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老师不愿下乡,农村的老师想方设法要进城,而镇江丹徒区石马中学副校长王华,从毕业那天起,就十五年如一日,守在农村学校三尺讲台,守护农门学子的希望,自己也成长为一位优秀教师。
“城里的孩子多了我,最多是锦上添花;而我之于农村孩子,应当是雪中送炭,因为读书是农村孩子实现理想的最大希望。”今年暑期,王华又有机会进城发展,他再一次放弃了,正如他15年前的选择。
2003年,王华从丹阳师范学校毕业前夕入了党。班主任告诫他,“在学校你是优秀的,但是当你分到农村,而别人分到城里,一段时间后,优秀的往往会是城里的老师。”班主任的善意,终究敌不过他心底深处榜样的力量,最终王华选择了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丹徒区支显宗中学,接过“老校长”的“乡村教育梦”。
“我出生在丹徒区荣炳镇前进村,小学6年都在前进小学读书,当时的艰难与胡仁杰老校长一生的坚持,在我心里埋下信念的种子。农村也要有好教师,农村的孩子也要享受优质教育。”王华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农村小学都是代课老师,工作辛苦,工资微薄,可是胡校长就是舍不得“挪窝”,坚持到退休,“胡校长是我们家三代人的校长”。
“把成绩好的学生教得更好不稀奇,让‘差生’超常发挥才是王华老师最厉害的地方。”镇江技师学院学生胡俊杰介绍,2016年丹徒区中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王华把年级成绩比较差的同学聚在一起,跟他们说:“成绩不好不可怕,自暴自弃才是最可怕的。”王华把20名同学编入“提高班”,自任班主任兼数学老师。一个月后中考时,全班同学平均成绩增长40分以上,胡俊杰也考上综合高中,“这个结果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
“没有向上攀登的决心,扎根乡村的信心再大,也只能是混日子。”王华说,农村学校也充满机会,农村教师大有可为。因此,他从毕业那天起,就做好三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站稳讲台;第二个五年,赛课出成绩;第三个五年,教科研出文章,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在王华办公室,记者发现书柜里摆着一堆半人高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着每天的上课日记,有上课败笔分析,有教育学生失误总结,有学生案例观察……“自己永远是前进的内因。”王华说,正是这些日记,让他从每天点点滴滴的成败得失中积累经验,并走上情境教学探索之路。
第二个五年,王华开始参加各种赛事,斩获颇丰。2012年调入石马中学后,更是厚积薄发,发表20余篇论文,入选“教育部优秀乡村青年教师培养奖励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镇江市学科带头人,今年9月18日被授予江苏“最美教师”荣誉称号。今年教师节前夕,省委书记娄勤俭邀请10名省优秀教师代表到省委座谈,王华作为唯一的乡村教师代表应邀参加。“娄书记认真听了3个小时的汇报,最后合影时他把教师们调到第一排。”王华激动地说,“娄书记用细微的行动为‘乡村教师大有作为’作出最好的注解,我们更有理由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 董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