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昨天是农历上的重要节气——秋分。从2018年起,国家把“秋分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值此丰收佳节之际,南京桂花节、洪泽螃蟹节、句容葡萄节、溧阳板栗节……不约而同,纷至沓来。稻花香里,江苏处处丰收景,人人说丰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年的这份丰收喜悦来之不易,也更具特殊意义。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运筹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几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也特别考验着农村发展的韧性。路阻且长,全国人民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着土地,用勤劳的双手争取着幸福的希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丰收的季节里,一米一粟,一蔬一果,一鱼一蟹,全都是沉甸甸的,是对劳动者最好的回报。
仓中有粮,人心不慌。丰收丰产让我们端稳了饭碗,不论是疫情、旱情、水情,不管世界如何变幻,我们都踏踏实实。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就是在为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筑好了“压舱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丰收节里,我们仍当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倡导餐桌文明,珍惜每一粒粮食,反对铺张浪费。这同时也是对劳动果实的珍惜和对劳动者的尊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耕读传家,诗书继世。丰收节也是文化节,它对内促进文化认同、对外彰显民族身份的独特功能,起到凝聚传统文化、促进城乡融合的作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是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一役,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的质量与成色。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全社会要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