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江苏“环境守护者”行动获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案例!
2019-06-10 20: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6月10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日前在京揭晓“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2019年十佳公众参与案例, 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组织的“江苏‘环境守护者’行动”位列“十佳公众参与案例”之首。

  2017年8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面向全省公开招募了642名环境守护者,他们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5岁,来自全省各个行业。他们除了热心环保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团队意识。2018年1月,江苏首批“环境守护者”在接受了统一培训后正式“走马上任”,他们通过“环境守护者手机端APP”和“江苏省环保公众参与信息管理系统”两项信息化技术手段直接参与全省的环境公共事务管理,成为生态环境部门的“鹰眼”和“参谋”。

  用眼观察,做发现问题有心人

  “看,这些成堆的饮料瓶、快餐盒真让人揪心。”南京市的戴玉华带着孩子坐地铁,正逢节假日,地铁里游客很多,垃圾也比平时多了不少。她用手机拍下这一幕,心里期望着这些白色垃圾越来越少。

  戴玉华是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名公务员,同时,她也是一名“环境守护者”。自从上岗以来,她已经提交了十多篇“环境守护者观察报告”,内容涉及城市用水、垃圾分类回收、城市光污染、废旧家电回收等多个方面,很多建议得到多部门的重视,《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成为“环境守护者”后,观察身边的环保细节已经成为戴玉华的习惯。虽然很多“环境守护者”都没有专业的环境教育背景,却保持一颗爱护环境的心,用自己的视角去发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亮点与不足,当好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参谋”。

  “我现在24小时开机,手机成了社区环保热线。”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惠河社区的刘宏泽,自从当选 “环境守护者”后就成为社区居民 “不掉线”的环保顾问。路上冒污水、垃圾乱堆放、施工有噪音等,只要遇到环境问题,大家总是第一时间找他。

  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惠河社区的刘宏泽。

  “问题虽然多,自己比较辛苦,但也便于归类总结。”刘宏泽是个有心人,从居民反应的情况中,得出饭店和菜场周边最易“纳污”的结论。于是,他多留了个心眼,每天对这两个重点地区窨井盖的使用情况做好笔记画好圈,他提交的“环境守护者观察报告”《打通无锡老新村“肠梗阻”》很快被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转交到社区。去年12月,根据刘宏泽的笔记,惠河社区对相应管网进行“大扫除”,老新村“肠梗阻”彻底清理疏通。“少一点污水进管网,就能多一份清水流入太湖。”这是刘宏泽最朴素的心愿。

  用心巡查,做企业环境行为监督人

  “这几辆车有猫腻!”张兴建是如皋市绿色科普志愿服务协会的会长,自从担任环境守护者后几乎天天开展污染源巡查。

  那天,当他在如泰运河如皋市经济开发区河段巡查时,发现运河北侧一家建筑垃圾处理中心有多辆装满垃圾的运输汽车由此向西驶去。

  “垃圾处理中心出来的垃圾会去哪?”张兴建决定开车跟随,一探究竟。大约30分钟后,他跟随运输车抵达海安县雅周镇北夏七组居住线,发现有一个很大的河塘正在进行填埋,填埋物均是未经处理的建筑垃圾。

  “我在跟踪的时候就拍摄了运输车的信息,在填埋现场也固定了证据,用环境守护者APP在现场定位,并把证据进行了上传。”张兴建受过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培训,对这些已经轻车熟路。

  很快,当地生态环境部门会同雅周镇镇政府到现场进行调查,发现该建筑垃圾处理中心在此填埋共计64车640立方米,约900吨垃圾。在查明事实的情况下,相关部门责令该中心限时清运现场垃圾,并追究了企业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每一个环境守护者都是江苏生态环境部门的“鹰眼”,每一部手机都成为一个移动监控点。一年来,全省环境守护者在守护者APP上传数千条环境问题线索,推动了一大批环境问题的解决。仅张兴建一人,通过巡查和上报信息,配合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关闭禁养区内养殖场258家、关停环保设施不达标的企业123家、处罚企业846家、生态修复6处。

