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采访手记:那些不可忘却的园区故事
2018-10-08 07:4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一张白纸可以描画最精美的图画,苏州工业园区正是这样一个从“一张白纸”到“最美图画”的宁馨儿。1994年,在中新两国无数耀眼的聚光灯下,园区在苏州古城东侧一片绿油油的水田呱呱坠地,其后的精彩历程,让一手推动这个项目落地的两国领导人都击节称赞。几个小故事,或许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让人窥见这座“非凡城市”何以如此“非凡”。

  萧宜美的故事:

  “一夜飞蛾扫半筐”

  就在李光耀第二次走进苏州的那一年,47岁的萧宜美从苏州市计委副主任的岗位上被抽调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他和省市几个单位抽调来的骨干一起,借用苏州市政府老干部活动中心作为办公室,负责起草园区的可行性报告。筹备工作就这样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开始了。萧宜美用一首打油诗再现了当时的情景:“烂地泥塘路草荒,空房宿鸟鼠嚣张。虫蚊卷柱跟人转,一夜飞蛾扫半筐。”他说,那时每天早晨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散落在各处的蚊虫“尸体”清理干净。

  从一开始,一种火热的激情就构成了园区原始的生命基因,伴随着创造的欲望在血液中奔流至今。“两国合建开发区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创举,没有任何可借鉴、可参考的先例。”萧宜美说,“我们不知道能不能得到上级批准,也不知道目标能不能实现,但每个人心中分明燃起一股熊熊之火。”几个人废寝忘食写了一个月,重达几十公斤的文件材料,足足装了3个牛皮纸箱。

  “新加坡师傅”说:

  “园区发展青出于蓝”

  园区的建设发展速度和质量甚至让李光耀这样沉稳的政治家都忍不住激动起来。2004年园区开发建设10周年之际,李光耀感慨地对苏州人说:“你们可以毕业了!” 2009年,李光耀参加园区开发建设15周年庆祝活动时,再次用“青出于蓝”概括园区的发展成果,并认为自己当初选址苏州非常正确。2010年9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走进园区,先后参观了现代大厦、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和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临别时他说,自己上一次来苏州是6年前,“现在看到一栋栋高楼矗立起来,心里十分欣慰。更重要的是,整个园区能够成功运作,吸引很多投资,带来很多就业机会,创造了优美的生活环境,远远超过我们原来的计划和梦想。”

  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借鉴”中,园区在有些方面甚至超越了自己的“新加坡师傅”。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杨晓敏介绍,新加坡的裕廊工业园区只有工业,而苏州工业园区是一个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区。以社区公共服务为例,新加坡将整个国土面积分成5个片区、26个卫星镇和若干个社区,按人口比例将公共服务及相关配套一层层分享下去,能在社区得到的服务,就无需前往镇上。园区借鉴了这一做法,但进行了改造和升级。在园区,640多公里的城市道路上没有商店,取而代之的是围合式、多层级的商业区,开门七件事,都能在社区“邻里中心”办完,既方便居民,也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亲商故事:

  “我们的服务始于营业执照”

  在园区,“亲商”首先意味着“懂商”。园区“老招商”、曾任招商局局长的孙燕燕回忆,在与一家国外集成电路企业接触时,园区招商人员除了介绍园区营商环境、优惠政策以外,还特地搜集了上海、苏州等周边地区半导体行业的情况,整理出这家企业可能需要的供应商名单和联系方式,让其能直观预见未来发展空间。如此专业和敬业的团队让对方深为动容,这个在中国连续考察好几年却悬而未决的大项目,仅在和园区接触10个月后就决定“牵手”。

  “亲商”更要“爱商”。“老外到了上海机场,发现护照过期,打电话给我们,我们也会帮忙。”开发建设之初,园区要和新加坡联合招商,成本降不下来。好在成本优势向来也不是园区的“卖点”,园区的“卖点”是服务。当时,园区招商部门的口头禅就是,“我们的服务不是止于营业执照,而是始于营业执照。”企业选择园区,更多的是出于对园区综合能力的认可。优良的后道服务,也让园区成功地实现了“以商引商”的良性互动。

  本报记者 高 坡 孟 旭

标签:园区;故事;苏州;服务;苏州工业园区;萧宜;李光耀;我们;新加坡;那些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