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和《江苏省人民调解条例》执法检查报告。我省目前有11万多名人民调解员,这份报告对他们的辛勤努力予以肯定,也指出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经费投入、队伍建设等方面问题,呼吁各地各有关部门突出加强基层调解网络建设,切实落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这一要求。
矛盾纠纷化解,新收民事案件增幅下降
从执法检查情况看,2015年以来,全省人民调解组织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80多万件,预防各类矛盾纠纷170万件。2018年,全省新收民事一审案件增幅由2015年的8.49%下降到5.19%,低于全国平均增幅5.32个百分点;驻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共调解矛盾纠纷163722件,其中调解成功61888件,调解成功率达37.80%。
全省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面建成,当前共有人民调解员11.7万名,其中专职的近4万名。为提升人民调解员专业化水平,我省还建立了147个人民调解咨询专家库。当前,全省96个县市区、1233个乡镇街道、2万多个村社区全部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行业性专业调解组织1238个、个人调解工作室1147家,涌现出以卢干景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退役军人调解员,得到司法部充分肯定。
“派驻制”调解模式在我省广泛推广。全省派驻公安调解工作室年均化解矛盾纠纷30多万件,全省各级法院、超过90%的公安派出所和所有信访接待中心都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公证”“调解+仲裁”“调解+行政复议”等组团式、复合式纠纷化解方案,提升纠纷化解整体能力。今年5月,省法院还会同省司法厅在连云港市成立了我省首个“非诉讼服务中心”和“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
经费不足,专业调解人才严重缺乏
执法检查中发现,人民调解制度在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面上看,地方各级对人民调解工作支持力度存在差异,统筹协调有待加强。有的地方在财政支持、培养培训、人员信息等方面口径不一、数据不同。有的地方公调、诉调、访调对接机制衔接不够。有的地方调解组织实际上仍由行政机关运作,调委会主任、委员多由行政领导担任,模糊了“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的界限。
人民调解员队伍虽然逐渐壮大,但数量仍然不足,且结构性矛盾较突出。检查发现,县乡村三级调委会专职调解员按5:2:1标准配备的要求未得到完全落实,许多村(社区)专职调解员由治保主任等兼任。越到基层,大龄调解员比重越大,他们掌握新的法律知识比较困难,习惯用传统方法处理矛盾纠纷,工作停留在“劝架”水平。物业、物流等新型矛盾多发领域严重缺乏专业调解人才,加上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还不够健全,客观上导致调解员来源单一、专业水平较低。
存在这方面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财政预算不足。调解员收入偏低,导致有的地方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像某设区市现有专职人民调解员2017名,今年市、县、镇对人民调解工作经费预算总共1474万元,人均7300元,尚不足以支付工资报酬。检查报告指出,即使在苏南,大多数专职调解员月收入也仅为2000至2500元,个案补贴平均每件不足40元,这与其承担的任务很不相称。同时,乡镇、村居两级调解组织受理调处的矛盾纠纷占90%以上,但其工作指导经费大多未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由于没有专门经费,一些村居调委会事实上存在空转虚化,工作中出现“选择性调解”现象。
推行新模式,重视建强基层调解网络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检查组认为,要发挥这项制度的优势,亟需加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检查报告建议,健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以及与公证、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衔接联动机制,推进法院、公安、检察、信访等部门人民调解工作室建设,通过司法确认、公证、仲裁等方式增强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针对基层调解网络薄弱状况,执法检查报告强调要重视加强县、乡、村三级调委会组织建设,做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向金融商贸、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领域延伸;积极推动将人民调解社会组织列入政府购买服务组织名单,把基层人民调解经费保障落实到位。
落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还需创新工作方法,摆脱人们对人民调解像“劝架”这一刻板印象。检查组建议,进一步研究推广“非诉讼服务中心”和“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协作运行的工作模式,将人民调解纳入非诉讼服务中心。继续探索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工作室开展“调解前置”试点,对婚姻家事、相邻关系、劳动争议等八大类纠纷,引导当事人在登记立案前先行调解。同时,积极推行“互联网+调解”新模式,推进与医患、交通等领域专业调解组织建立视频调解室。
记者 陈月飞 倪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