特厂房停产了三年,终于又‘活’起来了!”位于江阴临港开发区的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曾经是机器轰鸣的纺织车间,如今,不仅迎来了省级重大项目江阴南理工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还有华为、中兴、麻省理工等一批科创型项目紧随其后,负责人周宏透露,致力于辐射长三角的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即将崛起。
记者注意到,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的华丽转身,只是临港开发区点“废”成“新”的一个缩影。近几年,老厂房“变身记”在园区内频频上演,4.5万平方米闲置厂房成为了中联重科华东智能制造总部基地;10万平方米的空置厂房成了集聚核心技术、高端人才的临港科创园……“好项目接踵而至,但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突出,让更多‘低效用地’、‘创新洼地’变成‘亩均英雄’,必须在夹缝中实现城市更新。”临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破旧立新不是简单的‘填空题’,而是需要火眼金睛的‘多选题’。”这一点,周宏颇有感触。在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建成后,紧挨着学校的福斯特闲置厂房成了“抢手货”,“不少电话打过来要这块地,其中不乏一些传统产业,但园区已经意识到,如果再作为生产型企业来改扩建,必然会成为制约转型的掣肘。”周宏说,“不能再有隆隆的机器声”成了福斯特闲置厂房腾笼换凤的“硬要求”,最后,通过校地合作,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应运而生,成为了园区创新“新地标”。
变闲为宝后,园区创新能力和产业层次实现了“新跃升”。除了火热建设中的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临港科创园内,红鹰风光互补、赫伽力智能科技、飞迈工业机器人等一批高端项目入驻,实现了从“孵化技术”“孵化产品”向“产业加速”的跨越;中联重科华东智能制造总部基地今年订单已全部排满,预计完成销售50亿元;艾尔贝复合材料1.62万平方米厂房在面临破产之后,被华耽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装备制造项目取而代之,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800台套人工智能环保装备的生产能力。
“腾笼换凤,目的就是每一块土地都用在转型升级的刀刃上。”临港开发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说,自2016年以来,园区已累计盘活土地资源5000多亩,当前,按照产业集群目录及节约集约用地的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了新上项目的供地门槛,“对投资不足2亿元、用地面积不足15亩的工业项目不再单独安排用地,让每一块土地都流淌创新活水。”(唐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