  江苏“环境守护者”带头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传播绿色理念,定期观察和记录当地环境现状和变化情况,监督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为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环境监管建言献策,协助政府部门有效化解环境矛盾和纠纷,担当起示范员、观察员、监督员、宣传员和调解员的角色,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活力。

  用情沟通,做化解百姓疑虑贴心人

  “老冯都不当这个厂的环保科长了,谁为我们操这份闲心?”老百姓说的老冯,就是原来在江苏双多化工有限公司做环保科长的冯贵荣。

  听说老冯已经退休,附近居民觉得非常遗憾。十多年了,他们遇到废气、噪声等环境问题都到厂里找老冯,每一次居民们都是带着怨气去,带着满意归。

  今年年初,有居民发现双多公司燃煤露天堆放造成的扬尘影响他们的生活,有人提议找厂子理论理论,有人说老冯不当环保科长了,谁为我们操这份闲心?大家带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了冯贵荣。没想到冯贵荣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得知来意后,他立即找到造气、锅炉等工段的煤库负责人,指出扬尘问题的症结。

  “别只指望防尘网,对粉煤灰的增湿措施要责任落实到人。型煤分厂的吸尘风机要保证正常运转,还有煤码头的吸尘装置要保证船运下沫煤时没有扬尘……”

  在老冯的沟通协调下,煤场扬尘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周围的居民惊喜的发现,老冯在厂区转悠,始终穿着一件新马甲,原来老冯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环境守护者。他们都说:“遇到环境问题,找老冯还是靠谱!”

  与老冯不同,镇江的环境守护者王冬荣注重从本地网络论坛上搜集有关生态环境工作的社情民意,回复网民提出的各类环境问题。

  “一开始大家都认为我是环保部门的‘托’。”王冬荣在当地一家规划建设公司上班,工作之余他特别关注当地网络论坛上有关环保工作的民声“抱怨”。对一些焦点问题,他都利用闲暇之余实地走访,并积极在网络跟帖回复。网友们发现,他的回复“有图有真相”,解释问题依据充分,这让很多人对环保工作逐渐从“了解”走向“理解”。

  解决环境问题有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而另一方面,公众对改善环境质量越来越迫切的同时,也心存误解,导致“习惯性质疑”和“群体性抱怨”。每每这时,环境守护者都用真情与公众交流,用真相消除他们疑虑,成为协助生态环境部门的“热心人”,服务百姓的“贴心人”。

  用功培育,做守护绿水青山带头人

  在距离靖江长江滨江岸线上游一百多公里外的扬州长江江面上,40度高温,一支6人组成的“长江江豚协助巡护队” 刚刚完成近80公里的巡护里程。这是江苏首支江豚协巡队, 6名巡护队员都是自愿退出捕捞区的专业渔民,环境守护者陈瑞金是这支队伍的召集人和负责人,同时还是扬州市江豚保护协会的秘书长。

  “希望扬州尽早建立邵伯湖、廖家沟江豚迁地保护区,为江豚寻找避难所。”陈瑞金和协会所有成员一直在为这个梦想奔波,甚至邀请中科院专家多次到实地考察调研,“江豚保护不是孤立地保护某个物种,而是以江豚保护为切入点,保护物种原始的生存环境和栖息地,倒逼经济建设转型升级,给长江撑起一把生态保护伞。”

  参与,无疑是共建美丽中国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江苏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以构建良好环境公共关系为主线,多维度、全方位的聚合力量,主动加强引导、主动搭建平台、主动畅通渠道,让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既“聚人气”,更“接地气”。遍布江苏全省的“环境守护者”队伍积极向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提交环境违法线索、工作意见和建议,在群众和政府部门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了“民众智慧”。

  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

标签:生态环境;有心人;江苏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