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清江浦:为新时代区域转型跨越发展探路
2020-10-27 07:1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浦楼街道运河社区的幸运巷。一进入巷口,“文明直通车”彩绘墙映入眼帘。再往里走,是全新的社区“联心广场”。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是推门闻香、移步见景、开窗见绿的美景。

就在几个月前,幸运巷还是环境脏乱差的“城中村”。今年4月以来,清江浦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通过维修基础设施、制作文化彩绘墙、整治不文明行为等综合整治工程,对幸运巷进行整体深度“美颜”,使其成为各方点赞的美丽街区。

在清江浦区,像幸运巷一样旧貌换新颜的,还有一大批背街小巷、老旧小区以及农贸市场等。这既是淮安市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的工作要求,也是清江浦区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实践体现。

清江浦区位于淮安市中心城区,由原清河、清浦两区于2016年10月合并成立,承担着全市中心城区建设发展的重任。今年上半年,清江浦以2.47%的土地、14.5%的服务人口,贡献了全市15%的GDP、11%的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6%的规上固定资产投资、33.7%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淮安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进入新时代,为答好习近平总书记“下一步发展路子如何走”的时代之问,落实省委建设美丽江苏的决策部署,淮安市委提出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建设美丽、开放、创新、幸福“四个淮安”,吹响了全市转型跨越的冲锋号。

“市委要求清江浦区‘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勇挑重担、在城市转型跨越中走在前列,加快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这对清江浦既是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更是中心城区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清江浦区委书记朱海波说。为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清江浦提出要当好淮安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者,以及做精北部主城、做强南部新城、做优活力港城的“1+3”总体思路。

走进“江淮第一园”清晏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曲径回廊流水循环往复,所到之处叶繁木盛,秀丽典雅。作为漕运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衙署园林,清晏园是淮安水文化最典型的代表。近年来,清晏园进行了修复提升,新建的淮安水利展示馆,以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将园内历史文化展示点串联起来,增加了游览的导向性和体验性。

为做精北部主城,提升主城辐射力,清江浦区围绕彰显“两河一园”(里运河、古淮河、清晏园)的厚重历史,策划打造“最忆清江浦”品牌,在保护传承好特色历史文化的同时,重新勾画运河两岸的天际线和主色调,盘活利用好古淮河沿线“沉睡”的资产资源,精心打造清晏园周边特色历史街区,扮靓做活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离不开高质量的产业支撑。历史上的清江浦,因漕运而兴,成为运河沿线的一颗明珠。进入新时代,清江浦在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的进程中如何推动产业发展?

据介绍,经过多年发展,清江浦拥有较好产业基础,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23.1:74.6。但面对疫情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该区产业发展也面临不小挑战。

“作为中心城区,清江浦有限的空间资源决定了我们既不能走粗放式的老路,也不能简单地搞产业‘加减法’,必须立足自身实际、放大比较优势,加快构建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清江浦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赵洪涛说。为此,清江浦区结合全市产业发展布局,提出了“323”产业发展方向,即品质化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商贸、金融、科教三大中心;高端化发展都市型先进制造业,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两大特色产业”;精品化发展城郊农业,重点建设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休闲观光基地、农业科普基地“三个基地”。

在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的进程中,清江浦区聚焦群众所盼,持续发力改善民生福祉,每年将75%以上新增财力投向民生领域,持续优化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供给,民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同时,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累计完成2262户7075人以及5个经济薄弱村的“脱贫摘帽”、5个低收入村达标出列。下一步,该区还将全面排查民生领域的短板弱项,更大力度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记者 彭广余 李先昭

标签:清江;中心城区;淮安市
责编:戴雨扬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