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厚厚的面罩、口罩,第七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成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齐栩的脸两侧,贴着一条长长的医用创可贴。
“没啥,压出来的伤口。”走出武汉第一人民医院,对于神经已经绷了六七个小时的齐栩而言,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17年前,齐栩作为江苏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年轻医生,经历过非典,“现如今我也成了医院里年轻人的前辈,怎能不上前线?”
从2月13日抵达武汉到今天,齐栩已经记不得经历了多少次和“死神”的生死搏斗。他所在的这支“部队”,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
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他们的任务就十分明确。14日下午4点就正式开始收治病人,不到两个小时,61张床位全部收满。这61张床上的病人都是危重症患者,他们的病情是整个医院中最重的,同时也是最难治疗的群体,很多人危在旦夕。
“病人们对医疗队的到来充满着感激,他们渴望被尽早收治,有些危重病人上了呼吸机,说不出话来,但他们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他们对生的渴望。”齐栩说,17日白天,一个同事紧急呼叫他,有一个80多岁的病人病情突然加重,高流量吸氧的效果不好,“由于病人痰多,我当时就决定要对这名病人进行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虽然是解决呼吸困难的一个有效治疗办法,但在新冠肺炎面前,气管插管治疗方法的死亡率还是很高,而且对医护人员有很大的感染风险。齐栩坦言,在非典期间,一些医护工作者在做气管插管的时候,因为没有很好防护,不幸感染。这是血的代价!尤其是我们在重症监护室,意味着感染风险更高。由于处置得当,到了晚上六七点,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也是整个武汉第一医院第一例气管插管的治疗,重症病人恢复起来虽然比较慢,但我相信后面会越来越好。
新华报业赴武汉采访组记者
王世停 王 拓 王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