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⑪安徽池州:好山好水好致富
2018-08-09 07:10: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吴琼  
1
听新闻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把安徽的“徽”字解开,就有人、文、山、水。地处吴头楚尾的池州,坐拥长江、秋浦河、清溪河、九华山等山川秀景,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李白的《秋浦歌》、杜牧的《清明》皆诞生于此。家底厚重的池州,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8日,“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深入九华山脚下,看皖南古村如何与现代交融。

  位于青阳县庙前镇、茶溪小镇度假村入口处的皖南300村景区,是安徽九华山投资开发集团重点打造的景区村落式文化旅游购物中心。说起“皖南300村”名字的由来,皖南300村总经理颜宏讲起一段“失败”经历——

  “去年,皖南300村项目启动,意在对接周边300个村庄,提供平台、搭建渠道,帮助乡村加工、销售特色农产品,帮助200多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为推广像孢子粉、黑芝麻丸、姜枣丸等本地特色农产品,我们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投入三四百万元宣传费用,但去年销售收入仅70万元。”

  今年,颜宏调整思路,开始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整合资源,将300个村庄的特色农产品全部纳入“皖南300村”品牌,开设企业专属店铺,“抱团”营销。“目前还处于推广阶段,但每月电子商务销售收入达20万元。”颜宏说,除了在线上打造电商品牌,公司还将在全国布点千个“徽州小屋”线下体验店,推广徽文化。

  好山好水,好致富,池州在这方面也曾走过弯路。池州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村民曾迫于生计,在原本适合种茶的地方改种水稻等农作物,在植被茂密的山上无节制砍伐,导致全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山洪灾害。当地村民痛定思痛,在农业部门指导下,利用有限耕地种起优良茶叶品种,很快得到市场认可。

  为让村里的生态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村民们定下村规:坚持水土保持、拒绝农药化肥进村。受益于此,村民方双伍经营的茶叶公司近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去年公司的茶叶产值实现倍增。

  受益于优良的生态环境,村民们还找到乡村致富新路径:吃农家饭、品有机茶、体验原生态、感受新霄坑。

  徽风皖韵,潮起江淮。青山绿水间,一篇篇“致富经”正在写就。

  本报记者 吴琼

  记者手记 >>>

  做足做好水文章

  山多水多的池州,打出好山好水组合牌。江苏有着“一山二水七分田”的良好资源禀赋,更应写好山水大文章,尤其是做足水文章。

  做好水文章,生态为首。近年来,江苏的治水重点和方式都在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带来的是新老水问题不断叠加。一方面水安全等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另一方面,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等新问题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治水的重点和难点。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生态河湖行动计划的江苏,力求在继续保障防洪和供水安全基础上,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这就要求树立全面、联系的观点,突出系统性,科学统筹,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良性互动、协调配套。

  做好水文章,经济为骨。生态涵养带来的活水可以转变成生态经济的无穷活力。水韵江苏,水是载体,韵是气质;水为天赋,韵在人和。发展水经济,可以从旅游业入手,营造水乡风情,弘扬锦绣文化。让传承千年的运河文化再放异彩,吸引海内外游人,让当年水患肆虐的大江大湖成为展现水乡风情的独特景点,让曾经满目苍凉的沿海滩涂变身寻幽探秘的绝佳胜地。从运河时代、长江时代,到海洋时代,实现水韵江苏新的转型升级路。

  做好水文章,文化为魂。江苏,文脉绵延,水韵悠长,江苏的水土,随手抓一把,都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正是这种丰饶的水土环境和深厚的人文积淀,造就江苏的水韵和书香。只有突出水历史、水文化的传承弘扬,深入挖掘水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才能更好彰显江苏水文化特色和水文化自信。

  彩塑的泥、玲珑的纸、瑰丽的锦、窖藏的酒、封缸的醋……在江苏,文脉与水脉一样悠长。以水为依托,保护挖掘河湖文化和景观资源,大力传承历史水文化,持续创新现代水文化,不断弘扬优秀水文化,必将使江苏的河湖文化内涵愈加丰富,水文化特色更加彰显。 吴琼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