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宜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真实写照。”近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十县十镇十村十企”调研组走进宜兴市,对宜兴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留下深刻印象。
山水相依,美丽宜兴。改革开放40年来,宜兴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协调共荣的绿色发展之路。而今,“绿水青山”已成为宜兴高质量发展不可替代的“金山银山”。
生态立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
10月18日,《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经省政府审议,获得原则通过,成为全省首个省级城市总体规划获通过的改革试点城市。按照《总体规划》,宜兴将724.97平方公里范围划定为生态空间,约占宜兴全市域面积36%。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是宜兴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改革开放以来,宜兴逐步确立“环境立市、生态立市”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优势,统筹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断开辟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
宜兴拥有48公里太湖岸线,境内有9条省定主要入湖河道,年均入湖水量占太湖西线近2/3,对于治太全局举足轻重。过去5年,宜兴累计投入35亿元用于太湖治理,保障太湖连续11年安全度夏。
走进宜兴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监控室大屏幕上显示的实时数据让人欣喜:COD低于国家标准50%,总磷不到国标的20%,氨氮不到国标的15%。处理厂负责人介绍,目前宜兴共有12座污水处理厂,城区和集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6%和86%。
三山两水五分田,三氿穿城似珍珠,宜兴拥有我省乃至长三角地区不多见的生态禀赋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十二五”期间,宜兴累计关停琉璃瓦企业275家,淘汰水泥落后产能600多万吨、造纸能力10.5万吨/年、印染生产能力1500万米;在全省县级市率先开展PM2.5自动监测,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在全国率先实现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建设管理等城乡公用事业一体化;安全供水率、林木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率等生态指标全省领先……目前,宜兴已获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正在为创建全国首个生态保护引领区而努力奋斗。
绿色驱动,产业转型绘就清亮底色
“山水之脉,灵秀滋养;禀赋丰厚,流光溢彩。”为了这一方好山好水,宜兴一方面坚定治污减排给环境做减法,一方面力推转型升级为产业做加法。
“作为热电企业,协联在巅峰时期转型升级,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跨越。”江苏国信协联能源公司,近年来相继启动总投资20亿元的燃气热电联电项目和年产“绿电”2.5亿千瓦时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成为国内首家燃煤、燃气、生物质发电“三元”并存的大型热电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宜兴市持续对传统产业进行高新化、信息化、低碳化改造。仅近两年,全市就有1200多家传统企业进行工艺升级和清洁生产,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25.1%。
“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形成更高端的产业集群,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才能根本解决污染问题。” 宜兴市委书记沈建这样阐述生态保护与产业强市的关系。
2016年,总投资30亿美元的中环集成电路用大硅片项目落户宜兴,填补我国在大尺寸集成电路用硅片领域的空白;今年,总投资20亿元的德融科技砷化镓光电元器件项目,3台主设备顺利实现量产。随着产业强市战略的深入推进,一个以高端电缆、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构成的战略新兴产业板块正在宜兴的青山绿水间快速崛起,为宜兴创建生态保护引领区构筑坚实的产业基础。
乡村振兴,文化滋润彰显优雅气质
对于拥有7000年制陶史、2200多年建县史的宜兴来说,文化,是这座城市最深厚的自信,也是推动发展最持久的力量。
陶文化,是宜兴的一张“世界名片”。2013年以来,宜兴连续高水平举办国际陶文化节,“中国陶都陶醉中国”的城市品牌深入人心。宜兴聚集各类陶瓷生产企业700多家,家庭陶瓷作坊达到数千家,形成原料探矿、开采、加工、销售等“一条龙”产业链,全市陶瓷相关从业者超过10万人。“紫砂陶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宜兴紫砂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世界制壶中心”“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让宜兴拥有世界级文化美誉。
如果说,生态绘就宜兴秀丽的容颜,让人近悦远来;那么,文化则彰显宜兴优雅的气质,让人流连忘返。2015年起,宜兴以创建“一村一文化、文明沐农家”为抓手,大力挖掘村庄文化,逐渐形成南门村“农耕”文化、茗岭村“爱敬”文化、梅家渎村“家风”文化、上坝村“移民文化”等一批彰显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去年,宜兴共接待游客2358.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48.32亿元。紫砂陶艺、书画收藏、文化旅游、歌舞娱乐、图书报刊、影视演艺、广告传媒、文体健身等八大类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3%。
记者 马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