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63岁老杨: 为党再干30年
2018-10-12 06:4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党员员工担心搞不好成了“少数派”,非党员员工埋头干活不懂党建是建啥,企业老总追求利益最大化,掐指“打算盘”……非公企业发展党建?多数人回答:难!

  在国有企业干了30年党支部书记的杨从智偏不信这个“邪”。前脚退了休,他后脚便踏进了江苏科伦多食品配料有限公司,“扛”起了这家非公企业的党旗。

  从国有到非公,不变的是精神

  对车间里的工人们来说,完成生产任务是第一位,大家起初并不知道退了休的老杨来干啥。

  老杨并不急,每天到各个车间里转悠,发现哪个车间岗位员工作业不规范,就给予纠正;哪里存在安全隐患,就随时提醒。日子一久,员工们发现,老杨在国有农药厂、化工机械厂等国有企业的工作经验,既严谨又实用。不过让员工们更感兴趣的,是老杨的故事和老杨身上的一股劲儿。大伙儿最喜欢听的,是老杨救火的故事。

  那是1978年,22岁的杨从智时任连云港市国营第一农药厂车间硫化工段班长,交接班时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并瞬间起火,危急之时,杨从智第一反应是安排班上另外两名员工迅速撤离岗位,自己却只身飞扑上去拧动安全阀泄压。转身外跑时,他被设备爆炸而产生的巨大气浪推出十几米远,摔得头破血流。“当时根本就顾不上危险,第一反应是抱起消防带、拿着消防水枪往火场冲,当时就一个念头:不给国家造成损失。”听了老杨的救火故事,员工们钦佩不已。

  故事传播开来,老杨的信念也随之流传。工友们意识到,除了生产任务,还有一种精神更加难能可贵。“这是共产党员的信仰,这种信仰不分国有和非公。”老杨解释道,这信仰凝聚着企业精神,助推企业发展。2010年4月,江苏科伦多食品配料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后,科伦多党支部随即成立,成为连云港市灌云县工商联(总商会)首批组建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之一。2010年,公司只有6名共产党员,如今已发展成有20名党员的党支部。从2011年起,公司的销售收入和税收平均每年都以40%的速度增长,去年,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税收2500万元。

  从传承到创新,不让一个人掉队

  “要让党旗在非公企业高高飘扬,需要不断创新,让更多员工愿意接受并向组织靠拢。”63岁的老杨在年轻的非公企业焕发新的活力。

  传承红色基因,首要是让看似空泛的内容活起来。为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团队,老杨在公司建起道德讲堂,打破传统的说教和观摩模式,每个季度进行一次道德讲堂活动,每位党员干部带头唱一首道德歌曲,学习一句中华道德格言,看一部经典道德故事片,讲一个身边人的道德故事,学一点中华传统礼仪。“很多人开始有点不理解,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我就带头讲、带头唱。”老杨笑着说。如今,公司道德讲堂从党员干部活动扩展为全部管理层都主动参加的50余人规模课堂。

  在企业,学习教育最怕“一阵风”。老杨便想出一刻钟晨会法,利用公司早会15分钟,创造性地将早会与学习教育上党课紧密融合。“既有效解决了企业党课难以经常性、持续性开展的难题,也让党员在普通职工中认领了身份,展现了风采,潜移默化地增强带头意识、发挥示范作用。”除了一刻钟讲堂,老杨还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出党员的巨大力量。

  为不断激发党员队伍活力,老杨还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每年组织党员到县烈士陵园、开山岛“夫妻哨”、赣榆抗日山、山东孟良崮、沂蒙红嫂纪念馆等地,寻访英烈踪迹,倾听革命故事,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每年开展一次忠诚员工、优秀员工评比活动;设立“党员示范车间”“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

  非公企业党组织不仅要凝聚党员的力量,当好老板的参谋,更要团结好全体职工,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为发挥好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杨从智倡导建立“书记接待”“支委走访”“办理反馈”为主要内容的联系员工机制,了解员工所想所需,解决他们的所盼所求。

  “传承红色精神,不只是共产党员的信仰。”老杨最大的心愿,是不让一个人掉队,让普通员工也能在这里找到“家”。

  从30岁干到60岁,想为党再干30年

  眼看着企业日益壮大,公司党支部开始为更多员工谋福利:为仓库员工提高计件单价;投建挡日光防雨棚,为车间一线生产岗位配备空调;腾出宿舍作为大学生夫妻房,解决来公司探亲员工家属的住宿问题;每年为员工免费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每年“六一”儿童节和重阳节向每位员工发放慰问金;为员工子女颁发三好学生奖金,为公司困难员工孩子上大学提供资金资助等。

  党建工作开展,受益的不只是企业和员工,还有周边村落。得知公司周边村镇有不少贫困户,公司便主动与县扶贫机构联系,与伊山镇桃垛村和刘庄村结成帮扶对子,除逢年过节送去慰问金外,老杨还时不时走村访户,了解村民需求,主动提供精准帮扶。

  除了担任党支部书记,住在公司的老杨每周还参与公司夜间安全值班。“别看我60多岁了,情况危急时,我照样还会像40年前一样冲在最前面!”老杨说着还做起了几个高抬腿,“要做的党建工作还有很多,只想为党再干30年!”

  本报记者 陈明慧

标签:老杨;员工;企业;党员;公司;非公;30年;道德;杨从智;63岁
责编:孟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