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展露新颜,垃圾分类渐成时尚,苏北农民安居梦圆,背街小巷畅通整洁……城乡建设的每一步,都事关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事关全面小康的成色和质量。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我省正在按照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聚力民生关切处,推动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再上新台阶。
提升品质,让居住更舒适
无论城乡,住房都是重要的民生热点。
5月14日,在建湖县九龙口镇收成新型农村社区,70岁的村民张金玉正在装修他的新居。他开心地告诉记者:“我家上下两层一共129平方米,有3间卧室。平常家里就我们老两口,逢年过节孩子们回来也够住。现在装修到了木工阶段,很快就能搬进新房子了。”
收成新型农村社区是我省苏北农房改善第一批29个省级示范项目之一。这个有852户人家的村子,自2019年启动实施农房改善以来,已有630户参与,其中299户选择住进高品质的新型农村社区。随着我省苏北农房改善三年计划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像张金玉这样搬进了配套完备的新居,大踏步迈进现代城镇生活。
今年,我省的10万户农房改善任务不仅未因疫情打折扣,还要追求品质上的再提升。省下达的既有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将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
而与农房改善一样正在高质量推进的,还有我省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
2019年,我省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整治320个,完成宜居住区建设130个,惠及居民25.3万户。今年,作为省政府确定的十项民生实事之一,全省要完成500个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向好,这些分布各市的整治项目正陆续启动。拆除违建、整修房屋、疏通管道、整治道路、增补绿化、加装电梯、补齐物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各种短板被逐个消除,老旧小区正以其精彩蝶变,实现居民的舒适宜居,助力城市的有机更新。
让群众安居乐业,让百姓住有所居,2019年我省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实现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新开工26.86万套,基本建成15.54万套,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发放2.58万户,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2%、141%和194%;全省公积金归集年度首次突破2000亿元,年度贷款发放首次突破1000亿元。
年初疫情来袭,省住建厅第一时间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住房公积金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对受疫情影响的缴存人员和单位予以政策支持。截至5月初,全省已累计为18370家企业、72.44万名职工办理缓缴住房公积金11.74亿元,对57957笔、近6848万元住房公积金贷款不作逾期记录,有效缓解了企业和职工的缴存压力。
截至3月底,连云港市棚户区改造已新开工5421套,占年度任务8000套的68%。我省全年将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8万套,基本建成8万套,新开工公租房1500套,发放租赁补贴1.7万户,继续加大对城市困难群众住房的保障力度,同时发展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助力新市民解决居住问题,多措并举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优化环境,让家园水清岸绿
房前屋后的环境如何,也是居民普遍关心的话题。
4月,南京绕城北辅道小游园竣工开放,附近居民有了一个休闲好去处。在这处面积约22500平方米的游园中,四季有花,绿意盎然,滨水设置有瑰红色的景观步道。一旁软件谷的上班族、周边凤翔新城等小区的居民,空闲时都爱到这个小游园来散散步。
“2019年南京新改建了16处游园绿地,今年按照南京新都市建设要求,将在雨花台区花神大道等地建设114公里绿道,让市民在城中尽享绿色福利。”南京市绿化园林局规划建设处处长朱海琦介绍说。《2020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显示,我省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继续推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到2020年底,每个设区市建成绿道将达100公里,另外,要新改建便民型公园绿地80个,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率将达95%以上。
黑臭水体是影响城市人居环境的一大顽疾。2019年,我省统筹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让镇江凤凰河等148条昔日“龙须沟”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3个设区市及太湖流域全部9个县城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过去让沿河居民不敢开窗的黑臭河,变成了大家眼中的景观河。今年,黑臭水体的治理再升级,力推苏中、苏北地区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将整治60个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并力争用两年时间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水体黑臭,现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与消除黑臭水体密切相关。为加快补齐这方面的设施短板,我省今年在县以上城市全面展开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
所谓“333”就是“三消除”“三整治”和“三提升”,主要内容包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污水直排口、污水管网空白区,整治工业企业排水、“小散乱”排水、阳台和单位庭院排水,提升污水处理综合能力、新建污水管网质量管控水平及污水管网检测修复和养护管理水平,同时要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80万吨/日以上,有效改善水环境。此外,为保障“最后一公里”的水质安全,全省将大力推动老旧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力争今年全面完成改造。
小中见大,让幸福指数再提高
小区里垃圾分类了吗?在外如厕方便吗?停车容易吗?人们生活中时常面对的这些“小事”,却也是影响幸福感的“大事”,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
5月11日,南京市六合区茉莉花小区的垃圾分类收集房交付使用。原本放在单元楼栋前的垃圾桶被撤掉,小区开始实施垃圾“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刚推行几天,居民就感觉到小区公共空间变大了,楼道也更干净了。每次投放可回收物或者在规定时间内投厨余垃圾,可以获得相应积分来兑换生活用品。该区城管局副局长陈玉文介绍说,有些老年居民不会用智能手机,为方便给他们积分,城管部门计划安装智能读卡系统,让老年人刷卡积分。
茉莉花小区是南京先行先试垃圾强制分类的64个小区之一。眼下,《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正在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放眼全省,在2019年新增垃圾分类小区5170个、分类单位6824个,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8%等成绩基础上,今年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加速。《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从6月1日起施行。扬州、徐州的垃圾分类立法工作均已启动。全省今年将完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培育形成一批省级垃圾分类全链条处置示范片区,完成1500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验收,新增餐厨废弃物处理能力800吨/日。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5月14日,扬州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文明城市公厕暨市容环卫责任区的创建工作,会上特别提出,在市区主次干道和商业大街上,每隔500米至少要设置一处公厕指示牌,让“方便”更方便。记者从扬州市城管局了解到,扬州广泛发动沿街单位向社会开放厕所,截至目前,已有近200家单位加入“厕所开放联盟”。全省今年也将加大“厕所开放联盟”构建力度,深入推进城市“厕所革命”,让城市公厕公共服务体系更完善,并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聚焦“停车难”这个痛点,我省各地想了很多办法,全省去年已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8.66万个。今年,我省将深入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万个以上,进一步缓解商业中心、学校医院、老旧小区等重点地段停车矛盾。
本报记者 刘玉琴 白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