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战疫心理室 |我总担心得了新冠肺炎!面对疫情,你是否“过度卷入”?
2020-02-04 13:0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冯圆芳  
1
听新闻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进入了拐点前的高峰阶段

随着确诊人数的增多,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在部分群体中蔓延

如果说,“37.3°算发烧吗”还带着一点自我调侃

那么,战役心理室所收到的部分问题咨询,和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求助信息,

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严肃关注。 

罗斯福总统曾说,我们唯一需要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我们如何认识自身的恐病情绪?恐病情绪可以缓解乃至消除吗?今天,战疫心理室请来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主任心理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林万贵,以问答形式,对有关“恐新冠肺炎”的话题进行深入分析。

记者:最近您有没有遇到因疫情而产生心理波动,特别是因为“恐新冠肺炎”而来医院就诊的患者?

林万贵(以下简称林):我是大年初五开始正常上班的,至少从初五以来,我在门诊上还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患者,但这并不说明人们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可能是由于症状没到特别严重的地步,也可能因为居家防疫的需要而没能来医院就诊。

记者:我们收到了不少读者的咨询,同时还有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倾诉,表示出现了“恐新冠肺炎”的明显症状,吃不下睡不着,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只知道看微博刷新闻,越看越恐慌,甚至产生了胸闷心悸等躯体症状。您怎么看这种症状?是对确诊患者“过度共情”导致的吗?

林:确切的说法叫“过度卷入”。出现这种负面情绪的直接原因是通过持续刷屏接触了一些负面信息,那么在部分人的心里存在着一种把这些信息放大、加工的机制。这种人看到负面信息,容易对号入座,联想到自己,于是产生焦虑恐惧情绪,持续的焦虑恐惧情绪则有可能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胸闷、心慌、喉咙发紧、出汗、烦躁不安、入睡困难、没有食欲,等等。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疫情,有的人会恐病,有的人则不会,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因为人的经历各有不同,我们在各种各样的家庭长大,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大相径庭,特别是拥有创伤经历的人,如遭遇了分离焦虑(比如经历过丧亲之痛、或曾经遭到遗弃),这类人对死亡往往更加敏感、恐惧,当面对疫情,他们很容易控制不住联想:我的父母、我的孩子会不会不幸感染肺炎去世?我的家庭会不会因此分崩离析?他们更容易出现恐病等焦虑情绪。

记者:您说的这种创伤体验,是否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林:创伤体验的类型有很多种,PTSD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创伤体验,它成立的前提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对生命造成重大威胁的事件,有过这种体验的人往往在他们的生命过程中会伴随警惕性增高、不断闪回灾难画面、逃避过往等症状。常见的创伤体验则没有这么剧烈,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它们会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疤痕,这种疤痕平时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的困扰,但到了特殊时刻,如地震、非典和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则可能会被重新激活。特别是和十几年前的非典相比,现在的网络越来越发达,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让我们觉得危险就在眼前,更容易让人们“过度卷入”。

记者:心理学上把“恐病”症状归入哪类疾病?通常伴有怎样的症状?

林:在心理学的诊断体系里,有一类神经官能症叫作疑病症,主要是疑惧自己罹患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产生了焦虑、恐惧的情绪,患者往往需要通过不断地到医院做检查、排除疾病,来使自己的恐惧减轻一段时间。但过一段时间,他又会因为怀疑某种新的疾病而重复前一阶段的行为。

还有一类恐病心理稍有不同,患者疑惧的疾病往往是一些严重的传染疾病,如恐艾(恐惧艾滋病),恐惧乙肝,恐惧狂犬病,等等,这种在诊断时往往归入强迫症的范畴,它和疑病症归入的是不同的疾病单元。强迫症是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病症,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怕被传染疾病,穷思竭虑地想一些明知没有意义,却仍然无法克制自己不去想的强迫性思维,都属于强迫症的常见症状。

记者:就您多年临床经验来看,什么样的人更容易产生恐病心理?

林:整体上来看,缺乏安全感的人更容易恐病。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成长、家庭、环境方面的原因,比如家庭给予个体的安抚、支持、保护不足,造成了部分人缺乏安全感。由于缺乏安全感,人就容易放大来自身体的一些所谓危险信号,如胃不舒服、头晕头疼,或者来自外部的一些危险信号,如病菌病毒、传染疾病等。

记者:除了缺乏安全感,兴趣爱好单一、性格内向的人是不是也容易恐病?

