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护一江清水 领绿色发展 江苏:系统推进生态修复 打造长江最美岸线
2020-11-15 13:21:00  来源:我苏网  
1
听新闻

让长江再现一江清水、两岸葱绿,是江苏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的动人旋律。五年来,全省上下牢牢把握修复长江生态这个压倒性任务,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整体治理与重点攻坚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如今,长江江苏段水变清、岸变绿,再现“江流翻白浪,木叶落青枫”的美丽景象。

江苏台记者杨尔希:走在长江泰州段的生态廊道,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森林公园;然而就在三年前,这个地方还是一片小船厂。

曾经,泰州沿江船厂多,鱼塘多,工厂多,宝贵的岸线资源侵蚀严重。从2016年开始,泰州对长江岸线生态进行系统性修复。短短三年,船厂变成了森林,鱼塘变成了湿地,工厂变成了公园。现在这里长江干流岸线生产性利用率下降到50%以下,沿江两岸再现芦苇摇曳和鹭鸟齐飞的美丽风光。

泰州市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朱红喜介绍,每年实施20个长江生态环境整治修复的重点项目,把岸线还给大自然,特色示范工程串点成线,连片成带,沿江生态走廊基本成型。

在高标准打造沿江特色示范段,引领沿江整体生态修复和岸线综合利用的同时,江苏还积极探索用科技手段解决长江生态问题。2019年江苏成立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通过构建政产学研多方资源深度融合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打造绿色技术创新制高点。目前由该中心加速推进的环境DNA生物监测技术已经投入实际应用,仅需一杯水就能识别长江里的生物构成,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研发人员杨江华告诉记者,长江生态环境的恢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恢复长江中的各类生物。通过对水样进行基因检测,科研人员就可以准确识别出这里有什么样的鱼,大概有多少,并不需要去捕获鱼类本身。

五年来,江苏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江海河湖统筹,水气土共治。在率先完成国家整改任务的同时,自加压力完成100项省内排查整治项目,腾出岸线60.3公里,新增造林近100万亩。长江岸线利用结构逐步优化,生态型岸线提高到62.1%。

扬州市江都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朱成勇介绍,累计关停了三百多家的化工企业,投入数亿元对长江沿线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修复,为绿色发展增了底气。

苏州张家港市发改委副主任徐道娟介绍,将张家港湾9公里生产岸线全面调整为生态岸线,并腾退4平方公里的规划产业用地,全力打造最美的江海交汇“第一湾”。

对保护长江生态而言,建章立制才能治本。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系统构建长江经济带发展“1+1+N”远中近三期政策组合,把制度保障和机制创新作为根本之举。率先将长江禁捕退捕写入省级地方性法规;率先出台生态环境监测省级地方性法规,率先全面推行省内生态补偿制度;制定出台《<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江苏省实施细则》,立下长江干流及14条支流1公里范围内的“最严规矩”; 建立覆盖全省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管控体系,让红线“守得住”、发展“保得好”、效益“调得高”,确保“一张蓝图管到底”;创新设立“9+1”环境资源审判体系,用最严密的法治,全流域跨区划守护母亲河……

从南京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到扬州南水北调东部源头,从镇江豚类保护区到常州绿色滨江岸线、南通江畔“城市客厅”……历经五年蝶变,一段段生产岸线变身为生态岸线、景观岸线,一座座公园、绿地代替码头、船厂、化工企业……800里长江江苏段,黄金水道再现“高颜值”。

泰州泰兴市滨江镇新星村村民聂亚琴说:“亲戚朋友们有时候也过来玩玩,都说住在江边舒服,我们住在长江边上幸福。”

南通市民张女士说:“狼山变化特别大,生态修复之后面积是之前的好几倍,带孩子搭帐篷、晒太阳,户外野营感觉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苏州张家港市永兴村民朱正山说:“环境好,空气好,有很多鸟、野鸭都飞过来了,老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省长江办)副主任王显东表示,老百姓的认可,既是对治理成效的肯定,又是提出更高的期盼。下一步,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真抓实干,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利用。

标签:长江;岸线;生态环境
责编:张梦喆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