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新华时论】期待多些“不讲排比的报告”
2019-01-08 07:0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刘庆传  
1
听新闻

  1月8日,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我省各地将陆续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开年工作看两会,两会工作看报告。各地两会开幕,工作报告写得好不好,人们非常关注。

  什么样的报告才叫好报告?恐怕很难概括。陕西作家贾平凹在出席全国两会时曾经说道:“报告很好,没有排比句。”显然,他在评论政府工作报告写得实的同时,也委婉批评了那些动辄“排山倒海”、硬凑排比句的报告以及那种华而不实的文风和形式主义作风。

  无独有偶。几年前,某省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将把办实事纳入日常工作”“不刻意提‘十件实事’”。对此有媒体评论指出,“不到十件硬要凑足十件,超过十件也只提十件,这也是‘因文害义’”,“求实不求十”,体现的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

  工作报告能不能用排比句?民生实事能不能讲“十”?应该说,关键仍在于是否实事求是。总的来说,工作报告、政府文件、领导讲话、公文行文不同于文学创作,最好能“天然去雕饰”,以质朴文风、平实语言凸显内容,不能华而不实、形式大于内容。写工作报告,不是不能用排比,不是不能用“十”讲“十”,如果排比能够更好地表达意思、传递信息,“十件实事”皆实打实,则用了又何妨?问题是,一些地方在起草报告与领导讲话时,为了形式华美、对仗工整,动辄以华丽辞藻搞“排山倒海”,为了追求排比不惜生拉硬拽、生搬硬套,为了凑足所谓“整十”“整三”,不惜东拼西凑、削足适履,给人以强烈的矫揉造作、过度雕琢之感。贾平凹之所以评论“报告很好,没有排比句”,舆论之所以点赞“求实不求十”,恐怕也正在于此。

  文风反映作风,政风影响民风。工作报告实不实,反映工作作风好不好。若在报告、讲话、文章中过于重视形式,过于讲究对仗排比,就有可能不自觉地陷入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有的地方不把精力放到琢磨如何“干得精彩”,而是一门心思钻研如何“写得精彩”。为了“写得好”,不惜绞尽脑汁堆砌辞藻、构设排比,结果看起来形式工整,实际上内容空洞、毫无思想,可人们听完看完除了留下“排比很多”“辞藻华丽”“文笔很好”之类的印象,具体内容倒没怎么记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期待多些“不讲排比的报告”,不是说报告不需讲究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而是说不要片面“讲排比”“重排比”“唯排比”,是强调不要那种光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光讲究“怎么写”不讲究“怎么干”、光重视“说了什么”不重视“干成什么”的浮华文风和虚浮作风。说到底,就是在文风、作风和政风上,要实些、再实些。

  文以载道,实干兴邦。召开两会,是过去一年工作成绩、新的一年工作打算的集中展示,也是各地文风会风、作风政风的集中展示。期待各地多出一些求真务实的好报告,把各项工作干得实些、再实些,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