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致敬改革者】“火炸药之王”王泽山三夺国家科技一等奖——守着“过时”专业,从未停止“创新”
2018-11-14 07:0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拓  
1
听新闻

  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在创新中实现超越,这背后,离不开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的奉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在火炸药领域潜心研究,突破多项世界性难题,让古老的发明重新绽放新活力,推动我国火炸药研究应用从跟踪仿制进入自主创新阶段。

  王泽山勇攀科技高峰,三夺国家科技一等奖,引领我国火炸药事业走向 “世界之巅”。这位“火炸药之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以卓越的创新成就书写科技报国的辉煌篇章。

  任何专业都可以“光焰四射”

  1954年,王泽山高中毕业。这时,抗美援朝的硝烟刚刚散尽,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强国方能御辱、强国必先强军,19岁的王泽山也不例外。

  “我们任何人都不希望有战争,愿世界充满和平,但落后就要挨打,没有自己强大的国防,就相当于没有自己的国门。”带着这样的理想,王泽山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走进这所共和国军事科技“黄埔军校”。

  当大多数考生在蓝天大海的召唤下选择空军、海军相关专业时,他却出人意料地投身冷门专业——陆军系统的火炸药专业,成为班上唯一一名自愿学习火炸药的学生。这个青年坚信:专业无所谓冷热,只要祖国需要,任何专业都可以“光焰四射”。

  守着“过时”专业,王泽山却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1962年,从哈军工炮兵工程系独立出来的炮兵工程学院,搬迁至南京。当时国内火炸药的研究和生产都十分落后,时任火炸药实验室主任的王泽山,白手起家,在一排排简陋的营房里建起实验室,画图、设计电路、和水泥、打洞……他事无巨细,带领同事热火朝天地大干数月,厨房被改造成生产火箭原料的实验室,火箭发射台这样先进的装置也都做出来了,来验收的专家直呼“想不到”。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火炸药事业发展缓慢,存在多项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创新就是要做别人没解决的问题,模仿得再好,也只能比别人做得稍好一点。”王泽山始终高度重视创新,在他看来,“凡是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的人员,不能一味地跟随国外的研究、进行简单的仿制,一定要有超越意识,做出真正有水平的研究成果。”

  “作为从事科学工作的人,我更加明白科学技术的力量,也深深懂得重要科技领域的优势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筹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渴求的,也是人人有责的。”与火炸药“相伴”60多年,王泽山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始终无怨无悔。

  一辈子专注做一件事情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目标确立后就要全力以赴为之奋斗。国家把火炸药这项任务交给我,我就要把这件事做好,专心致志,有恒心有担当地完成任务。”王泽山说。

  为了解决废弃火炸药的安全再利用问题,王泽山辗转于辽宁、内蒙古、青海等地的兵工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试验场。通过近10年无数次的试验,王泽山带领团队解决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中的一个又一个关键难题,将废弃火炸药开发成民用产品,成为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宝贝疙瘩”。1993年,王泽山凭借这项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是王泽山对自己的要求。在他看来,创新无止境,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意味着另一个新课题的开始。1990年,王泽山向火炸药的另一个难题“含能材料的低温感”发起挑战。

  经过5年的潜心研究,王泽山发明了“低温感度发射装药与工艺技术”,构建了火药燃速与燃面的等效关系,发现了能够弥补温度影响的新材料,使武器膛压的温度感度由原有的15%-30%降低到3%以下,火炮发射威力提高15%以上。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武器的型号研制与现役装备改造,王泽山因此荣获1996年唯一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并填补这一奖项多年的空缺。时至今日,其材料工艺、弹道性能和长储能力等仍全面优于国外技术。

  荣膺国家科技奖“双冠王”后,年过花甲的王泽山功成名就,可他又瞄准新的世界难题——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远程与模块装药技术。

  历经20年的艰辛探索和精确计算,王泽山利用自己独辟蹊径创立的装药新技术和相应的弹道理论,于2016年成功研发出让中国火炮傲视全球的远程、低过载与模块装药技术。目前这项核心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多种武器装备和型号的研制中。通过实际验证,我国火炮在应用该技术后,射程提高20%以上,最大发射过载有效降低25%以上。去年1月,王泽山再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成为国内科技界罕见的“三冠王”。

  让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

  今年1月,王泽山又摘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媒体焦点。但一扭头,他又默默投入新的科研攻关中。

  腰杆笔直、精神矍铄、眼神平和,83岁的王泽山站在科学家荣誉的巅峰,心里想的还是火炸药。就在半个月前,他还在野外进行火炸药实验。同事们说:“王院士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出差,而且一搞起科研永远不记得周末。”

  “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告诉我们,必须坚持走创新之路,要让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王泽山说,任何人、任何行业,如果具备创新意识、超前意识,绝对会跟一般的模仿有不同的回报。“如今我做课题,首先要看它解决后能达到什么水平,能否有新的突破,能否在国际上领先。否则,就不一定做。我带的学生,也是如此,做一件事,就得有新思路,出新成果,不走模仿的路。”

  “做科研工作,要对国家、对人民有担当,不能满足于当下取得的成绩,要有责任感和危机感。”王泽山期待进一步加快科技改革,推动军民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的发展突飞猛进,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大的跃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是如此。我国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战略,并为科研人员提供非常好的工作氛围。这种形势、环境和氛围,就促使你去工作、去研究。”

  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王泽山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倾注大量心血。多年来,王泽山注重将科研成果反哺人才培养,及时把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课堂、融入教材,累计出版专著15部,均成为火炸药领域的重要著作。他的学生扎根武器装备研制一线,其中不乏国防科技领域的带头人。

  “除了做火炸药研究这一件事,其他方面我都不擅长,只要身体还可以,就会一直做下去。”面对新时代科技强国的召唤,王泽山说,他和他的团队准备向新的技术难题发起冲锋。“我听到有年轻人讲,你这个不行,国外都没有这么做。创新本身就是我们搞研究的灵魂,重复别人做的事情,做得再好也是徒劳。你做得好,我就要做得比你更好,要追求完美。科研工作者要树立信念和决心,长期奔着国际上还没有解决但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上去。面对愈发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我们还是要在关键领域上坚持做一些具有引领性、颠覆性、原创性的研究,用自己的实力说话。” 记者 王拓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