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亲历改革开放,3位正省级领导的讲述带来哪些启迪?
2018-12-21 20:14:00  来源:北京西路瞭望  
1
听新闻

  40年前,思想解放春潮涌动,大地冰封解冻,一场影响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变革大幕徐徐拉开。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背后,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哪些历史的经验今天依旧焕发活力?

  注意到,亲身经历改革开放大潮的江苏省委原书记梁保华、浙江省原省长柴松岳、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 3位正省级领导近日通过各种形式回忆改革开放历程,讲述他们亲历的故事。从这些老领导的文字和口述中,我们可以更贴近地感知那一幅幅气势恢宏、激荡人心的历史图景。

  信仰的力量

  12月13日,《新华日报》在要闻版头条刊发江苏省委原书记梁保华近6000字的署名文章《信仰的力量——缅怀吴仁宝同志》。梁保华和吴仁宝相识于上世纪60年代,有过四十多年的交往。梁保华在文章中动情地说,“吴仁宝离开这些年,我特别怀念他,每次再到华西,他那忙碌的身影仿佛又出现在眼前,他那富有哲理、朴实而生动的话语好像又在耳边回响。”

  注意到,梁保华多次参加与吴仁宝有关的座谈会。今年3月11日,他出席华西村举办“纪念吴仁宝老书记诞辰90周年座谈会”;2014年3月,参加“学习吴仁宝同志践行群众路线座谈会”。2010年4月,在欢送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赴京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中,梁保华专辟一段谈吴仁宝,并对其给予高度评价。

  梁保华在文章中回忆了吴仁宝率领华西村干部群众创造发展奇迹的历程,概括吴仁宝3个方面的优秀品质:“他的崇高精神和品德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理想情怀;二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三是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华西村之所以能创造奇迹,离不开吴仁宝“实事求是”的处事原则。梁保华提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每一个阶段,吴仁宝总能先人一拍、快人一步,把握先机,走在改革发展的前列。

  文章中还回忆了一个细节。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重要谈话,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试,大胆闯”,并对市场经济作了深刻阐述。吴仁宝获知讲话内容,当晚难以入眠,敏锐感到新的发展机遇到来,凌晨3点即召开村党委会议。在会上他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提出要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开拓市场,进行新一轮创业。外界传说,吴仁宝“开了一个会,赚了一个亿”。梁保华认为,实际上是抢占先机,赢得市场,使华西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梁保华在文章中感慨,一个人、一个单位进入先进行列并非易事,像吴仁宝这样永不褪色、华西这样长盛不衰的先进典型更属难能可贵。在他看来,吴仁宝追求的不是自己赚多少钱,而是老百姓先富起来,实现人民幸福,共同富裕。吴仁宝坚持以德修身,以德服人,以德传人,通过身教言传来影响人、团结人。“吴仁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牵挂的仍然是华西的工作和村民,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一心为民,忘我奉献。”

  改革的闯劲

  12月14日,中新社下属“中新浙里”微信公众号发布柴松岳口述文章《浙江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文章来自《浙江改革开放40年口述历史》一书。

  柴松岳长期在浙江工作,1988年2月起担任浙江省副省长,1998年1月—2002年10月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经历了浙江乡镇企业改制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期。

  20世纪90年代初,柴松岳任浙江省副省长,主抓工业,面临乡镇企业产权不清、经营不规范的问题。文章称,改革是“逼”出来的。乡镇企业要是不改制、不明晰产权、不落实责任,没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不要说发展,生存都很困难。

  (11月29日,浙江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为期三天的2018中国义乌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正式举行。)

  改革,就是不断清除思想和体制的障碍,在攻坚克难中破浪前进。文中提出另一个重要问题——浙江乡镇企业产品质量。20世纪80年代末,温州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了温州乃至浙江的声誉。柴松岳回忆,当年在温州苍南市场买了一条假牛皮腰带,用了2个月,一打喷嚏皮带就断了。当时,柴松岳提出“八字方针”:“整顿”生产不合格的企业;“杜绝”危害社会的劣质产品;“打击”严重违法乱纪的企业;“扶持” 基本符合生产条件,却因为原材料问题而导致质量无法达标的企业。

  打破时代禁区,开风气之先。文章提到,在任期间,柴松岳力主民企老板评劳模。在他看来,中国民营企业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道理很简单,中国现在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民营企业创造的社会财富,特别是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税金,解决了大量的社会就业问题,客观上是为共产党执政服务。这个问题被拿到省委书记办公会议专题讨论,由此浙江出现了民企老板当省级劳模。

  今天的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乡镇企业成功改制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厥功至伟。

  开放的魄力

  11月14日,《学习时报》整版报道与广东省前省长卢瑞华的对话,题为《见证广东的奋起直追》,讲述广东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1966年参加工作的卢瑞华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技术骨干,走上领导岗位,常年负责工业领域工作。1991年起,他历任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省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东办特区、平反冤假错案、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这些今天看来似乎理所应当的决策,但在当年推动起来非常艰难。面向未来,没有现成答案。冲破旧的体制、旧的观念、旧的框框,要靠胆识和前瞻性的眼光。

  据卢瑞华回忆,1984年下半年,工业还有很多“婆婆”管着,中央提倡体制改革,却还没有全面铺开。那时他提出一个体制改革的建议:把工业领域当中的各个行政局取消掉,全部变为工业企业公司,这样可以让他们更积极工作,也可以多发一点奖金。后来在一次有关国有企业改革会议上,有个领导在大会上点名批评,他就站起来直接顶他说:“对不对,让历史来判断!我认为我是对的!”

  1995年,国家广泛地撤销了各地的工业局,这已经是佛山撤销工业局10年以后的事情了。这些现在看起来很简单也很应该的改革,在当时非常不容易,制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既得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最不容易改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上弥漫一种论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是‘狼来了’”。人们普遍担心,国内的企业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文章回忆,在广东,包括学者、官员、企业、基层百姓,都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看成是一次难得的大发展机会,不是“狼来了”,而是机会来了。

  卢瑞华说,过去,我们没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人家给我们出口,给我们一个配额,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有意见也不敢说。但是加入之后,这些限制就取消了,我们就可以“冲”别人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吵架是经常的事。我们做生意,自己会衡量是否划算,有意见就可以吵架,我和你是平等的。

  据他回忆,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中央专门在中央党校开了一个会议,中央领导和各省的领导去参加,探讨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的应对措施。发言之前的一天,卢瑞华和吴仪同志说:“明天我要讲我要‘冲’的,是我们冲击别人,不是别人冲击我们。”她说:“我赞成你说‘冲’,但是你不要说什么问题都没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过去的40年,人们的认识从比较混沌的、僵化的、落后的,到清醒了、明白了、灵活了。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方能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中勇立潮头,才能取得更大的飞跃,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标签:改革;吴仁宝;梁保华;开放;领导;文章;发展;柴松岳;我们;一个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