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与你同行 在变革的时代,步履坚定内心丰盈——致《人文周刊》第100期
2019-08-09 07:3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从2017年6月16日起步,每周五如约而至,《人文周刊》今天迎来了第100期。

  两年多来,《人文周刊》既涉及“中国经济对世界作出了什么贡献”等宏大主题,也包括“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等思辨探讨;既在盛夏酷暑派出采访组行走江苏运河十一城,也用温情的笔触讲述过“给自闭症孩子一张课桌到底有多难”。用深沉的眼睛观察变化的世界,用温柔的目光看待每个生命,让整个社会和每个个体变得更好,是《人文周刊》一直以来不变的追求。

  伟大的时代从来都是巨变的时代。

  变化风雷激荡,变革呼啸而来。

  只有变化才是恒定不变的,只有不确定才是确定无疑的。

  热点、痛点、难点层出不穷,挑战着人们的既有认知。风口接踵而来又转瞬即逝,人人都有机会大有作为却又纷纷陷入本领恐慌。科技发达和经济富足带来了更便利、更多彩的生活,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老箴言从未过时,我们必须警惕从大自然脚下站起来的人类匍匐在物欲的脚下,耽溺于肤浅的享乐,迷失于选择的自由。

  社会因多元而精彩,也因变化而喧嚣。在众多的声音里,《人文周刊》希望能发出特别的声音。

  创刊之时我们曾如此表达初心:《人文周刊》的创办,是新华日报推进内容创新,发挥党报应有的文化引领作用之举措,于“润物细无声”中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

  我们曾如此阐述追求:根植历史底蕴、记录时代印记,彰显人文特色、注重江苏元素,并通过新闻手法予以多样呈现。

  更加具体来说,我们希望版面跳出风花雪月,关注现实和前沿;稿件超越个人情趣,助力世道和人心。周刊以人文理念尊重理性的价值、追求生活的意义、关注人的幸福和尊严。

  读屏时代早已到来,碎片化阅读带给人们“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的快感,抖音和快手上的短视频可以让时间在划屏中飞快地流逝。记录、悦读、文脉、百家,在周刊的四个版面上,我们仍然坚持提供有品质的阅读,与读者一起体验思想的砥砺,超越贫乏与苍白,抵达深邃与厚重。

  以纪实的笔触、人文的视角,呈现历史长河里、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我们希望“记录”版可以抵达读者心底最温柔的地方,让人看到理想的光辉、人性的光芒、奋斗的光彩,平凡中的光华景象,正如我们的主人公女作家王忆写下的句子:“当理想的光照进现实的窗。”两年以来,我们讲了很多故事,写了很多人,借由普通人的命运和奋斗探触这个社会的日常与温度,用他们的群像拼出当下的世相图景。愿“记录”的读者成为“信的人”,相信努力可以使人生达到新高度,相信拼搏可以让国家和社会进步,相信世界会更好。

  觅读书之乐,赏思想之美。我们希望“悦读”能借给读者一双观看世界的眼睛。“悦读”版立足出版前沿,着眼“大文化”,精挑细选好书推荐给大家。这些书籍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科学、人文历史、科普新知等领域。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扇瞭望世界的窗口,那么作者就是那个推开窗户的人,借助他们的目光和笔触,我们可以回溯历史长河、触摸时代脉搏、拥抱现实生活。

  吴韵汉风,意蕴悠长。我们希望“文脉”版能为读者铺一条通往江苏文化的通幽曲径。在这里,我们展开了古今江苏的风云气象,江南文脉的诗词意象,传统节令的生活之美,国宝文物里的国运文运……文化自信是最深沉、最有力的自信。阅读江苏文脉的一路风景,认知江苏人的精神故乡,我们和读者一起在回望历史中做文化的守望者,在精神激励中做未来的开创者。

  无边宇宙,无限新知。我们希望“百家”版能借给读者一对倾听观点的耳朵。这里有名家大师的真知灼见,有科技革命的波澜壮阔,有数字时代的新锐观点,有宇宙自然的无限探索,还有终身学习的思维路径。个体的知识总有边界,思想不无壁垒,我们努力呈现思想的深度、锐度和广度,关注这个世界的当下与未来,助力读者共同以更谦逊、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

  在《人文周刊》上,我们开不出成功秘方,也不勾兑心灵鸡汤,更给不出幸福的答案,唯愿你在这里看清世界也看清自己,愿你即使身处艰辛仍然以梦为马,愿你哪怕平凡一世却内心丰盈,愿你有一颗敬畏之心但从不丢失你自己。

  如果能和你结伴而行,那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标签:人文;读者;文脉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