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非低保家庭,非传统困难人群,遇到疾病、灾难等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旦夕祸福间该找谁求助?记者12月6日从江苏省民政厅获悉,省民政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下发全省各地。
今后,临时救助将全面承担起“救急补缺”、“堵漏”职能,“急诊”救助模式将贯穿于社会救助链的前端、中端和后端,最大限度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事件发生,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升级救助功能,让更多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泗阳县众兴镇红光社区居民刘素梅每月只有退休金973元。丈夫患病去世,儿子突发急病,一个多月花费2万元。由于未缴今年医保,医疗费用无法报销;孙女孙子还在上学。当地民政局得知情况后,立即给予3000元临时救助金。同时转办协同教育局给予其孙子孙女困难学生教育补助;转办协同人社局医保处为其补办医保缴费手续,纳入医保,并享受医疗救助。
这种救助模式,在泗阳被称为“急诊救助”。泗阳是江苏12个重点扶贫县之一,群众急难救助需求很大。泗阳县副县长林莉告诉记者,当地将临时救助创新分为四个层次:遇到急难问题先看“急诊”——应急响应;根据致困原因再转“门诊”——转介专项救助;持续困难的办理“住院”——摆渡低保;仍有困难的跟踪“复诊”——临时救助补充。
省民政厅厅长吕德明介绍,为保障现行制度没有覆盖到的低保边缘家庭、特殊困难人员,2015年,《江苏省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出台,全面推进临时救助制度,城乡居民因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或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或因教育、医疗等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这些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正在得到较好地化解。但制度推行两年多来,还有一些地区存在救助对象不够精准、时效性不强、救助水平偏低、保障不到位等问题,社会救助仍有盲区亟待清除。此次出台的意见,就是对新形势下的临时救助制度的一次全面升级。
“升级后的临时救助灵活性更强、适应面更广、传递作用更好,是困难群众求助的‘急诊窗口’。”省民政厅救助处处长赵晓东形象地介绍道,此次出台的《意见》明确了临时救助的三大新功能。首先是“应急性”功能。群众遇到困难,申请办理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等保障需要一个过程。此时,启动“急诊”模式,先把基本生活兜底保障起来,再按规定办理审核审批手续。
临时救助还将有“堵漏”功能。如果纳入低保及其它社会救助制度后,群众基本生活仍严重困难,将再行给予临时救助;对不符合其它社会救助条件,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也要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此次,对临时救助制度的重要拓展就是“摆渡机制”,即帮助救助对象申请低保、特困、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或是由政府救助向慈善救助转介。通过“转介服务”,形成救助合力。
组建“救助管家”团队,告别只发钱模式
关心失独长者“独享暖阳”项目,特困独居老人无障碍空间改造服务,因病致贫家庭照护喘息服务……12月初,张家港市社会救助关爱平台刚刚发布了困难群体精准关爱21个项目公开招标通知。该平台由当地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承接政府服务,今年政府购买预算达500万元。这些项目都是在社区摸底调查后,按需设立的关怀行动。
平台负责人杨玭介绍,通过承接政府订单,数十家社会组织组建“救助管家”团队,主动收集困难群众需求,设计和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前我们只注重发钱形式的救助,今后社会救助将在深度、广度和温度上有新的突破。服务对象也不仅仅是全市3000户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还有大量独居老人、残疾人和困境儿童的服务要做,为这些困境家庭增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据悉,张家港的试点探索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日前,江苏省民政厅、省编办、省财政厅和省人社厅联合出台《关于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这是江苏首次明确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保障社会救助效能,并首次公布购买项目清单。
按照部署,到2020年,全省都要建立起城乡统筹的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体系,确保基层“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做事”。
好事办好,引入第三方核查
政策好,还要执行好,才能“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据调查,目前3-5万人的基层街道,只配备两三名民政专干。而平均每个乡镇街道需要服务的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对象就有千人左右。以扬州市宝应县为例,14个乡镇,1400多平方公里,5000多户低保家庭中90%在农村,仅低保核查一项,就工作量巨大。
宝应县在省内率先探索购买第三方核查机制。“每年投入购买经费9万多元,今年核查低保户已超过2000户,占总数的40%。省里规定,每年低保动态管理入户核查量要达到20%,我们已经远远超过。”宝应县社会救助科科长陆爱东告诉记者,他们委托县招投标中心公开招标当地一家社会组织——立责社工服务社作为第三方核查力量,和民政部门合作,确保社会救助政策的公平、精准和高效。
第三方社会组织核查后,会对每个村形成综合报告,提出问题、意见和建议。“第一年引入第三方时,基层还有抵触情绪。现在村里主动要求增加核查量,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大环境。”陆爱东说。
因此,此次出台的《意见》还明确,要确保人口在5万人以下的乡镇(街道),民政管理服务人员不少于3名;人口多于5万人的,不少于4名。现有力量仍不足的地区,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解决。
记者注意到,此次纳入政府购买范围的还有救助对象自理能力评估、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财产公证、业务培训等。今后,救助对象的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关爱互助、资源链接、照料护理、跟踪巡访等服务也在购买范围之内。
此外,江苏省级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已基本实现金融信息在线查询全覆盖,已对125万低保存量及新增对象进行核对。通过部门联网和第三方核查等一系列改革,未来将实现救助对象“只跑一次,不带证明”就能办理各类救助申请的新模式。记者 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