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寻找老支书精神】挺得起豁得出,奉献疾控人不老——记宿迁市疾控中心原党支部书记沈谨
2018-07-18 07:1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张行  
1
听新闻

  35年如一日,坚守在疾病预防控制第一线;入党30年,担任支部书记21年,心中始终装着党,离岗不离党。他叫沈谨,宿迁市疾控中心原党支部书记。

  6月26日,作为宿迁市唯一老支书代表,在参加完省委召开的“寻找老支书精神”座谈会后,沈谨受访时表示:“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还没有老!”

  不倚老,学习新知识

  1980年,时年25岁的沈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原淮阴地区防疫站寄防科工作,1983年调入宿迁县卫生防疫站。

  在那个年代,由于条件差、底子薄,缺乏防蚊设备,疟疾发病率高达50%。为了让乡亲们不再被疟疾折磨,年轻的沈谨点灯熬油,对宿迁此前10年疟疾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细致到每村每户每人的疫情病史,这给随后开展的疟疾防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那一年,沈谨的足迹遍布县里31个乡镇。他常常骑上自行车,车架后驮着药品,车把左右各挂一个盛放衣物和干粮的包裹。饿了,就扯张煎饼,喝口凉水;累了,就倚靠在大树底下歇歇脚。认识沈谨的人都说,哪里有疟疾、霍乱、伤寒、血丝虫,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1985年,沈谨担任原宿迁防疫站副站长,1994年担任防疫站书记、副站长,2004年走上宿迁市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岗位。身边的同志发现,这位书记不一般: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探讨业务知识,从不居高临下;下班后,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读书笔记写了一本又一本,甚至还自学起专业英语,只为能够及时了解国外疾病预防的新进展。“教师不能因为当了校长就把课本丢了,医生不能因为当了院长就把手术刀丢了,疾控人员更不能因为当了领导就把看家本领荒废了。”沈谨说。

  宿迁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朱伟光深有感触地说:“沈书记之所以能够一直走在疾控最前沿,是因为他从没放弃过学习,这种品质感染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疾控人。”

  不服老,冲在最前线

  “2003年抗击‘非典’,他是全市防疫专家组组长,我责无旁贷地支持他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他又主动请缨,要知道,老沈那时已过53岁!”沈谨的爱人贺老师说。

  震后第五天,沈谨加入江苏省赴川卫生防疫应急救援队,背着几十斤重的大包上了飞机,行囊里装满药品、防护用品和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等。

  赶到灾区什邡市蓥华镇,作为临时党总支委员和第一党支部书记,沈谨立即和队员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主要负责竹溪村15个村民小组的卫生防疫工作。8个村民小组在山顶,7个在山腰,人员分散,地势陡峭。沈谨背着几十斤重的药品、器械和物品爬山越岭、走村入户,落实防疫措施。有时为了一户人家,要爬十多里山路。仅用一周,他就跑遍15个村民小组,走访714户2116名灾民,实现卫生防疫人员、消杀物资、疫情监测全面覆盖。

  地震破坏了山区原有供水管道,为了寻找安全卫生的水源,沈谨带领两名年轻队员采水样。一次,余震突发,地动山摇,他站立不住,整个人向山下滚去。在滚落过程中,他紧紧抱住身边的大树,同时赶紧大声示警,提醒队友注意安全。危难之中,看到了老党员的铁骨丹心,宿迁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何仁伟郑重地向沈谨提出入党申请,并“火线入党”。“什么叫共产党员?就是平常时候看得到,关键时刻挺得起,危难时刻豁得出,是老沈激励了我!”何仁伟说。

  不怕老,最美夕阳红

  2015年,干了一辈子疾病防控工作的沈谨从他挚爱的工作岗位上退休了。“固定电话不变、手机号码不变、家庭住址不变,有需要,随喊随到。”离别时,沈谨对同事表态说。

  遇到难题时,大伙会说,打个电话问问沈书记吧,他是专家;撰写学术论文遇到瓶颈时,大伙会说,发到沈书记的邮箱,请他把把脉。今年“七一”前夕,县区医疗战线的同志发出邀请:“书记,您是老党务,给我们上堂党课吧!”只要有时间,沈谨都会赶过去。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什么我们党能够战胜困难、走到今天,那就是有一种精气神……”退休后的沈谨走到哪,就把党的政策宣讲到哪。在疾控中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上,一名党员深有感触地说:“沈书记就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自我要求严不严、担当作为强不强、作用发挥好不好,我们要做一名像沈谨一样的共产党员。”

  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沈谨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面对荣誉,沈谨谦虚地说:“我只是个普通党务工作者,奉献疾控人不老,健康中国人人好!”

  本报通讯员 张行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