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古老非遗、高科技“翅膀”、跨界脑洞…… 江苏智慧闪耀长三角文博会
2018-11-29 22:0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以3D打印为原理,当孩子手握画笔按下开始按钮后,就可以凭借空间想象力画出触手可及的“南京眼”……昨天上午,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的首届长三角文博会现场的南京展台,观众纷纷走进“小不点”公司体验3D绘画的神奇。一场文博会,让长三角文化产品抱了团,其中江苏近百家文化企业参展,无论是古老非遗的时尚转化,还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带来的创意产品,都让江苏智慧和江苏力量在文博会上大放异彩。

  古老“非遗” , 创新转化

  精美的苏扇,古朴的紫砂,巧夺天工的核雕、漆器、玉器,富有特色的蓝印花布……首届长三角文博会上,江苏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再次彰显“江河湖海”的自然美景和“吴韵汉风”的文化底蕴,俘获了不少与会者的芳心。

  创新转化,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呈现出新的面貌。苏州馆内最显目的展台上,不少观众争相观看“千里江山”系列文创器物。长丝巾、陶瓷杯、团扇等日常用品上绵延着高峰巨嶂和平波镜湖,间以舟桥、野村、亭台、寺观,青绿为主的色调散发着盎然生机,十分惹人喜爱。这款由苏州肯达文化“艺吴门”设计团队研发的文创产品,以现代感的方式再现了故宫文化元素、北宋神童画家王希孟唯一的传世作品《千里江山图》,让传统文化与苏作工艺以现代生活用品为载体,讲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则让古老的宋锦文化重焕新彩。宋锦作为古老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往一般只用来做大型装裱,但现在宋锦几乎可以用作一切装饰。以白龙桥为花纹的别致胸花,把敦煌壁画宝相花作为装点的围巾,小巧玲珑又价位合适的书签、挂件、头巾等等都是主打商品。

  高科技 “ 翅膀” , 时髦 日常

  数百年前的漕船、别致的六便士月亮灯、画出来就可以“站立”绘象……在南京馆内,南京小不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用3D打印技术把这些奇思妙想都变成了现实。

  “和传统制造相比,3D打印的优势在于不需开模,只需做原型验证,还可以进行更精细地打磨,因此十分适合应用于定制型的文创产品。”科技与文创的结合使每一个创意点子都有机会生根发芽。“小不点”还用VR技术建造了一座数字展馆。游客用手机扫描漕船模型后,就能自动进入数字展馆,借助AR互动实景体验全面品味江苏的运河文化。小不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华表示,“运河文化”是江苏文化中的璀璨一笔,未来,这样的展馆将覆盖江苏运河沿线的各个城市,让运河文化展馆“活”起来。

  徐州馆内,一方小小的舞台上,有两位机器人正在竞技。随着操作人员用遥控杆发出指令,两位“格斗家”摆出架势,互相搏力,当其中一位被打倒在地时,它像“变形金刚”一样让自己的关节折叠、变形,十分迅速地爬起来重新投入战斗,引得一旁观看的人们啧啧称赞。这些机器人都是徐州木牛流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但它们并非是普通的玩具,操作它需要孩子在电脑上进行编程,设计相关动作。“相比于书本学习,用Munk机器人进行场景教学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该公司销售经理徐硕说。

  跨界脑洞,点亮生活

  步入淮安馆,一面由各种化石做成的装饰墙显得十分惹眼,化石的表面大部分已经过修整,露出了精细的内里结构,然而又巧妙地在首尾留下粗糙的围岩,这一余韵悠长的“留白”手法令在场的观赏者赞不绝口。

  这是江苏化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打的系列爆款“墙上博物馆”。该公司销售部经理马志宇介绍说,他们致力于用化石开发出各种文创产品。“化石对公众来说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告诉人们,博物馆里的化石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好奇心盒子、一眼万年砸化石、琥珀大磨王、黄金矿工淘金……一系列以化石为载体设计的产品和开展的活动,将知识文化与实践体验相融合。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展台,仿照重庆时期新华日报民生路营业部旧址门头造型吸引了很多观众合影留恋。点击墙上的大屏,可以看到党的十九大、“大江奔流”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新华日报近些年有温度、有品质、有筋骨的重大主题报道外,思想红、科技蓝、人文青、文艺紫四大周刊的版面也让读者停下脚步。“我是江苏人,现在在上海工作,没想到还可以以这种方式,留下家乡的报纸。”输入自己的出生日期,就得到一张自己出生当天的新华日报头版版面,1979年出生的观众石露芸兴奋不已。

  苏宁博物馆(集群)还将展示独家文创IP衍生品:“明功臣茶”。该文创IP撷取于苏宁艺术馆馆藏画作《明开国十二功臣册页》,独具南京特色,彰显了古城南京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他山之石,一支铅笔、一辆自行车……

  记者在馆中游走发现了不少好玩的“黑科技”,其中浙江凡后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一款“自拍神器”,只要把打开蓝牙连接成功的手机插入“神器”,它就可以360度追踪全方位拍摄,解放你的双手。

  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台上,一套出版书名为《真正上海数学》的数学教材引人注目。目前,这套教材已被英国全套引进,不过人民币换成了英镑,九九乘法表也变身英文版。“这是我国中小学教材第一次成系统、大规模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一位工作人员说。

  此次长三角文博会,三省一市都拿出了最传统、最前沿、最有诚意的文化产品,比如83岁“高龄”的上海老字号中华铅笔现场展台一整天都挤满了人,原来这里展示着2008年神七飞船发射时,中国宇航员实现首次太空行走时使用的出舱书写笔,全新的笔芯配方、制芯工艺和烧芯方法已申请国家专利。而在来自浙江中国美院“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的展台,一款特别的自行车挂在了墙上。“这辆车单手可拎,特别轻巧,因为车身三脚架及承重结构用原竹制成,外面运用的是高科技防然涂料。”工作人员介绍说,这辆自行车不仅将竹子这一传统东方元素与现代的骑行工具相结合,还起到环保作用。

  安徽宣城泾县的宣纸旁,是浙江湖州南浔的产湖笔,他们的邻居是苏州丝绸,再隔壁便是扬州古色古色的传统护肤品,而再走几步就是位于上海的中国第一家园林文创公司古色古香的展示……一场文博会,让长三角传统文化产品抱了团。三省一市的展示区,打破省级地域界限,互相融合、共同呈现的方式,也让兄弟省市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渠道更为通畅。

  记者陈洁冯圆芳吴雨阳

  摄影:乐涛 吴雨阳 陈洁

标签:文博;长三角;非遗;脑洞;文化;科技;江苏;文创;产品;传统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