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我们致力于推动科研成果由‘纸’变‘钱’,打造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引擎’。”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日前向记者生动阐释了他们的“经营”理念。今年以来,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动作,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绝佳注解——
2月25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苏州昆山开发区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建“两岸产业升级促进中心”;
5月17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东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携手发展;
6月26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签署博士后研究合作协议,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同一天,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还与省教育厅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联合培养“集萃研究生”计划全面启动……
2013年12月6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挂牌,承载起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使命。一年后的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视察,强调要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5年多的时光过去,如今,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拥有48家专业研究所,累计转化成果3100项、衍生孵化企业670家,创新“苗圃”里长出众多“大树”。
全丹毅博士,透皮给药技术领军者,未来全球首批抗阿尔茨海默周效透皮贴剂、首个非成瘾性阵痛透皮贴剂、3D打印药物制剂等创新产品,都将在她的主持下研发生产并走向市场。
全丹毅博士同时还有一个身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聘请的项目经理。随着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签约落地南京江北新区,全丹毅就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名经理人,她要从全球范围内集聚本专业领域的一流人才和顶尖技术,组建自己的核心团队,筹建专业研究所或研发公司,组织实施产业重大原创性项目。
像全丹毅这样的项目经理,省产研院还有90多位。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国际知名雨水管理专家Ana Deletic牵头的“海绵城市”项目落地南通;欧洲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院士Josef Penninger牵头的“单倍体干细胞药物靶点筛选”项目落地苏州……他们的到来,实现了“引进一个人,带来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产业”的目标。
为冲破从原始创新到产品工程化的“死亡之谷”,改变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现状,让更多的创新技术变身现实产品,惠及百姓生活,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一直在努力。
既非政府机构又非事业单位,既非高校院所也非成果转化中心,看似“四不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打通从科技到产业的通道,为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眼下,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技术孵化周期越来越短,唯有快速市场化的创新,才有竞争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胡义东介绍说,在甄别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的基础上,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细分行业的省内龙头企业共同打造“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目前已与大全集团、鱼跃集团、法尔胜集团等牵手,整合科技力量和产业资源,实现产业需求与技术的精准对接。
譬如,在高温合金领域,与民营龙头企业江苏隆达合作,对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帮助企业解决其大规格细晶棒材原料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难题。在环保领域,与南京科润合作,对接伯明翰大学,为企业提供石墨烯纳米颗粒润滑添加剂和熔炼假电极自动焊接设备的技术方案。在生物医药领域,与万邦医疗合作,对接北卡罗来纳大学技术团队,帮助企业解决生物酶合成替代传统化学合成技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企业首期投入300万美金。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人才链、资金链和价值链,推动管理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实现了技术创新集群式突破。”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沈和表示,未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望成为前沿引领技术策源地、高端研发机构共同体、高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和高端研发人才聚集高地。
记者 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