林:恐怕不能这么说。有的人兴趣爱好狭隘,比如只喜欢搞收藏,但是他执着,一生就好这一项,能够常年兴趣不减,并且乐在其中。那么这样的人不需要太多的兴趣爱好,就能让自己的内心很充实。

至于性格因素,在临床上,性格外向的人患上疑病症、强迫症的乃至抑郁症的并不少,外表嘻嘻哈哈的人,也时常遇事想不开,把负面遭遇放大,而一些看上去内向的人,反而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比如领袖邓小平,他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但是一生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都能乐观泰然处之。也有一些明星,在公众面前亮相的时候爱说爱笑,转眼就因抑郁症自杀了。所以,内向或外向仅仅是表象,内心是否乐观开朗才是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

记者:居家防疫,客观上使人们只能呆在家里“刷屏”,这是不是导致情绪波动的重要原因?

林:个人认为两者之间仅仅是表面关系。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现代人生活比较匆忙,学会和自己独处的人并不多。一旦我们“被独处”,我们内心反而感到无所适从。

网友制作的“约架”表情包

记者:这一点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太有感受了!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说:在家闲得要长蘑菇了!还有人开玩笑地问:有没有人愿意和我打一架?吵一架也行啊?

林:这种心理很普遍。你看一个人从小到大,从上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参加工作,一直忙碌地奔跑追逐着,没有时间和自己独处,导致我们丧失了独处的能力。但事实上,学会和自己相处,是一个人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如果我们学会了独处,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生命中的那些分离、那些人生境遇的改变。

记者: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我们可以利用此次疫情期间居家防疫的机会,学会独处,把这当做一种修炼?

林:可以的,这应该成为一种修炼,尽管会有一些不太舒服,很多人会逃避独处的孤独。我记得上世纪四十年代,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写了一本书《逃避自由》,其中就涉及我们当前的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记者:最后想问一下,您在临床上接待过怎样的恐病病例,最后他们是如何痊愈的?面对今天出现的这些“恐新冠肺炎”的人们,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林:第一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这是一个相对长期、系统的治疗过程,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说两句建议就行了。其实对病人来说,恐病是他们的症状之一,他们就诊的诉求却并不仅仅是消除症状,他们更希望通过系统的治疗来达到更高的生活质量、更美好的生命体验,症状仅仅是促使他们前来就诊的一个向导。

至于“恐新型肺炎”,我想说,出现这种症状的人们首先要接受自己,接受自己和别人应对机制的不同。可能“我”比较敏感脆弱,遇到事情容易恐慌,好吧这是“我”的特点,“我”接受这样的自己。不要动不动把自己的情绪反应当作不正常,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其次是试着转移注意力,看书、看电视、做运动、冥想,等等,尽管现在很多运动健身场所我们不太方便去,但是完全可以在家里做运动,运动能够促使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起到调节情绪、缓解焦虑的作用。

还要提醒一点,好的家庭关系对焦虑情绪也有缓解作用,居家防疫不仅是修炼自身的机遇,也考验着和家人相处的能力。营造好的家庭氛围,对自己对家人都有好处。总而言之,在当前的疫情背景下,学会应对内心的恐惧焦虑、应对生命中的负面境遇,不仅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自身生命质量的重要方式。

为了防疫宅在家,他们做了什么使得“岁月静好”?

你也来学学吧!

曾为张艺谋《影》等影片书写片头书法的@南京书法家许静女士:

媒体人@小洁说:我偶尔会出去买个菜,甚至深夜下楼跳个绳。我还给自己开了一份书单,打算一本一本地读下去。我对自己说:以前总跟儿子讲,寒暑假是弯道超车的时候,我现在也要利用这个时期提升自己一点。

网友@菲majia说:当然是暗戳戳地打算健身啦!(是钟南山院士让我下定了决心!!)

70多岁的@南京诗人陈咏华说:我呀,在家写字,画画,拉琴,二胡已习数十年,平时还不能静心,现正好,时间终于够用。写诗,写抗疫诗,写了不少已经发表。看书,看不完。

与友人通通话,交流交流,哈哈几声,说也是笑,笑也是说,只是不急,心静。事多如海,情多如江,有什么过不去?总之,忙不完,闲不住,没工夫叹息,没工夫烦躁,更无烦恼……

向他们学习!

标签:拐点;冠肺炎疫情;高峰
责编:李旸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